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中的自我對話《尋:陳怡蒨柳琴獨奏會》
8月
14
2019
尋(當代藝林樂集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8次瀏覽
蔡佩娟(表演藝術人士)

一場音樂會的標題常因人而異,有取諧音而成,或以演出曲目為名,但也有演奏者為其賦予特殊涵義,如陳怡蒨為此次柳琴獨奏會取名《尋》,其意可解釋成「尋找」,亦或「探討」。透過導聆陳昭瑋的介紹,觀眾了解演奏者陳怡蒨既想探索柳琴尚未被開發的可能性,也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透過演奏追憶過往、尋思未來。

此場音樂會曲目相當多元,有早期的經典樂曲《千江有水千江月》,也有與大鍵琴合作的現代樂曲《鏡花水月》,以及陳怡蒨為此次音樂會創作的柳琴協奏曲《尋》。從節目單及曲目上的安排,筆者對此場音樂會抱有相當大的期待。

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半場的壓軸曲目《葬花》。此曲由劉聖賢創作,主要講述西漢時期王昭君的故事。全曲共四個段落,分別為「出塞」、「批把」、「沉黑江」及「留青塚」。樂曲開頭的「出塞」片段融入了濃厚的邊疆民族旋律,讓人彷彿置身無垠大漠中;尤其當鋼琴的點狀節奏搭配柳琴極富流動感的主旋律,不僅為樂曲增添想像空間,也平衡兩者之間的聲響。整體來說,《葬花》一曲相當寫意且具敘事性,其樂段間情緒轉換分明,聽眾/觀眾不僅能夠隨著音樂想像畫面,也能聽懂作品的內涵,並與之產生共鳴。

下半場的《聲 色 質》是一首探索柳琴聲響的作品,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場柳琴與鋼琴的角力賽,也是一場樂器間精采的辯證問答,看兩者如何競技,又或如何在演奏中取得平衡。第一樂章〈質〉探討織度,如同毛衣上有其疏密的縫隙,在音樂裡,節奏的快慢、音符的多寡皆會影響旋律的進行;第二樂章〈色〉則是著重音色上的改變,如鋼琴從原本的彈奏黑白鍵,到敲擊琴弦,或將紙片放於琴弦上而使聲音悶掉……等,可見作曲者李志純利用意想不到的方式營造許多特殊的聲響;而第三樂章〈聲〉中,柳琴亦嘗試以不同的方式演奏,如打擊背板、刮奏面板……等,在鋼琴的伴奏下,柳琴遊走於打擊樂器與演奏旋律之間,其演奏之繁複令人不由得對演奏者的精湛技巧感到敬佩。

終曲的柳琴協奏曲《尋》為陳怡蒨為此場創作的全新樂曲。全曲分三段,第一段旋律甜美輕盈,彷如天真的童年歲月,彼時年幼的作曲者膽大無懼,且對未來充滿期待與希望;第二樂章6/8拍的節奏型態讓樂曲呈現輕快但又緊湊的氛圍,而後拍子轉換成4/4拍,柳琴緩緩唱出《思想起》的旋律,那是作曲者兒時參加音樂比賽的曲目,將《思想起》融入《尋》的樂曲之中,既象徵她對柳琴的莫忘初衷,亦有帶個過往邁向前方的含意,尤其尾聲時柳琴重複強烈且快速的「掃拂」高音技法,讓演奏者猶如浴火鳳凰般,雖然樂曲結束,卻也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作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放外來團體演出的第一場,陳怡蒨與當代藝林樂集成功的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座無虛席的觀眾更是代表對當代藝林樂集的肯定。筆者相信《尋》已然有明確的方向,未來亦不會迷惘。

《尋:陳怡蒨柳琴獨奏會》

演出|當代藝林樂集
時間|2019/07/05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場獨奏會演出的曲目恍若微型的台灣柳琴創作發展史,從台灣早期經典的作品到當代最具實驗性的創作;從取材台灣地方民謠到沿用西方古典無標題音樂形式;作曲家們為柳琴的多方嘗試,正如同陳怡蒨多方求索柳琴的無限可能。(徐志丞)
8月
12
2019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
雖然音樂在整部作品裡如此重要,但也少有角色或劇情引導觀眾留心聽覺,讓音樂始終停留在背景。在這些情形下,那「音樂與情緒關係」的感知與想像之訓練,也因此大打折扣。
5月
28
2025
這場音樂會以久石讓的經典動畫配樂為主軸,將現代與爵士、跨界與流行的語彙巧妙融合,帶領觀眾走入一扇通往「絕對」音樂世界的大門。
5月
21
2025
在呂紹嘉的帶領下,器樂聲部間的合作,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各個器樂的獨奏段落,也精彩得令人目不暇給。NSO好似站在山巔的巨人,以其虛懷若谷的心境,用蕭斯塔柯維契的音樂,帶著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帶了點魔幻氛圍的音樂旅程。
5月
2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