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復國之後《行動代號:莫須有》
3月
22
2018
行動代號:莫須有(楊文逸 攝,栢優座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39次瀏覽
汪俊彥(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經指出亞陶(Antonin Artuad)對於藝術形式的思考,徹底地影響了歐美劇場,進而可以宣稱劇場區分成了「亞陶之前」時期與「亞陶之後」時期;讓我借用桑塔格的比喻,中國戲劇則因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於廿世紀初與梅蘭芳的相會,讓京劇分成了「布萊希特之前」與「布萊希特之後」。很普遍性的某種閱讀方法是:布萊希特透過梅蘭芳的表演,開啟並理論化了布萊希特影響甚鉅的史詩劇場與疏離效果;而京劇也好似因此「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身分,原來中國戲劇表演的本質是疏離,京劇表演者可以大方意識、承認並勇於揭露舞台的扮演性,自在地遊走於演員與角色之中。

《行動代號:莫須有》的上半場,大致上就把「布萊希特之後的京劇」肯認得淋漓盡致,對這群身有戲曲武功的演員,開場時每個角色非但不僅是自報家門(劇中角色),還報上了每個演員響噹噹的名號(加上許栢昂在觀眾報名中亮相)。觀眾與演員之間所建立的認同緊密性高於觀眾與角色之間。也因為如此,上半場的表演幾乎是依著演員,而不是角色,進行的。對於非常強調畫面(甚至類似於是自拍器下的鏡頭畫面)的編導許栢昂,不時的停格、亮相、構圖、重組,弔詭地是反而讓演員的身體感消失了,表演的身體成為直播的身體,留下一塊塊的二度空間。類似的感覺也讓上半場的角色互動,排成了印象中的話劇表演,不僅身體無從發揮,就於念白與對話,也都差點成了謹守應對進退的標準劇本。布萊希特看似解放了京劇表演,讓疏離成為「本色」,其用意更在於提醒觀眾隨時保持批判認同的意識;但在這裡,栢優座處理的疏離,卻反而擁抱了對於演員的穩定認同。直到下半場表演相當程度減少了「為了觀眾(同時也為了演員)而疏離」,反而浮出了許栢昂在敘事、場面調度,乃至於對於議題的處理能力。

《行動代號:莫須有》處理了滅國與復國的故事,漢南國王為政不德,又遭叛變,國舅陸安舟與忠臣岳沖天無力回天,前者為國捐軀、後者則改朝換代之餘老驥伏櫪尋求復國的機會,而皇妃與皇子沒有隨之殉國。靖國王子顏百弓運籌帷幄、裡應外合,一舉滅了漢南國,改為南島市,舊臣民一律斷髮留頭;並厚葬陸安舟、收留了皇妃,收養甫出生的皇子為義子,命名陸和平。下半場的故事就在顏百弓的重情重義,對照岳沖天一心復國。顏百弓一方面先應靖王要求漢南國人改旗易幟,另一方面又逐漸遂行開明統治,甚至日子久了南島市民還可以選擇自己髮型,街上兜售假髮、任君挑選;岳沖天則因復國計畫,讓下半場民心惶惶、百姓沒電可用。在兩者對照之下,許栢昂透過陸和平之口,道出《行動代號:莫須有》的思索主題:究竟復國的意義何在?如果民心安樂,身份認同也不過就是換頂假髮而已。昔日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羅織,被迫終止了復國計畫;而今日岳沖天同樣停止了復國計畫,卻是被皇子以理說服,復國壓根莫須有。許栢昂看似相當理想而完美提出了他對於「思考自己國家」問題的解答,然而某些根本的問題,仍然值得繼續追問。

劇中最終回應了復國莫須有,但卻不是建立在對於國家的反省上,而是著力在認同應該如戴假髮般,可以更簡單一點;換句話說,復國莫須有,但(民族)國家不可以沒有。許栢昂有意識地透過語言與身份處理國家問題,在漢南國裡,皇室說韻白、百姓有說京白、有說歌仔念白,幾種口白方式與語言的挑選安排、溝通與障礙,意圖凸顯了國家與人民血統種族各異;但無論哪個國家,都有官方民族語言。儘管戲曲表演中的口白差異,主要來自於角色行當的階級身份,但許栢昂在此精巧地將表演語言的身份表述,由階級置換成以民族與種族為區別的國籍。這個以某種單一語言主導的國家範式裡,無論是漢南國或是靖國都沒有兩樣,唯獨劇中後者似乎在以紀念館、保留昔日名稱與記憶,在自由生活、多元文化,以在地認同、開明與尊重的生活,打開了「莫須有」的死結。

然而,這些種種的施政與認同的便利措施,其核心仍是期待無論你怎麼開放的認同、隨心所欲地換假髮,都是要你乖乖地「成為靖國人」。這讓我想起了約莫正是二戰台灣的皇民化時期,政治與身份論述一方面鼓勵台灣人保護與記憶民俗與特殊身份,但與此同時亦是(必須)志願從軍的同一階段。簡單來說,所有的民族國家在以開明自由地包容與接納人民差異的同時,悖論是「永遠擔心他們不夠忠誠」。這也是劇中無法解決為何靖國王仍然念茲在茲這群以岳沖天為首的漢南遺民,何時才能歸順?

最後,或許靖國王心中永遠會有、也永遠介意的是:為什麼我都讓你想幹嘛就幹嘛了、想當誰就當誰了,你還不願意成為靖國人?答案之一可能是:如果岳沖天有了這麼大的自由與彈性的認同時,仍就是想復國,那他可不可以還是不當靖國人?劇末岳沖天最後直立不倒的不瞑目片刻,如果不從他的忠孝節義、遺志未成或是他的守舊食古不化來閱讀,這才開啟了整齣戲最富辯證的癥結:那恐怕正是他拒絕成為靖國人的下場。

《行動代號:莫須有》

演出|栢優座
時間|2018/03/18 14:3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為一部「京戲」而言,新的觀眾可能可以將注意力轉向其他的部分不看,但對於舊有的戲曲觀眾呢?當他們進劇場希望看到精湛的表演,更希望看見新意的同時,卻不時被技術失誤所干擾,那麼觀眾們應該怎麼看待這場演出?(林立雄)
3月
26
2018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