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就技術面而言,此次樹德的春季公演已經確立其作為一個音樂劇學校的教育目標,AB Cast的設計,以及整套製作流程與技術搭配的完整,都證明了其訓練的扎實與嚴謹。只是最後不免要回到戲劇教育在高等學院裡的本質性追問。(許仁豪)
3月
23
2020
2128
3月
16
2020
1408
《戲中壁》的改編著墨最多於惠子與阿賢的情感往來,惠子雖然脫胎自史實中的理子,但在演出的虛構化後,特別是「我是一隻海燕」的歌舞提煉後,已然成為鍾喬「詩學正義」訴求的化身。(許仁豪)
3月
16
2020
2157
在戲劇過程裡,演員假裝抗議「人」權被忽視、好人選出的方式依電子看板顯示,一時片刻,真實感爆升,卻又擰醒了沈浸「看戲」的「人」,狠扎扎刺傷了放棄發言權與投票權的觀眾自我覺醒,這應該是戲劇裡意料之外的逆轉。(紀慧玲)
11月
01
2019
1092
如果對歷史問題已經不走「故事再現」、「人物認同」的溫情或是悲情動員,從產業史切入台灣的殖民現代化歷程,是不是能讓觀眾進一步理解歷史問題的複雜性呢?而最後關於總爺糖廠的歷史價值問題,如果不以感傷的方式道別,又可以如何邀請觀眾在思索之後,開放式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許仁豪)
5月
27
2019
1526
如果民心安樂,身份認同也不過就是換頂假髮而已。昔日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羅織,被迫終止了復國計畫;今日岳沖天同樣停止了復國計畫,復國壓根莫須有。許栢昂看似相當理想而完美提出了他對於「思考自己國家」問題的解答,然而某些根本的問題,仍然值得繼續追問。(汪俊彥)
3月
22
2018
2013
上個世紀德國戲劇家布雷希特,三零年代在莫斯科看了梅蘭芳的京劇表演,引發靈感而發展「反幻覺主義」及「疏離效果」的劇場理論──大白話來說就是跳出劇情「破梗」,讓觀眾適度保持「身在戲外」的清醒──追根究柢不無出於「誤讀」,不意卻開創西方劇場新猷。如今當國人搬演新編京戲時,反身大量使用已普遍為現代劇場採用的「破梗」手法,寧不為最大的反諷?(林乃文)
4月
03
2012
1297
其實這齣戲的理想觀眾是那些完全笑不出來的政府官員和大老闆,可是不用想也知道他們不會到實驗劇場來看戲。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自我感覺良好的盡情批判,因為實驗劇場把我們保護得好好的。因為他們聽不到。(郭亮廷)
1月
04
2012
967
黑眼睛跨劇團在歲末年終,該歡欣鼓舞熱鬧慶祝的跨年檔期,推出了這齣無論型式、內容,都毫不保留瘋狂攻擊的辛辣批判作品,在軟綿綿一整年的台灣本土劇場枕頭上,揮出了一道勢均力敵的重拳。(謝東寧)
1月
02
2012
911
「惟一真正有效的批評是作為實務背後的後援」,他指的是導演筆記。然而,經過不斷的演出、觀看、評論、批評,表演藝術作品是有可能擺脫稍縱即逝的壓力,從而成為一部人人可以言說的作品。而在此之前,評論就是與時間競逐的選手,他/她代替著藝術家,在流沙式的時間之流裡,奮力地交出棒子,讓一切灰飛湮滅之前,有更多復活或被傳述的可能。
9月
23
2011
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