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詩意《江文也與兩位夫人》
5月
16
2014
江文也與兩位夫人(對位室內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83次瀏覽
林秀蓁(現為北門高中音樂教師、台藝大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在職班)

此次「臺南藝術節」將2013年對位室內樂團委託作曲家李子聲創作的室內樂歌劇《江文也與兩位夫人》搬到府城重新演出,江文也(1910-1983)生於日治時期的臺灣,曾留學日本而結識日籍妻子Nobu,1938年到北平師範大學任教,與中國籍妻子韻真相守直到辭世,期間經歷了二次大戰、文革洗禮,生在大時代的紛亂與不斷地被迫選擇,使他的人生如同幕中不斷吟唱的詩《流浪者》般,充滿著對家鄉的渴望與思念。

劇中只有三位人物,江文也由男高音林建吉飾演,日籍妻子Nobu由女高音林慈音飾演,特別的是中國籍的妻子韻真則由豫劇旦角謝文琪演繹。刻意以豫劇唱腔來表現韻真來自北京的濃厚中國味道,是作曲家的巧思,也是演員一大挑戰,因全劇多處以非調性演唱,且現場室內樂伴奏和中國傳統劇種的伴奏方式不同,以和聲織體取代線性旋律的走向,但唱腔卻讓觀眾容易感到熟悉,來自不同背景的江文也、日人Nobu與韻真的中西唱腔使本劇產生戲劇張力。

唱詞則來自席慕蓉、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現代詩,經過作曲家以室內樂形式伴奏,時而展現溫暖的調性(如戀愛時的甜蜜)與冷冽的非調性(如內心的糾結),著名詩作內容亦使觀眾與故事產生距離,對詩作本身進行審美,簡潔的室內樂音響與詩作相呼應,呈現出如詩的氛圍。

作曲家除了運用現代詩以及其現代音樂的語彙,也將江文也的鋼琴作品《狂歡日》巧妙地穿入劇情中,第一幕第二景描寫身在北京的江文也收到來自東京的家書,並與韻真分享新作,歌者邊唱邊走到舞台中央彈起《狂歡日》,隨後室內樂團與鋼琴繼續演奏,主角音樂家的身份使真實劇情與背景音樂之間交錯,在虛實切換中令觀眾眼睛一亮。另一幕韻真與江文也備受反右與文革打擊之下,晚年兩人談論著年輕時期,江文也唱出舒伯特《小夜曲》,巧妙地將經典作品穿插其中。另外,小提琴演奏家林佳霖於其中一幕出場時竟以胡琴演奏,並以中國戲曲的方式伴隨著韻真的唱腔起伏,姑且不論創作者的寓意,對演奏者的技巧自是一大考驗。

簡單的三位主角,取自獨立詩篇的唱詞看似片段卻完整地敘述三人在時代背景下的心情,舞台中央七人編制的室內樂編制精緻音響氛圍,以及運用投影式的動態佈景設計與燈光營造出的疏離感,使此劇呈現出簡潔的視覺與聽覺,相對地偏向非寫實主義的寫意風格,使音樂的主體更被擴大,展現作曲家嘗試融合多種音樂元素的跨界創作實力,也讓筆者聽見故事以外存在於音樂中的詩意。

《江文也與兩位夫人》

演出|對位室內樂團
時間|2014/05/09 19:30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
雖然音樂在整部作品裡如此重要,但也少有角色或劇情引導觀眾留心聽覺,讓音樂始終停留在背景。在這些情形下,那「音樂與情緒關係」的感知與想像之訓練,也因此大打折扣。
5月
28
2025
這場音樂會以久石讓的經典動畫配樂為主軸,將現代與爵士、跨界與流行的語彙巧妙融合,帶領觀眾走入一扇通往「絕對」音樂世界的大門。
5月
21
2025
在呂紹嘉的帶領下,器樂聲部間的合作,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各個器樂的獨奏段落,也精彩得令人目不暇給。NSO好似站在山巔的巨人,以其虛懷若谷的心境,用蕭斯塔柯維契的音樂,帶著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帶了點魔幻氛圍的音樂旅程。
5月
20
2025
然而若對照團隊宣稱的「讓故事不再凝止於船難時刻」,本作恰恰陷入另一種凝視困境:當所有藝術手段都服務於「重現」而非「重構」,當形式實驗壓倒敘事深度,歷史記憶反而被禁錮在當代劇場的美學裝置中。
5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