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入樂音之間的兔子洞——《妖.野》
6月
25
2022
妖・野(琵琶雅集PIPA-ensemble提供/攝影陳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9次瀏覽

雖然聽起來挺膚淺的,但我確實是因為《妖.野》的海報主視覺才注意到這場音樂會。

一片死亡芭比粉色的刺眼色調之中,黃立騰一身黑衣讓肩膀顯得極寬,而他輪廓鋒利如雕刻的側臉,簡直像是古埃及硬幣上的娜芙蒂蒂(Nefertiti)。主視覺設計所傳遞出的,模糊不明的性別意識,和社會大眾賦予琵琶這樣樂器的陰柔氣質(雖然這真的是無聊且一點道理都沒有的刻板印象)彼此交錯混雜。不只是讓《妖.野》在售票平台一整排音樂類節目中脫穎而出,成功地收伏我的好奇心;更展現出音樂家對這場製作的態度取向,是一種強勢的、對自身音樂理念的宣示。

以各時代的創作回應琵琶底蘊

音樂會由一代琵琶巨擘劉德海創作於1997年的〈金色的夢〉拉開序幕,雖然這對獨奏家而言應該不是個太美麗的錯誤,【1】但這首曲子卻很適切地為整場音樂會定下了鮮明的調性,甚至足以總結整部《妖.野》所傳遞出的中心思想——以琵琶多變的音色和豐富的表現力為基礎,從各個時代端點的音樂創作回應這樣古老樂器的豐厚人文底蘊。透過高音區清亮的泛音,與各種不和諧音程的實音彈奏,兩者交錯之間柔柔地帶出如涓涓流水的古樸旋律,打造遊走虛實、似夢似醒的音樂景觀。緊接著由琵琶二重奏呈現,《妖.野》委託蕭永陞創作的〈夢的旋轉門〉,則仿若是在呼應前者,兩位演奏者在相類音型彼此拋接的過程中,反覆擲出虛實厚薄、輕重各異的音色,讓音樂彷若在不同的維度中遊走。


妖・野(琵琶雅集PIPA-ensemble提供/攝影陳宥中)

無獨有偶,由中國作曲家姚晨創作的二重奏〈駿〉,與超過百年歷史、可能是琵琶最具代表性的獨奏曲〈十面埋伏〉,同樣有著微妙而精巧的呼應關係。大量的掃拂與滑奏,和連綿不斷、持續維持前進感的節奏型,具象且精準地描繪沙塵揚飛、萬馬奔騰的景象。〈十面埋伏〉為人稱頌的高強張力和戲劇效果自不在話下,令人驚豔的是姚晨在〈駿〉之中,為低音提琴加入撥弦和滑奏的複合技巧,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如古琴的東方韻味,與琵琶鏗鏘如鐵的聲響營造出剛與柔的色彩對比。

讓音樂達到跨越年代的精神趨同

〈金色的夢〉和〈夢的旋轉門〉,兩首曲目創作相差二十五年之久;而〈駿〉和〈十面埋伏〉的時代距離更是得以世紀計之。兩兩相映之間,儘管音樂風格與創作手法各有千秋,然而透過邏輯相似的開展脈絡與意境氛圍,在《妖.野》之中卻到達了某種藝術意義上的精神趨同。


妖・野(琵琶雅集PIPA-ensemble提供/攝影陳宥中)

從藝術家的自述【2】中,「妖」指涉怪異詭譎、自外於正常之物;至於「野」則是基於原生本質的不羈放縱、原始不馴。而從節目演出前的行銷包裝,到黃立騰和演奏家們登台時一身精心設計、華麗鋪張的音樂會時尚,更是無處不充溢著「妖冶」氣質。然而,我總感覺這些妖媚氣息只是在外觀形象上遊走;烙在觀者眼裡那些強烈而叛逆的印象,不過是一個表象的裝飾。黃立騰在曲目設計上,以不同時代的樂人匠心反覆爬梳琵琶音樂的獨特語彙,其理念其實十分「古典」。當我撥開《妖.野》炫目的視覺景觀,讓自己掉進眼前連通耳道的兔子洞,看見的仍是古老樂器的本來面貌——看似千變萬化、聽來始終如一。此時琵琶音樂彷彿是一棵佇立千年的大樹,任後人為其添上枝葉。花謝花開,祂始終在那。

註解:

  1. 原定演出曲目為黃立騰委託旅法作曲家陳珩創作的獨奏曲〈荼〉,於演出前兩天為「考量音樂會整體呈現之品質」,臨時調整曲目為〈金色的夢〉。詳見黃立騰 Li-Teng Huang臉書粉絲專頁公告

  2.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14891978395004933

《妖.野》

演出|黃立騰(合作演出:琵琶/余檣、低音提琴/陳弘之、鋼琴/謝雨辰)
時間|2022/06/19 14: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