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文創,台灣印象吃到飽《台灣新藝象,美麗寶島夜》
10月
25
2012
台灣新藝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2次瀏覽
張惟翔

「北京有老舍茶館,雲南有大里印象,台北有南港101文創會館」!從南港101的介紹裡不難看出經營者的企圖心,而整場兩小時的演出亦可感受到製作人、編導在串聯台灣在地各種既有表演的巧思與用心。《台灣新藝象,美麗寶島夜》整場演出包含四大區塊:舞神將、南港大夜市、舞力全開及原舞曲。

就整場戲來看,所有表演者可以算得上是各領域中的精英(舞蹈、特技、戲劇、藝陣、京劇、擊鼓與模仿),每個子節目也都具有單獨演出的水準。開場時左右舞台上方一男一女巨型鑼鼓表演有種開天闢地、混沌初開的感覺,但過於冗長使得效果打了折扣。開始的〈舞神將〉即便有時只有一位神將在舞台上,仍然可以有鎮住全場的氣勢,足以看出該演員在舞台上的能量很高,而這若非經過長年舞台訓練是很難做到的。〈舞神將〉包括了八家將及官將首的演出,眾神將的活動範圍遍佈整個劇場,將神秘、肅殺的氣氛掌握得相當好,陣頭中的部分演出如locking、breaking卻顯得突兀、凌亂,雖然將多勢眾且服裝華麗,但氣勢上卻不如一位神將在舞台上那般震懾人心,有時候新元素若安排不妥,效果及內涵上反而不及傳統形式強大。整個節目的高潮在於眾神將在舞台上凌空飛旋,視覺效果很棒,也夠噱頭!光是這個橋段,幕後至少就要有六位拉鋼絲的staff通力合作且精準配合,不免讓人看到太陽劇團的身影。

檳榔西施、小吃、攤販、花車女郎等交織出來的〈南港大夜市〉可以算是整場表演裡面馬戲成分最高的,而帽子攤販的橋段也成為本段演出的亮點。丟草帽的演出不乏多見,但以西式詼諧及成功的舞台遊戲方式演出在台灣寥寥可數,尤其特技演員能在流暢技術之外還能與主持人、觀眾進行活潑互動的更屬難得。珍珠奶茶以類STOMP方式敲擊演出不失創意但蜻蜓點水,顯得單薄。從道士的水晶球、帽販的丟帽我們開始為台灣雜技科班出身的演員擔憂。擔憂的不是技術,而是觀眾的接受度,動作難度與雜技基本功在舞台上是否如此絕對?必須深思。

街舞向來是街頭文化的一部分,台灣亦逐漸跟上國際的腳步。要說街舞是台灣青年的文化,不如說是世界的潮流。從黑角的崛起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街舞的日益壯大,但要說在地文化卻顯得牽強。Michael Jackson 出現在《台灣新藝象,美麗寶島夜》的演出中讓我非常詫異!詫異的除了華麗奇幻的炫目效果外,更多的是:這與台灣文化有何關聯?不諱言內容中的黑暗光影表現手法有如神來之筆,可看性高,但若要將其牽扯上台灣文化則沒道理,頂多只能說該節目在展現編導創意及台灣LED研發成果上具有一定水準。要說推廣台灣文創,我個人則很難認同。

原住民文化向來是遊客最好奇、嚮往的部分,亦是最能代表台灣的藝文表演之一。〈原舞曲〉除了將阿美族傳統舞蹈、戰舞做精彩呈現外,更加入了特技綢吊的呈現,而開始的賽德克族獨唱巧妙地搭上了電影的順風車,讓遊客與在地人都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這就是野蠻的驕傲啊」!雖然唱者歌聲美妙,但若身材再魁武一些則更能展現戰士的power!

原住民到底有幾族姑且不管,也沒有觀眾想管,有效果最重要!雖然男女綢吊相當精采,但出現得很唐突。原住民族有很多傳奇故事,若能將其融會貫通,帶給觀眾的不是切割過的片段表演而是一個完整「故事」,將更能深得人心,也才能讓觀眾在觀演後帶走更深刻、具體並附有美感的「原住民印象」,以達到推廣、發揚原民文化的目的。無論如何,〈原舞曲〉最後與觀眾大跳舞蹈的場景仍傳遞了原住民同胞樂天知命、親切和善的訊息。

平心而論,這次的觀演感受還是讓我耳目一新,尤其在外國藝文表演充斥的現在,我很樂見有這麼多在地藝術家能齊聚一堂,為台灣文創奉獻心力。無論現場氛圍、舞台燈光、音響、節目製作等,再再值得大家一同前來參與。我想南港101讓觀光客在來台瞎拚之外,提供了另一個「文化體驗吃到飽」的另類選擇,而這次的演出團隊在跨界結合的表演形態上又進了一步,繼續努力,相信絕對有潛力成為台灣的太陽 !而南港101成為台灣文化新據點的目標,亦在不遠處!

《台灣新藝象,美麗寶島夜》

演出|秀卡司娛樂
時間|101/10/14 20:00
地點|南港101文創會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
《傻子王國》所完成的,便不僅是一齣成功的兒童劇,更是一場溫柔卻深刻的社會教育。《傻子王國》展現出一種可貴的創作初衷——讓戲劇回歸日常,並在共享中實現教育、藝術與情感的多重價值。
4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