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兒童藝術節近幾年引進的國外演出節目,歐洲團隊大致上規模都不大,演出形式也以小巧取勝。比利時∙萊卡劇團這齣《親愛的,你長太大了》亦然。
整齣戲從頭到尾就是兩個演員,委身在上下兩層木箱裡演出,那木箱每層長寬各約一百二十公分左右吧,而兩位演員身材都算高挑,為何要如此自虐的把自己壓縮擠進木箱裡表演呢?
這樣的演出意念背後,想來是要製造一種兒童喜歡看見的大小反差同時存在,由此形成衝突對比的趣味,例如看見大獅子與小老鼠彼此依存,或如《愛麗絲夢遊奇境》中的愛麗絲喝了長大水瞬間變成大巨人,房子像火柴盒那麼小。視覺上的不和諧,給了所有荒謬滑稽的事物合理化,《親愛的,你長太大了》這齣戲正是如此。
要讚美一下這個中文劇名翻譯的挺有意思,「親愛的」語意表述了兩位演員既是鄰居,又似情侶的角色,木箱就像他們的公寓住宅,因狹窄使兩人關係更顯親密。但所有親密關係中的男女,偶爾難免有爭執,結果就是女演員生氣回到樓上,最後又在男演員的柔情邀約下,回到樓下,共度美好時光。「你長太大了」雖然沒有被兩位演員透過台詞敘說,但這混合著甜蜜的抱怨,俱顯現在他們的肢體動作互動上。比方說,兩個人同時擠在樓下,為了掛衣服,身體的變形扭轉,費盡千辛萬苦勉強才能掛上衣服,看了就會讓人噴笑。
當他們兩人身體如此交纏,女演員臀部挨蹭著男演員,男演員的臉已歪斜半邊,這裡絕不能用成人帶有情色意涵的眼光去看待,而是要看兩位演員盡力運用身體各部位在表演的趣味。我不知道兩位演員會不會縮骨功,整齣戲看來他們將身體關節筋骨應用自如,每個細微的動作好像都是經過多次演練後的熟稔輕鬆,從一開始男演員以背對方式,讓腳先伸進門內,再帶身體扭折彎曲進來,馬上就是一個視覺頗奇妙的驚喜。
整齣戲中,他們兩人幾乎沒有台詞,純任演員身體語言去放大詮釋情節一切。
例如小房子裡家具不多,出現的道具物件也不多,可是要大費周章挪動小椅子,調整身體坐姿和臀部面積才能坐穩,演員訓練有素的的身體,就要將身體語言以漸進快板的節奏,在忙亂與有序之間傾軋的畫面表現具象裡立體起來。
因地制宜發展出來的台詞,出現在戲中他們兩人要喝茶杯子互相乾杯輕碰時說了一聲:「親親。」語言幽默的翻轉,把親吻的動詞擬人化套用在其他物件身上,這讓我想起林小杯有一本童詩繪本《我被親了好幾下》,詩中的我是個小男孩,從他的視角觀察想像到:「陽光親日曆一下,爸爸親媽媽一下,風親衣服 好幾下。天花板被籃球親一下……」童心就是這般自由出入幻想,這齣兒童劇雖然是寫實的,可是沒有遺忘童心自由,小房子雖小,但沒有壓迫侷限該有的幽默。
《親愛的,你長太大了》
演出|比利時∙萊卡劇團
時間|2016/07/08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