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四重奏「晚期風格」的哲思《柏林愛樂四重奏》
1月
09
2014
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傳大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64次瀏覽
葉根泉(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當偉大的作曲家想要傳達最真實的思想與感受,挖掘自己的靈魂時,他們總是選擇用四重奏的形式,一向如此。」這是電影《晚期四重奏》(A Late Quartet)裡所提到的。這也是四重奏形式如此迷人之處,是沈潛了解一位創作者靈魂深處最佳途徑。這次柏林愛樂四重奏(Philharmonia Quartet Berlin)首次來台演出,曲目安排全是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早期、中期、晚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足以令樂迷眼睛為之一亮,亦是考驗這支由柏林愛樂樂團首席及弦樂各聲部首席組成的四重奏,是否對於貝多芬創作有獨到的理解與詮釋,是否藉由音符傳遞出大師內在的哲思與對生命的體悟?

先論及「晚期風格」:薩依德(Edward W. Said)承接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討論貝多芬晚期風格(包含最後六首弦樂四重奏)的啟發,加以引申「貝多芬的晚期作品未經一種更高的綜合予以調和、收編;它們不合任何圖式,無法調和、解決,因為它們那種無法解決、那種未經綜合的碎片性格是本乎體質,既非裝飾,亦非其他什麼事物的象徵。〔1〕如此不合時宜的悖論,是對咸認為藝術家隨智慧與年紀俱增,理該對於晚期階段作品,應反映出一種成熟、新的和解和靜穆精神的逆轉。阿多諾認為貝多芬這些晚期作品是既客觀,又主觀──客觀是那充滿裂罅的風景,主觀是這風景在其中煥入(glow into)生命的那道光,煥發生命最後的光芒。晚期風格並不迴避死亡的接近,但並不承認死亡是底定不變的終止式,死亡會以折射的方式,以反諷的面貌出現。〔2〕

此次曲名安排了貝多芬最後一首F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35。此曲格外有名的原因是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將它寫進小說《生命不可承受之輕》中,最後一樂章的動機(motif):「非如此不可」(Muss es sein?)先是疑問,後是堅定回答,並再次重複「非如此不可!」,為了使這些句子清楚無誤,貝多芬用了「難下的決心」(Der schwergefasste Entschluss)標題來介紹此一樂章。因此,即使是以奏鳴曲(Sonata)形式,明朗快板地應和「非如此不可!」的第一主題(theme),很容易流於輕快與嬉戲。事實上此段詮釋是要表現內在的矛盾衝突,掙脫命運的束縛,狂放奔向不輕易妥協、最後奮力一搏!如此才能盡得晚期風格的精髓,這是柏林愛樂四重奏演奏此曲美中不足之處。

就曲目次序的安排:先中期f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95、晚期作品135;下半場早期F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1。即可了解此次演奏的重點是在下半場。上半場演奏,不知是座位的關係,筆者位於二樓18排左舞台的位子(依演奏者站在舞台上的方位),四重奏的配置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亦是在左舞台,演奏過程,一直覺得低音部分出不來,是否為音樂廳聲音投射的方位之故,筆者位子聽中提琴蠻吃力,猶如品佳餚就是少了一味。直到作品135第三樂章如歌且平靜很慢的慢版(Lento assai cantante e tranquillo),在兩小節開頭的主題後,由第一小提琴輕柔地拉出,其他三人靜靜地唱和,將主題音符烘托地飄浮其上。此一優美的樂章即有四重變奏(Variations),雖大多由第一小提琴帶出,但第三變奏再移回原調由大提琴以原來速度,召喚出開頭的主題。這時即能感受到這一團體的契合與共鳴,低音與高音的聲部達成合一共融,令人陶醉。

下半場重頭戲作品18-1,即是讓各部都有其主動呈現多聲部與陸續模仿的機會。這確實是展技與全力發揮的樂章,每個無不卯足全力、卻仍能克制己身不喧賓奪主、維持整體的和諧不墜。整體而言,柏林愛樂四重奏對於貝多芬早期弦樂四重奏的演奏與詮釋,優於中期、晚期的表現。不禁令人好奇,四人對於貝多芬早期的音樂,是否如阿多諾所述:「發動形式的意志、力量永遠是整體(des Ganze)」,據此精神,「整體是一切」,個人無意義,沒有任何事物是自身存在(an sich)。〔3〕因此,「和諧」仍是柏林愛樂四重奏最重要的目標,而非晚期風格處處充滿裂罅、難以調和的矛盾。期待下次柏林愛樂四重奏再次來台,能否挑戰貝多芬生前自詡為最偉大升c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31,共有七個樂章一氣喝成,再次引導觀眾領略作曲家生命晚期的內在風景。

註1: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彭淮棟譯(2010)《論晚期風格》,台北:麥田,頁9。

註2:同註1,頁106。

註3:同註1,頁59。

《柏林愛樂四重奏》

演出|柏林愛樂四重奏
時間|2014/01/06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