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與我,誰看誰?《不要臉》
3月
13
2019
不要臉(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89次瀏覽
劉俊德(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不要臉》是李貞葳的獨舞作品,內容探討現在的社會現象——科技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及狀態。這是一件非常直白的舞作,在網路社群平台鼎盛的時代裡,我們是如何被看待?又如何看待自己?自拍文化的風潮中,透過鏡頭檢視自己成為慣性,我知道自己是誰嗎?

走進實驗劇場,開演前就充斥著迷幻燈光及聲音效果,而沒有固定的觀眾席,彷彿就已經在建立我們如何「看」。空間的模樣根據李貞葳與舞台設計討論出的「反射」概念呈現。映入觀者眼中,刻畫出一個虛擬、充滿想像的平台。

舞作開始李貞葳將頭髮綁在正面,覆蓋住全臉,前衛的造型對照著「不要臉」三個字。在第一個段落,李貞葳身著運動裝,有人的輪廓,卻以低水平且扭曲的身體,如變形蟲般移動,彷彿詮釋著網路社群虛實之間的模糊樣貌。而脫下外套後,她似乎又變成相當火紅的角色,在炫目閃光燈下展現著撩人的體態。接著一片黑暗中,李貞葳手機的手電筒亮起,氣氛瞬間凝聚,光影投射,再度描述著真實與虛幻。隨後手機鏡頭開始運作,李貞葳把鏡頭焦點放在自己的每寸肌膚,透過即時投影,放大檢視自己的任何一個毛孔,也對應影像與現場之間的關係。當燈再度亮起,李貞葳拿起球鞋將它模擬成攝影機,然後移動到鏡面裝置前方,鏡面中暗藏的攝影機同時開始運作,這時李貞葳把「自戀」這件事的能量提高,背對觀眾,面對攝影機,不斷說出我愛你等字眼,甚至親吻著鏡面中的自己,宛若已無法分辨何謂真假。來到舞作最後,李貞葳緩慢地在人群中遊走,並看著每個觀眾的面容,如同從他人的瞳孔中找尋自己的臉,作品尾聲投影出現李貞葳被經過各種特效剪輯而成的樣子,而她本人就在現場如觀眾似地看著自己,意味著似是而非的結果。

《不要臉》除了創作概念之外,另一個令人注目的地方是李貞葳旅外的身體,或許是GAGA技巧那種不看鏡子的訓練方式,讓李貞葳在表演的過程中對於身體的感知相當強烈;而與觀眾那麼靠近的距離下,卻又不造成壓迫,反倒將觀者拉入她的想像中,共同感受每一刻的身體變化。

《不要臉》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距離」,在科技推波助瀾下,我們的接收與理解都產生了變化,很多事件似乎變得相當瑣碎,人際之間的溝通與關係也是如此,這是作品一段接一段的呈現中讓我連結到的感受。舞作也探討速食主義背後的內涵匱乏,而我觀察到多數人能夠在小確幸中短暫的滿足,卻又好高騖遠沒有下定決心當平凡人的勇氣。

叔本華:「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生命中大多都處於被選擇的狀態,我們被選擇出生、被選擇家庭、被選擇國籍等等,但我認為有一件事是肯定自己能選擇的,那就是「你想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知道自己是誰,或許這是能不那麼在意他人眼光的方法之一。回頭想想在哪些時刻,我這張臉、我這個人是透過別人拼湊而成的,如果說今天沒那些反射,我們有沒有可能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

《不要臉》

演出|李貞葳
時間|2019/03/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舞蹈家透過她的身體說話,表現一種我們也有的意識狀態時,觀眾是可以用自己的身體感受到這些變化。從現實到意識,舞蹈家透過舞蹈對當代的日常社會進行一個由外而內的翻轉,一層層進到完全的內在狀態。(羅倩)
3月
18
2019
她在群眾之間,所製造的外顯動力,在在領著場內觀者如魚群般跟隨著眼前迷人漩渦,隱喻著李貞葳從開始即創造的某種甜美迷人卻空虛意象。(樊香君)
3月
12
2019
《不要臉》的創作可謂擴張至整個空間,甚至算計了觀眾使之促成作品的完整性,因此當大眾踏進實驗劇場的那一刻,都成了《不要臉》的表演主體。(石志如)
3月
11
2019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