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秀的嘗試《印象‧國樂》
1月
26
2015
印象‧國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7次瀏覽
高梅(故宮臨時雇員)

《印象‧國樂》(以下簡稱《印國》)是中國大陸實景印象系列歌舞秀延伸的作品,雖然沒有實境當佈景,在舞台設計中仍可見重現山川海景的企圖心。然而,正如以往印象系列因市場取向創作招致的批評,結合商業行銷的《印國》也出現形式視覺美學重於實質音樂內涵的情況。本文將著墨舞台、音樂二方面,分享筆者於該音樂秀之體驗。

舞台設計是本秀最大的亮點。團隊將舞台與樂池視為同等重要的展演場地,樂池隨著曲目的推進向上抬升,把樂團完整呈現在觀眾眼前,階梯式雙舞台的演出錯落有致,相映成趣。舞台的絨幕、百頁簾幕、黑紗幕依次將舞台隔成四個空間,營造舞台空間的層次深度。最後一層空間較大,遍布平面抽象山巒,山巒間有橫向的小型平台,有高低、或可移動,塑造舞台立體的視覺效果。

展演場地不拘泥於舞台,《百鳥朝鳳,我就在您身邊》一曲將吹管編入一、二樓觀眾席,與舞台上樂團一起合奏音響立體、立意新奇的曲章。演奏者散落節目演出前的大廳,各自彈奏主旋律,每一隅都富有情韻,是帶領觀眾進入音樂世界的前導車隊。

投影、燈光的巧妙處理也是擴展舞台想像的媒介,投影能改變原佈景道具用途,例如打上海浪影像,山巒佈景搖身一變成了波濤洶湧的大海。燈光設計善用大面積色塊,非常有張藝謀的色彩美學,尤其是《敦煌大曲》,金燦燦的燈效彷彿將觀眾載回那金碧輝煌的時代,展閱當時的璀璨年華。

製作團隊在舞台設計展現了極佳的創意,成功地在室內場地描繪出遼闊的視覺想像,整場秀因而有了近似山水實景的恢弘氣勢,令人嘆服。相較於磅礡的舞台視覺,音樂表現上就遜色多了。

本秀用電影配樂概念設計音樂,二段主題旋律及變奏貫串全戲,大多是平緩的行板或慢板,單一、缺乏變化,就連快節奏的樂章基底旋律仍是緩慢的。誠然,單一的旋律容易琅琅上口,能加深觀眾對劇情影像的記憶,但《印國》劇情的故事性不高,不足以製造類似電影、戲劇的影像敘事體驗,如此作法反而使音樂表情單薄無味。

行銷策略對《印國》的音樂處理也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為提升視覺美感,樂器裝飾華麗,卻犧牲樂器原有的音質,敦煌鼓的鼓棒包裹金色膠帶,敲擊鼓框、鼓棒時,音色沉悶、不清脆。其次,樂團分割為舞台、樂池二塊,合奏時會發生吹管及拉弦短暫分家(最後二首曲目),或因打擊組過於接近觀眾席,致使音響失衡的情形。第三,音樂編曲商業氣息過濃。《敦煌大曲》是《印國》強打的主題,號稱「原音重現」,引起眾多樂迷關注。然而,曲風、樂團編制、甚至是復原古樂器本身都與現代國樂無異,顯然僅具「行銷」而無「原音」。當然,以「原貌」為行銷手段無可厚非,但如此商業操作粗糙,顯得誠意不足,有失水準。

筆者雖對《印國》音樂編排略有微詞,卻非常欣賞作曲者在曲名中放入演奏者姓名、劇中加入生命獨白、以演奏者經歷為藍本創作的構想,這不僅讓我們在音樂中「認識」演員,更在無數次展演中強化國樂家對自我身分的認同,凝聚國樂圈的內部意識,非常值得深入探討。

時入二十一世紀,不管是創作者或欣賞者,對藝術詮釋的角度越來越多元廣泛,商業與藝術不再是二條平行線,有更多的互動,《印國》或許在二者之間沒有取得完美的平衡,但仍不失為一次有趣而大膽的實驗。我們可以這麼說,《印象‧國樂》不是音樂會,不是音樂劇,是一種新型態的音樂秀,是音樂展演另一種嶄新模式的發端。

《印象‧國樂》

演出|中央民族國樂團
時間|2015/1/1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