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合體《單‧身Singular》
11月
14
2012
單身(劉人豪 攝,稻草人現代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1次瀏覽
戴君安

2012年可說是稻草人現代舞團多產的一年,諸多風格迥異的舞作,不僅豐富了稻草人的作品年表,也令人讚嘆其豐沛的產出能量。在此臨近歲末之際,推出的《單‧身Singular》,不是感嘆曠男怨女的哀愁,而是呈現各式各樣的、被孤獨極度侵襲的靈魂。那無止無盡的落寞與無言的渴求,佈滿了心靈與身體的苦悶情愫,每一景、每一幕都挑動虛空的共鳴,觀後不禁低嘆,怎一個惆悵了得。

整場演出中,七位舞者無不極盡其能的展現她們的個別特色,尤其是羅文瑾扮演的時間過客。她是個貫穿全場的重要靈魂,時而寂寞無助,茫然不知所從;時而激昂悲壯,好似在生命僅存之際,試圖強力發送最後的宣達。

林羿汎飾演的鬥魚,看似悠然自得於自己的天地,卻又像是一個困在如魚缸般的空間、無法獲得足夠氧氣的生命。

李佩珊的表現向來就深具個人風格,這回演繹的失愛的孩子,果真令人疼惜。她不造作的自然傳達,儼然是失愛孩子的血液在她體內流竄。

陳瑩芸詮釋的落單的女子,引來極大迴響,也勾起無奈的情緒,牽動觀眾陷入搶坐椅子的情緒中。

許惠婷詮釋的被冷落的女子,不斷的尋找自己的位置,也不斷的尋求認同,但是卻一次次的失落。她的冷漠外型和極度張放的肢體,形成強烈的對比。

蘇鈺婷像個飽受控制而亟欲脫離被支配的軀體,從認命的受人擺佈到抗拒的過程,彷彿在職場上被象徵暴力侵襲的女子的掙扎。

李侑儀像是個憂鬱的母親,拖曳在後的小孩,宛若丟不掉的包袱,她的孤獨與哀愁,即使非身歷其境,也能體會。

上述的七個獨立個體,共組一個合體圖景,在一幕幕的引出、倒敘再總結的文本架構上,讓孤寂的能量毫無忌憚的放射、滲透,直至佈滿全場。

其中,〈走馬燈〉的段落試圖闡述照片中的人物,從年輕到老的凝視狀態;雖然只是幾個不同畫面的重複轉換,卻讓空氣凝結了辛酸的氣息。但或許對年輕觀眾而言,這歲月流轉的滄桑還未進入他們的生活閱歷,看著一個個或微笑、或靦腆、或做作、或縮眼抿嘴的面容時,以為舞者們在「搞笑」,因而不時發出笑聲。我不禁思索,或許嘗試不同的演繹方式,可以讓年輕族群更容易理解箇中意涵;但又想想,或許這些年輕人就是需要再過一段時間,才能有所體悟。此外,舞台設計大大的改裝了原生劇場的空間,純白色空間增添了虛幻飄渺的氛圍,也加深了開場與結尾時再現的葬禮場面的孤寂。

《單‧身Singular》以跨越時空、解構後再重構的舞蹈劇場形式,圍繞在孤獨的詮釋上,發揮了有別於以往的表演型態,可以稱得上是稻草人本年度最有張力的製作。

《單‧身Singular》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時間|2012/11/09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四支舞碼循序呈現了一個探索軌跡:從〈撩痕〉的聲音沙洲、〈錯/弱〉的觀看裂縫、〈仍在〉的日常重量,到〈隨从變〉的共在身體,構築從個體經驗到集體生成、從時間感知到主體消解的探索。
9月
12
2025
「他們在幹嘛」似乎根本不重要;若這場辯證之所以顯得「不重要」,是因為其內部的探問從未被完整回應,那麼「他們」的存在價值也會因此被動搖。換言之,這場演出的一切「不重要」,都從「他們」出發,並最終回到「他們」。
9月
05
2025
雖然藝術家自己也不曉得舞台上的最終會發生什麼事,但與此同時,形成機遇的邏輯或方法,卻又是藝術家預先所打造出來的。換言之,演出發生的當下,舞台上的一切都交給機遇,但在演出現場之外的,皆是藝術家刻意為之的計算與安排。
9月
05
2025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
《手舞觸動3》不僅是一部講述夢想與奮鬥的舞作,更是一場關於聲音、身體與身分的深刻辯證。透過多元舞蹈語彙、情緒鋪陳與象徵性意象的運用,呈現出聾人舞者在表演藝術與社會現實中不斷對抗、重構自我的過程。
8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