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參與你的故事嗎?《阿灑步路扮一桌》
11月
14
2019
阿灑步路扮一桌(歸仁文化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2次瀏覽

梁家綺(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研究生)


「家有喜事及歲時月節,宴客必豐,山珍海錯,價倍內郡,置一席之酒,費數千之錢……。」──《臺灣縣志》【1】

「辦桌」曾是庶民生活中的大事,隨著生活、飲食習慣與道路管制規定等因素而在現實生活中逐漸沒落,卻在電影、戲劇因緬懷舊有時光而復興起來,當選為今年度的劇場關鍵字也不為過──從臺灣國樂團《寶島辦桌》以「辦桌」為主題在舞台上演出的音樂劇場、兩廳院藝術出走公益巡演《十二碗菜歌》、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的參與式青少年劇場《莎喲娜啦》,到甫結束的臺南藝術節開幕大戲《府城流水席》得擁有贊助票才能一邊吃到真正的桌菜一邊欣賞演出(一個買票還要兼包紅包才有得吃的概念)【2】;從公部門到私人劇團、從音樂到戲劇,透過表演藝術對辦桌形式、內容、情懷的大量再現,大概是辦桌禮俗成為書冊裡化石的預言。

《阿灑步路扮一桌》在歸仁仁壽宮的廟埕前演出,廣告海報的訂票資訊以「訂席」稱之,註明進場後「由招待安排入席」,暗示了過去廟埕辦桌的想像與畫面。不過令人好奇(或說我的自我困擾)的是,以辦桌與參與式為名的戲,觀眾應該要帶著怎麼樣的預設與心情而去?我無法不帶有對往日辦桌記憶中可能有的期待而去:熱鬧共食、台上台下演出比拚、紅面鐵架圓桌,以及在現實中漸漸難以在街頭巷尾或廟埕前看見的、由鐵桿架起覆以紅白藍塑膠帆布的景象。這些因個人成長經歷所內建的「辦桌辨識系統」就會有產生預設之中與之外的落差,可能是驚喜,也可能是失落。

《阿灑步路扮一桌》在廟埕前席開五桌,戲名特別使用了「扮」而非「辦」字,「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濃厚,也因此每桌由三位主廚端上「手路菜」,包含芙蓉豆腐、九轉迴腸也非真正的菜餚,而是每個表演者人生故事濃縮成一道菜的隱喻與象徵。我遇見的三位主廚分享自我人生故事的形式正好與自身的距離構成一道光譜:第一種是「我就是我自己」的完全展示,丙寅大哥來到桌邊含蓄地說:「其實我是來跟你們分享我的故事的。」沒有「扮」演太多,除了小小設計出的轉身脫西裝變身為青農貌,他就是他自己,從投資經理人到返鄉青農的真實生活的人,有其煩憂、有其欣喜。觀眾剝著他自種的花生,看著他與同桌小女兒的互動,如同在辦桌中新認識的朋友一樣,溫潤自在。他說,我們聽,故事訴說是自我生命的回顧與完足,觀眾是其見證。

第二種是在辦桌設定的「主廚」角色出現了,以第一人稱說起故事,「主廚我跟你們說……」,觀眾進入了一個虛構的框架之中,原本就是戲劇工作者的伍拾愛(吳偲愛),因過去家庭記憶的召喚流下了眼淚,對於這位表演者突然的情緒湧現,我有點慌張──若以她真實人生的苦痛視之,作為圍坐其中的人,我該如何承接她的眼淚,既展現同理又不至於落入旁觀;若以一個戲劇框架出現的橋段視之,冷靜觀之是否過分冷漠地忽視了她可能真實的情感流露?

隨演出推進,觀眾得寫下給此刻最想念之人隻字片語,接著被要求全然的相信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戴上黑眼罩、專心聽聞桌上節拍器答答答答的聲響,再次睜眼時,由工作人員在內部撐起的大布塊營造出帳篷似的空間,主廚變身為帳篷裡的女巫,在燈下說出自己的思念、欲望、歉疚,真摯的咒語會使願望達成。剛剛的堂皇不安延續擴散,面對帳棚裡私密窄小的空間,我該如何堂堂然地與同桌尚且二十分鐘、素昧平生的他人揭露自己的苦痛?所以我支支吾吾、話含在嘴裡,因無法投入參與而對表演者感到抱歉,我不敢直視她一直要對上的眼睛,因為我逃避的可能不僅是她,而是自己,於是這份「參與」使我進退維谷。此時,有許多同桌的觀眾留下眼淚,在儀式性的過程中得到修復與力量;相較於他人,我應該要檢討自己的不夠全然開放嗎?還是我的不安在此也會被給予擁抱的空間與逃跑的可能?

