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社會邊緣的哀歌《拼裝家族》
5月
23
2016
拼裝家族(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1次瀏覽
曾達元 (自由業)

長年宅居的男子疑似分屍其父親並消失在原住處。不久,四名不同背景的業餘演員租下這棟公寓,神秘古怪的女孩、熱情的流氓導演、隱瞞同志身分的中年運將、愛上看護對象的熟齡大姊,共同拍攝幸福家庭的影視作品。某天,宅居男子回到這間公寓找尋他父親的遺物,但疑似殺人的行徑,讓眾人感到驚恐,也使得原本建構出的幸福家庭假象再度瓦解,每人所隱含的瘡疤也一一地掀開。

劇本的編排別具特色,從一而終契合劇名講述著「拼湊」的概念。無論背景架構甚至人物角色,都讓觀眾拾起一片片微小的線索,隨著劇情推展,慢慢地構築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許多開放式的意象情節與畫面,例如:女孩是否於尾聲以自殺了結生命?或者電視機全家福的影像,都能讓觀眾有自己的詮釋。此外,也令人想起列夫·托爾斯泰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全劇角色皆為社會邊緣下的可憐人物,每個背景像是一首又一首的悲歌,雖然淒涼而令人揪心,但卻又能為他們超脫血緣的親密,感受到無比欣慰與羨慕。每位角色的故事都過分離奇,但在我們生活的周遭,這些不忍直視的真相不正每日血淋淋的發生?

女孩的心境轉折是本齣戲的一大亮點,讓怨恨、報復、無奈甚至對於加害者的憐憫與自我了結的意象,都讓這個靈魂增添許多魅力與不凡。十分可惜的是,在交代加害人如何傷害自己的親哥哥、內心闡述對於加害人的想法,講述台詞有些快速而無法完整清楚聽見內容,因此喪失許多重要的訊息傳遞。

舞台上家居物件的凌亂感與超出主舞台範圍的其他空間,很能表達淒涼的氛圍,但廣大的視野容易令觀眾失焦,尤其電視機內播放的錄影畫面,呈現出的幸福假象與台上的尷尬呈現有趣的對比,但因為擺放於右下舞台的緣故,不容易讓觀眾注視到這份巧思。上舞臺的書桌僅開場時使用,令人不禁懷疑是否真的有必要出現在觀眾一眼即視的畫面裡。反而,位於左舞台的廚房空間是本戲頻繁的動線範圍,冰箱、流理臺的重要性也不在話下,但由於超出舞台主體範圍,因此演員走位常常消失在畫面光線下。

這齣戲談論家的味道十分特別,來自不同家庭的靈魂聚在一塊,卻能夠產生出比親生血緣更為堅固的情感。社會上許多直系關係的家庭,常於大難來時各自飛,互相為了利益爭個你死我活,對比這個拼裝出來的家庭,豈不是令人唏噓。平面設計中的角色眼神,表達孤獨與期盼,讓每個故事更加令人心疼,但礙於劇情長度的受限無法為每一個角色做完整的刻劃,留下缺憾。結尾拍攝全家福留念,讓即使殘破不堪的靈魂也能一齊留下片刻的幸福,眾人渴望完整的家庭,可這微小的願望卻難以達成,此景令人鼻酸而戚戚有感。

《拼裝家族》

演出|動見体劇團
時間|2016/05/14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費心堆砌的其他角色背景故事和問題未能尋得進展、解決,除了表述,難有成長,勉強成為拼裝這全家和樂的單薄圖像,無法有效地相互影響、有機運作,以致整體顯得生活感有餘而敘事感不足,甚為可惜。(吳政翰)
5月
18
2016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