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緬懷,永遠無法降臨《星之暗湧2011》
9月
20
2011
星之暗湧2011(許斌攝,人力飛行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3次瀏覽
謝東寧

遺忘,永遠來得比想像還快速、還無情。對於台灣解嚴前後的九零年代,曾經轟轟烈烈發生,劇場介入社會的「小劇場」運動,二十年後,我們似乎只能在學者的著作中,聆聽歷史寂寞的跫音。小劇場的那一段,受「舞蹈劇場」、「後現代劇場」、「環境劇場」……等西方前衛表演藝術新思潮影響,並強烈與當時社會,由壓抑到開放的政治氛圍互動之歷史,其精神離今天看似蓬勃的劇場活動,實在比「二十年」的這個單位,還要遙遠許多。

所以在黎煥雄將其河左岸時期,經典作品《星之暗湧》,隔了二十年後第三度搬演,並在其新成立劇團策劃的「人飛創作實驗計畫2011--青春時差」系列,作為壓軸節目的演出中,導演乾脆在節目單坦誠:「這次重返,有著注定的更加不合時宜,歷史深海中、幻影般的他者的殘酷青春,讓我們藉以量度失速的時差、永遠無法降臨的歸返。」

但這個「無法降臨的歸返」,絕對不是導演功力、或者作品本身。

在牯嶺街小劇場二樓,日式磚木建築本身,成了演出的最佳場景,這無疑是更接近本戲首演時,台北尊嚴老樓房、三面牆壁窗戶的封閉質感。燈光簡約地強調建築物本身,地上鋪上焦黃落葉,牆上的一把梯子、場上的一張長椅,構成了空間的全部。

在素淨的空間中,演員們的凝練身體,配合濃稠如詩一般的文本字句,每個動作、音節都在精密準確的安排之中。而導演的調度展現在於繁複、有效的走位與畫面構成,以支撐那如鬼魂般遊走角色口中,緩緩吐出關於二十世紀初,日治台灣青年之熱情理想絲線,並與其人性及現實環境的碰撞,交織成一幅終未能完成之「安那其」無政府夢想破網。

演出展現順暢的空間運用、肢體流動,及優美的文學性台詞,加上嚴謹的歷史挖掘、政治探索的精神,確實地標示這個作品,其所代表的,成熟豐饒之劇場里程碑。甚至對於二十餘歲,未曾走過那個年代的年輕演員們,更是一個艱鉅的挑戰,所幸在劇場資深演員Fa(蔡政良)的壓陣下,他們所展現的壓抑、精鍊演技,完全令人信服。

問題在於,這個舊作品如何可以傳遞當代精神?當時空已經朝「黑色安其那」相反方向飆速,當革命這名詞,已經稀薄成時髦心理安慰,如何訴說那一段歷史於今天的意義?

其實重點在於,創作者當初想講的話,今天是否仍然想訴說?及如何訴說?無論其對於劇場形式的實驗探索、劇場與歷史對話的企圖、甚至對於劇場介入社會之衝動。否則,這也只是一場帶著時差的招魂術,只能緬懷,永遠無法降臨。

《星之暗湧2011》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銀翼工作室
時間|2011/9/9  20:0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