第三種則是疏離的,將本真的自己隱藏,以第三人稱的方法搭配物件說故事。一樣是劇場工作者的白瑩開宗明義說明自己要講的是一個關於「迷路」的故事,觀眾看著表演者使用各種膠帶在遠近各處黏貼,連接起家族史的移動軌跡,被賦予「小槳」、「舵」等等名字的石頭在點與點經歷生命的選擇,相愛相殺,以致不得再見。演出者是不是就是那顆找不到家的小石頭並不重要,觀眾在一個安全的距離裡交換了一個離散的故事,不一定指涉你我,於是在最後找路之時重複三聲的「重新導航」,觀眾可能因自我生命裡歸屬無處定錨的相似經驗產生了共感與連結。

我所經歷的(每桌觀眾會隨不同演出者產生不同的經歷,也因此我的經歷使整個戲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阿灑步路扮一桌》涉及了兩個層面的觀眾參與:一是坐入筵席參與,清楚知道這不是一個真的辦桌但仍願意全然交付置身其中。另一層則是由各表演者所設計的框架中的參與,有的極其疏離、有的帶有日常人際關係的親密、有的則必須經歷表演者設計的儀式,挖掘參與者自身的故事。前兩者的觀眾參與可不動聲色的選擇涉入,或是不涉入,但仍然坐在桌邊自願接受整體的辦桌設定;後者觸及了多種感官與自我意識的啟動,較深度的涉及了觀眾(參與者)的自我挖掘與揭露。

節目冊裡說明這是一個工作坊最後的成果展,主題以「脆弱」發展,每個人生命中的脆弱總是私密的,工作坊的工作形式因有較長的時間建立彼此的關係,所以脆弱的自我揭露與接受他人的脆弱的雙向交流相信是在安全的信任下展開。如果說演出者的脆弱是重要的,參與的觀眾會不會也有同等內隱的脆弱值得在這個場域被安穩的承接,同時也確保他們足夠強大到承接他人的脆弱?如果故事不僅止於聆聽,我該如何參與你的故事──尤其當我的參與必須得涉及自身的私密,我有沒有說「不」的權利?(這當然可能是我不夠勇敢,也可能是推進的氛圍致使我認為沒有說不的縫隙)或是說,基於對這個工作坊與演出所具有的溫暖本質的相信,我更期待的是一個自願進入、有所選擇的、舒服與理解並進,可以感到安全的內在探索框架。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最後表演者與參與者以歌曲《我相信》大合唱做結。表演者有在地素人,也有劇場工作者,以人際關係與社會脈絡出發,透過對話建立主體認同與意義的目標不言而喻。廟埕前取代直立的鐵桿架的是橫竹竿的不得穿越,竹編燈具質感明晰晶亮,但公共空間裡圈地式的隔離讓好奇的群眾流連於外不得更進一步。此外,丙寅大哥離開前剛說的「這些花生請你們吃」,下一秒則因另一位表演者的即將到來,而立刻被工作人員通通收走,這些斷裂的感受讓我思考以辦桌為名的戲劇形式,真的回返了共存共好、熱鬧分享的精神嗎?還是,這本來就只是一齣戲罷了,對辦桌記憶的指認,又何必過度認真?


註釋

1、轉引自李宛諭:〈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那些年的辦桌記憶〉,內有對台灣辦桌內容與歷史回顧,詳見:http://bankofculture.com/archives/4339

2、《府城流水席》的桌菜詳見報導,網址: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1007food002/

《阿灑步路扮一桌》

演出|阿灑步路扮一桌工作坊成員
時間|2019/11/03 19:30
地點|臺南歸仁仁壽宮廟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灑步路扮一桌》則像是把這些生命故事收在「仁壽宮前扮桌」這個「景觀」裡,它不儲存於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歷程當中,而屈身於稍縱即逝的景觀記憶。(吳思鋒)
12月
02
2019
無論是辦桌或是做劇場,也都不是靠個人撐起一個場,而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在場。在現今表演藝術與生活場域越來越靠近、觀演界線越來越模糊之時,我們如何謹慎感受彼此的生命界線與需要,亦是以藝術建構交流場域重要的課題吧。(黃馨儀)
11月
14
2019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