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們如此美麗《Judy秀:美可敵國》
3月
14
2023
Judy秀:美可敵國(國家兩廳院提供/苗嘉澍 MIAO's photography)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1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分別,即便是泰勒.馬克(Taylor Mac/judy)所帶來的《Judy秀:美可敵國》(以下簡稱為《J》)也不例外,然而不論是LGBTQ+族群、陽性的他、陰性的她,甚至是泰勒.馬克所獨創的judy【1】,《J》與絕大部分重新形塑他者並藉此來討論議題的作品不同,泰勒.馬克將這些形塑出的角色化作祭品,藉由表演藝術的形式,獻祭給每一首足以象徵美國歷史節點的流行歌曲,並讓其角色在作品裡昇華。這些音樂宛如時光隧道,透過泰勒.馬克其厚實且動人的嗓音,以及深度的同志觀點,去尊重、認同與討論美國歷史的另一層層面,而非我們所熟知的恐同、白人主義至上的「讓美國再一次偉大」。

然而流行歌曲真能回應歷史的悲傷嗎?筆者雖然還是持保守態度,但情感是不會騙人的,縱然在演出結束後的隔日,大多數認同泰勒.馬克的我們,仍舊會選擇站在利己主義的一方,度過由勝利者編寫經營的每一個日子,可是在《J》中受傷過或者是被痊癒的人們,如果都能想起聆聽Laura Branigan《Gloria》那一晚指責他人的手指,那怕有一瞬的遲疑,都便是《J》帶給我們最大的省思也說不定。

保持你的激情、憤怒與傷心

我們姑且不計較兩廳院低估了臺北觀眾「不怕害羞」的勇氣,觀賞《J》的部分民眾顯然有備而來,不難發現那一晚的觀眾席上,有不少民眾與泰勒.馬克是同樣類型的裝扮:非主流、多色彩、美麗且突出。當泰勒.馬克為了緩解演前須知所帶來的緊張與嚴肅,提前走上台與民眾寒暄時,我們業已聽見觀眾席上主動且熱絡不絕的歡呼聲,將演出推至情緒的最高漲,彷彿眼前人已是一個傳奇般的信仰,這與平時我們迎接吳念真、林懷民等台灣藝術家的熱情,是截然不同的瘋狂與高溫。而泰勒.馬克的穿著也同樣沒有在客氣,當演出過程到了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階段,judy甚至脫下其高跟鞋與頭部的裝飾品,用一種看似不計形象,卻又帶來極為震撼的視覺衝擊以餵養觀眾內心的需求與渴望。


Judy秀:美可敵國(國家兩廳院提供/苗嘉澍 MIAO's photography)

泰勒.馬克擁有令人感到訝異的活力,其一邊講著像是脫口秀的段子,一邊在舞臺的上下兩處奔來跑去,有時親自邀請觀眾上台,有時就直接坐在觀眾席上唱歌,我們似乎永遠猜不透judy的下一招會是什麼,直到兩廳院的服務人員發給我們彩色的乒乓球,才知道在Bruce Springsteen 《Born to Run》這首歌中,觀眾可以拿球攻擊泰勒.馬克,就像外部世界對於LGBTQ+族群的歧視一般;而動員幅度最大的Ivor Novello 《Keep The Homefires Burning》 ,所有十四歲至四十歲的男性觀眾(實際上應該是十八歲至四十五歲),在呼應美國一戰義務徵兵的情境下被當做祭品,一同被召喚到了舞台上來,看著台上的字幕高唱「Turn the dark cloud inside out, till the boys come home」,共同向極權主義展露反戰追求和平的決心。


Judy秀:美可敵國(國家兩廳院提供/苗嘉澍 MIAO's photography)

《J》透過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激發觀眾對於自身與祭品產生的同理心,其中包含了反轉勝利者的姿態,以及那些存在卻容易被忽略的情感。當幾乎所有的成年男性塞滿國家戲劇院的舞台上時,泰勒.馬克滔滔不絕地分享曾是美國第一夫人的羅斯‧克利夫蘭與戀人惠普爾邂逅的故事,那個時代甚至都還沒有「女同性戀」這一詞;聆聽故事的此一剎那,台上與台下的觀眾都是他者,只是不同的他者與他者之間並沒有不同,泰勒.馬克只是將「另一個人」的故事,分享給我們另一群人,如同judy在之後的每一首歌曲,將流行音樂滂薄的情感,渲染給在場都可能曾經麻木不仁的習以為常,並進而深潛至對方的國家文化裡點燃炸藥——泰勒.馬克在田調台灣「兔兒廟」後發表的全新單曲,便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鬆動邊界,包容所有他者的藝術行為

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當《J》即將迎來尾聲之際,這些事情彷彿都不用再被提醒。泰勒.馬克用judy自己的美式幽默,一連高唱了數首自創歌曲,並同時分享著身邊夥伴的家庭故事,當筆者將注意力漸漸放在舞台上成員時,赫然發現樂手的穿著也處處充滿驚喜,但這並非指涉每個人的服裝都要展現一種獨立於世的態度,相反地,有些成員便是穿著得如平凡人一般,在此刻也顯得無比動人。

或許《J》的英文全名《a 24-decad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所指涉的是美國作為一個擁有不同聲音,卻未必全然公平下的必然產物,但今晚泰勒.馬克的演出,筆者認為實質上仍僅是以「獻祭」為名,在不斷反串、嘲諷的裝扮下鬆動全球認同意識的藝術行為;在《J》的演出過程中,judy實際上沒有要改變任何人的想法,相反地judy的表演不停呼喚出觀眾心底的天使與魔鬼——不管是那些帶有性暗示的用語,或是令人莞爾一笑的愛與包容,不論是被群眾認同的他,或是不被世界所認可的她,這些都是構成所謂世界的拼圖,沒有任何語言、人種與故事該被忽略,因為生而為人,我們是如此美麗,未來我們還要一起活下去,即便仍是一個受傷的人,沒有痊癒也沒有關係。


註解

1、judy(小寫)是泰勒.馬克用來自稱的性別代名詞,而非「他」或「她」,在《A 24-Decad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的演出當中,judy曾解釋道:「我想選擇一個會讓你失去男性特質的性別代名詞——你若想對judy翻白眼,那就非得娘娘腔不可。」以及「我的性別就是演員」。

《Judy秀:美可敵國》

演出|泰勒・馬克(Taylor Mac)
時間|2023/02/24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泰勒・馬克在演出現場,開了個中文譯名「美可敵國」的玩笑(「I’m not so sure」,他說)。半做效果半認真。節目要賣,需要重新包裝,我不會罔顧現實對此指手畫腳。然而真正困擾我的,是劇院相關論述,備足了流行歌、變裝、同志運動的脈絡,就是沒有劇場。我的意思是,這畢竟是劇場吧!把重點放在變裝得到劇場(還是國家劇院)的認可,挑釁正規劇院規範,是否就拱手讓出了「劇場」可以具備的政治能量呢?
3月
09
2023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