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與使徒攜手共舞《魔鬼與使徒的合唱》
11月
10
2017
魔鬼與使徒的合唱(高雄市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3次瀏覽
羅文秀(國立高雄大學講師)

先不論樂曲為何首,整體以極佳的音樂性吸引在場觀眾,樂團與獨奏者的搭配非常密切,你歌我唱一來一往的過程中,鋼琴吟唱美妙的旋律,樂團適切地承接樂句,將一向以炫技為其特色的李斯特,改變其面貌展現出一種新氣象,擺脫外在技巧的虛晃,呈現出一股優美清新的內涵。這正是來自烏茲別克的年輕帥哥鋼琴家米哈伊・利費茲(Michail Lifits)首次與高市交合作演出李斯特A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這首A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李斯特轉型時期的作品,利費茲以流暢舒適、拿捏得宜的情感擄獲在場的聽眾,樂團與獨奏家的協奏也適得其可,如第三段的中庸快板(Allergo moderato),大提琴首席以令人驚嘆的抒情樂句引出充滿情感的琴聲,接著雙簧管、長笛各木管與鋼琴的聲聲對唱,處處留下優美的糾纏蜜意。於不太快的快板裡展現明朗的雄壯進行曲風,銅管與鋼琴的華麗氣氛使人振奮,最後一段,多的是鋼琴的精彩炫技、如上下滑音、快速上下音符等等,一樣不缺的祭出李斯特技法,利費茲表現一點都不含糊,漂亮溜滑地直達最後的完美終止式。具清新流暢適宜的情感,單純裡又埋藏細膩的情愫,在第一首的安可曲蕭邦第20號升c小調的夜曲(Chopin Nocturne No. 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中一覽無遺,是一位令人驚豔的年輕鋼琴家。

已經很久沒聽過現場演奏的貝多芬合唱交響曲,高市交邀請國內知名聲樂家林慈音、陳珮琪與林健吉、蔡文浩擔任獨唱者,並與高雄室內合唱團、中山大學、高師大音樂系合唱團聯合組成龐大陣容的合唱團,眾多的歌者占滿整個舞台。

壯闊的貝九,從一開頭的混沌未明的大地景象、由遠而近的聲波浪濤與定音鼓石破驚天的聲響效果,在指揮的引領之下一一呈現出如實的戲劇景象,特別是結束前,不斷重複的半音下降帶來如排山倒海般的浪濤,有如身歷其境。

詼諧曲一向是貝多芬的特色,也讓人印象深刻,二樂章的詼諧曲流暢且音量的漸強漸弱揮灑自如,定音鼓適時的槌聲都是很好的搭配,斷音圓滑的轉換營造出有趣的個性,唯獨中間段(Trio),木管快速音於速度上稍有些協調不良,木管群的獨奏與大提琴法國號的接力也突顯出中間樂段的多彩別緻風格。

樂曲的慢板被安排於第三樂章,設計兩個主題再以類似變奏手法延伸,起始的堆疊拱出第一主題還有流暢旋律的主題二,不只表現方式不同,內涵上也有其差異,樂團於堆疊層次上稍亂了腳步,慢板樂章的和緩戲劇張力稍嫌不足,美感修飾的改善能夠提升樂曲的深度,本樂章算是此樂曲表現最弱的一環。

快人快語的貝多芬一向明確表達其思想,熱情展現其情感,於腦海中醞釀30年的席勒(Schiller, 1759-1805)詩篇,強調所有人類都是好朋友,明確的段落設計,讓此曲永垂不朽。樂團開頭低音弦樂的宣敘調風格,一直到男低音引出的歡樂頌,直到重唱的變奏為止,連貫十幾分鐘,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真是精彩。男生的進行曲與層次分明的賦格直接進入大合唱的高潮,熱鬧並激動人心,複雜聲部臨危不亂頗令人激賞。接著風格大轉換的兩段,緩慢雄偉的頌歌升起馬上進入虔誠心境,後續攀上祈禱中的理想天國,此境界有點力有未逮之感,甚為可惜。最後在雙賦格與天神合一的壯闊氣勢下收場,樂團與合唱團使盡全力傳達人類的和平精神,讓在座的聽眾共享此偉大作品的精神感召。

闊別十年之後的合唱交響曲,指揮與樂團在歲月的淬練當中,展現清晰的音樂架構,層次分明的樂句,戲劇性的奔放情感,感動聽眾說服眾人,讓共享音樂成為美好的交流。

《魔鬼與使徒的合唱》

演出|高雄市交響樂團、高雄室內合唱團、中山大學、高師大音樂系合唱團
時間|2017/10/28 19: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