大風吹甚麼?大風如何吹?《大風吹》
12月
27
2016
大風吹(極至體能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7次瀏覽
徐瑋瑩(特約評論人)

成立於1997年的極至體能舞蹈團是台中最早成立的現代舞團,舞團二十年來的作品有階段性的變化,從早期強調純粹身體探索,進入中期身體與自然環境共舞系列以及台灣意象與生活題材的開發,再到近期創作以大小觀眾為訴求、具歡樂色彩的舞蹈戲劇呈現。舞團的作品由抽象的藝術創作逐漸邁向親子同樂的創作風格,這樣的經營方式在台灣舞團中不多見。而此勇於大幅度調整創作風格來親近不同年齡與觀眾群的行動本身,可視為是藝術總監既創作者石吉智在不同生命階段的自我挑戰。對於習慣小劇場舞蹈美學操演的編創者而言,創作親子同樂舞蹈作品的挑戰性並不會低於實驗性作品。舞作如何讓大小觀眾易於理解,帶給他/她們歡樂使其願意進劇場的同時,也驚訝於舞台上的創意巧思與細緻品味,是極至體能舞團這幾年來的一大挑戰。

今年作品的標題《大風吹》是每個人兒時曾經玩過的遊戲,此遊戲總是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歡樂,這也是吸引觀眾進劇場的誘因。舞作分五個不同段落呈現與風相關的舞台風景,有抽象快速的動作表現,有類裝置藝術的舞台布置、有玩笑式的日常生活即景,更有與觀眾互動的「大風吹」遊戲。整支舞作試圖呈現多樣的感官效果、並置多元的主題與舞台元素,期待給予觀眾連連的驚喜與滿滿的笑聲。這樣的期待在觀眾席時不時就傳來幼嫩的笑聲中取得一定的成功。

開場的「氣球田」在舞台中布置了一排排略高於人的白色汽球。氣球隨著風、和著三拍子音樂左右交叉著微晃,貌似搖頭晃腦的無臉人,又似稻穀、蘆葦隨風搖曳舞著輕快華爾滋的景緻,僅僅這個畫面就別有一番趣味。此外,白色氣球在藍色、紫色、黃色的舞台燈照下如魔術般被塗上不同色彩。以色燈為汽球穿上彩妝的著(變)色片段是此段的另一個驚喜。只可惜這部分進行太快,無法讓觀者暢快享受到細緻漸層的色彩燈光秀所帶來的奇幻視覺效果。當著黑衣的舞者們在汽球間穿梭舞動時,猶如小昆蟲在草叢間跳躍遊戲,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我以為舞者們會有更多與汽球互動、交纏舞動的呈現引領觀者進入汽球田的異想世界,然而取代我的想像是石吉智走上舞台現場作畫。美術系出身的他快速利落地為第一排黃色汽球畫上不同的臉部表情,並配合身體姿態表演,這一幕惹得小朋友開懷大笑。

「機器大軍」的開場似一幅深邃的風景畫。遙控飛機盤旋於舞台空間,黑色長布似海浪高低起伏,暗藍色的燈光與漂浮空靈的音效,營造出寬廣寧靜的深夜海景,台上舞動的雙人似海燕飛翔盤旋於大海上安靜舒暢。當我正陶醉於此靜謐神秘的海中夜色,隨即被節奏快速、動作繁複的舞蹈設計敲醒。多人且目不暇給的快速舞動,企圖舞出暢快淋漓的身體動感。然而為了符應段落主題而設計的動作質地,讓舞者們舞動過程身體質感變化不大,鬆緊間張力拿捏與身體爆發力稍嫌不足,是這段舞蹈可惜之處。

「爭風較勁」是台上與台下一起玩大風吹遊戲的時間,也將觀眾席氣氛帶至高潮。台下大小朋友高興主動配合石吉智的指令,也開心注意台上舞者在指令下和著音樂變化出的動作。此段雖然事前經過安排,但也夾雜觀眾臨場參與的無法預期性。台上台下在互動中拉近了距離,使觀眾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增加了大小朋友的臨場感與對演出的投入度。最後一幕,台上落下滿滿的透明汽球,在強力風送下滿溢至觀眾席,舞台中泡泡也漫天飛舞,構成一幕泡泡的奇幻世界。這個畫面雖算不上是獨具匠心的巧思,卻讓我有莫名天真的感動,像似進入一個與世無爭的童話世界。

《大風吹》幽默的點子、創意的風景意象、台上台下歡樂互動,讓在場的大小朋友歡欣渡過一個美好的夜晚。然而就整個作品的架構而言,有種在短時間內擠進太多主題、元素之感。這樣的設計或許是考量到小朋友的耐心與專注度,但如此的設計也可能遺失了每個段落可探索與開發的極大可能性,或是在舞動過程中對身體更細緻的要求。換言之,如何在戲劇化的創意設計下,精緻化、深刻化、奇幻化作品所欲傳達的訊息與感動是另一個可探索與深耕的面向。就這次的作品而言,是同時對「大風吹,吹甚麼?」的內容想像,和「大風吹,如何吹?」的細緻呈現投以等量的關注。極至體能舞團無畏於以一般大小朋友為觀眾群設計歡樂亮麗的舞作,這在台灣舞團不多見,如何在既有的經營取向與創作風格上更細緻化、奇幻化是舞團繼續面對的挑戰。

《大風吹》

演出|極至體能舞蹈團
時間|2016/12/22 19:30
地點|台中中山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