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在何方?無處話淒涼《半世英雄.李陵》
3月
09
2015
半世英雄・李陵(大稻埕戲苑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4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半世英雄.李陵》原為二分之一Q劇場於2008年應兩廳院「新點子劇展」萌芽而生的作品,2015年應大稻埕戲苑「青年傳統戲曲藝術節」之邀,再度重製搬演。

李陵為漢代名將李廣之孫,一門三代在漢朝皆有功名在身,故事自李陵歿後開始回流倒敘,由一名老漢與青年間的對話,講述起李陵被俘受降的過程。老漢轉瞬搖身一變為侍奉李家三代的劍靈化身,更時而化身劇中人物,時而跳出故事框架以旁觀者立場補敘,其中帶入了李陵的獨白、視若兄長的蘇武與妻子拓拔公主的視角,利用四人的敘事角度來做一個相異於歷史兩面評價的演出。

由四人的視角中,可以一窺對於李陵於兵敗投降的不同觀點,劍靈以傳統的歷史正反兩端,及自己跟隨李家三代的忠心觀點融入;蘇武則以忠臣之姿,輔弟之情做為主要訴求,拓拔公主以惜取英雄,不忍丈夫心傷的婚姻觀來構築,李陵的獨白於本劇中變成不知何方是家國,無處話淒涼的複雜情感。

較2008年初回版相比,本次增加了劍靈與拓拔公主兩個角色,活化了角色敘事的多樣性,卻也同時壓縮了李陵發聲的機會,整體劇情呈現一種跳轉式的連結,觀眾在台下所見,泰半是其他角色敘述李陵的旁觀者立場,他們都只看見自己眼中所觀察到的「李陵」,真正屬於李陵的自我,想講的話、想表達的心情,僅能在【望鄉】與【別歌】兩段折子的字裡行間方能一窺究竟,難以飽實表達李陵完整心聲,僅能從字裡行間擷取些許屬於李陵有家國歸不得,忠孝無法兩全的遺憾。

《半世英雄.李陵》中,當以蘇武與李陵的兩次相會為亮點,雙方對於家國之間的立場與認定,李陵其間的情感轉折,對故國家鄉的嚮往及期盼,對未來的不安及徬徨,是李陵在本劇於情感詮釋間,最豐潤的靈魂色彩;舞美沿用二分之一Q劇場一貫的技術手法,以多媒體屏幕為背景協助場景的替換,舞台中間立一斜坡的可移動式平台,利用實驗劇場的思維模式,將場景化繁為簡,翻轉必須耗費大量場佈的劇場規格;拓拔公主中間幾度出場,看似推動劇情發展,卻仍可看出為了爭取演員於後臺調度,舞臺暫時流於空轉的痕跡,也讓過場調度時間顯得冗長,少了讓觀眾沉澱,角色留白的餘韻,實是可惜。

整體而言,《半世英雄.李陵》並非為了幫李陵這個歷史人物辯白,也不是為了營造出李陵後半世的悲愴;編導選擇顛覆過往傳統戲曲的觀點,自其他角色的視角切入,翻轉歷史對於李陵棄漢降匈的兩極定義,也流露出近代傳統戲曲在忠孝節義與人性百態的必正必反單一觀點中,逐步取得多方探討的平衡方向。

《半世英雄.李陵》

演出|二分之一Q劇場
時間|2015/03/08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二版在編劇邢本寧的手下,似乎有意地解決劇情本身的單線以及僵化,而製造了更複雜的螺旋結構,去鑲住位處全劇中央位置的〈望鄉〉。這樣的安排發揮主角楊汗如的崑劇基底。(吳岳霖)
3月
10
2015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
劇本選擇情節密度高、多元角色屬性和跨文化符號並置的設計,藉此獲取兒童觀眾注意力;卻忽略兒童難以短時間消化大量聲光刺激。反而使作品遊走在尷尬邊界上。形式上遠離歌仔戲本質,內容又過度複雜無法讓兒童直接理解。
10月
20
2025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