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語境的熔舊鑄新《五色石的秘密》
4月
05
2017
五色石的秘密(偶偶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99次瀏覽
謝鴻文(專案評論人)

文化本具有流動的、累積的、包容等特質,不管哪個區域國家皆然。然而,台灣這些年飽受政治立場對立的困擾,面對古老的中國文化,政治立場極端偏激的去中國化者,但又無法完全科學舉證台灣主體沒有一絲一毫中國文化的影響。彰顯台灣主體很重要,但要說台灣完全沒有一點點中國文化的基因,實在有點自欺欺人。做為一個島國,台灣理應驕傲於可以展現文化氣度是海納百川的寬容廣闊,所以任何創作的議題只要碰觸到中國傳統文化,大可理直氣壯言明「文化的中國」,並非等同「政治的中國」,要從中國傳統文化尋找創作養份,並不代表不認同台灣。

先说這一段看似題外話,其實還是扣著《五色石的秘密》這齣兒童劇的內涵,先幫忙消毒一下,免得被一些意識型態偏激的人扣帽子批鬥。

這齣戲回溯遙遠的中國神話,再以典型故事劇場的架構,兩位演員先說演著在尋找五色石,但沒有直言要五色石做什麼,以此引發觀眾懸念。再漸進堆疊出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夸父追日、水神和火神,以及女媧補天的神話,演繹的方式大量透過紙雕與紙偶呈現,用紙雕或紙偶是很樸素的,雖然在動態表演上有些受限,可是精神上卻很能表達神話人物彷彿脫離紙頁甦活過來,不再是紙頁上亙古的傳奇神話而已;況且,紙的發明,象徵文明的進展,所有的故事從口傳也演進到用文字紀錄書寫,文化也因此得以累積,生生不息。

為了配合這些神話的說演,舞台上陳列了四面佈景,佈景上有神話人物,看起來也有幾分寺廟門神立面的感覺,從神話衍生的神靈信仰、自然崇拜,亦可由此展開被看見。以女媧為例,她造人象徵生命的傳承延續,理所當然成為掌管生育、生命的神祇被祭祀。

而這四面佈景之上,也有一些機關設計,可增加趣味變化。例如盤古的身體各部位可以拆卸,因應神話述說他死去後身體毛髮血液變成日月星辰、山川雷電等景物,宇宙得以從混沌變成萬物共生,方才拆卸的部位轉個面向便成了那些景物。又如夸父追日追到口渴,藍色綢布代表的河水,經過演員抽拉,並利用身體借位,便巧妙形成在喝水的樣子。

觀察整齣戲,五則神話的敘說,和《山海經》等經典所載並無太大差異,但語境已非古典面目,完全貼近現代口語的簡潔自由,從「洗澎澎」這樣的用詞出現可見一斑。又如談到大地的雞鴨狗牛等動物,遇到跑來人間玩的太陽(金烏),一被它靠近,下一秒立刻就成了烤雞、烤鴨、熱狗、牛排等食物,也是現代化的幽默誇張。另外如水神和火神水火不容大打出手,演員表演身段應用了京劇的武打程式,又結合了傳統戲曲元素,換言之,我們看到了許多熔舊鑄新的創作錘鍊過程,就兒童觀眾反應來說,顯然也喜愛這樣的表現手法。

不過,關於神話中金烏是太陽化身,這齣戲在金烏出現前敘述交代不夠,如果觀眾沒有此知識背景,恐怕會有摸不著頭緒之感。其次,古籍如歐陽詢編撰的《藝文類聚》載:「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這裡所指的「三足烏」就是金烏,清楚描繪出金烏有三隻腳的奇貌,可惜這齣戲裡忽略了,以致金烏的服裝造型看不出這重要特徵。

最後要提女媧煉石補天,紅、黃、青、白和黑色的五色石,固然如戲中所述讓天空在不同時候有不同顏色變化,但更重要的是對應五行的顏色,是自然運動的互生規律。再則女媧補天,確保了天體宇宙和人類萬物不會毀滅,神話學家葉舒憲《金枝玉葉――比較神話學的中國視角》就說中國神話中的女媧補天、西王母掌不死藥和嫦娥奔月,「從比較神話學的視角看,中國女神神話的這三大敘事母題有一共同的信仰背景,可概括稱為玉石崇拜與玉石神話觀,即以美玉為神聖性和永生不死的象徵。」這都證明了神話聯結成的文化系統,形成了龐大的知識意蘊,也是神話奧秘迷人之處。

這齣戲到此也把五色石的秘密揭曉了,同時又再透過右上舞台邊角的銀幕投影,增述客家習俗「天穿日」與女媧補天神話的關聯,可是幾頁投影圖片加上兩位演員快速解說圖片,這樣的陳述手法又太填鴨式,知識性強過藝術性,圖片講完戲也結束略顯乏味,和前面活潑的故事說演未完全整合,好像一塊美玉缺了一角,是為美中不足。

《五色石的秘密》

演出|偶偶偶劇團
時間|2017/03/25 14: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