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動到主動的命運自決《情─掌中家族》
5月
22
2020
情─掌中家族(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怡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10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週六在嘉義市文化局演講廳梅花座觀賞義興閣掌中劇團《情─掌中家族》,舞台上的主演王凱生與主唱鄭宇淑,讓筆者想起多年前觀看的電影《海角七號》(2008)。《海角七號》大部分的劇情已在腦海佚失,唯一深刻記得,開場不久主唱在夜晚的街角把電吉他奮力一摔,砸破的不只是寄居都市的憤怒,還有失意的人生。然而吉他與搖滾樂,依然是《海角七號》故事展開後最主要埋伏於敘事線的核心精神,將回鄉的主角原本在都市奮鬥的不得志,最終以在屏東的演唱會展演而獲得精神上的救贖。

《情─掌中家族》明顯感受到青年世代藉由搖滾樂結合布袋戲傳達出來的澎湃與熱血,讓傳統的布袋戲有了完全不同的元素組合,尤其在主唱鄭宇淑與主演王凱生合唱的段落,令人感受到強烈的流行音樂氣質。或許《情─掌中家族》講的就是義興閣掌中劇團自己的「類自傳故事」(由現代劇場背景的宋厚寬編導),自我反身性指涉意味濃厚。

情─掌中家族(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怡君)

戲中的第三代青年文凱(偶)如何面對在當代失去普遍觀眾基礎的布袋戲,從一開始與朋友組樂團(只有電吉他與小提琴,因為一直徵找不到鼓手),逃避與母親麗珠(偶)離異的父親坤龍(偶)不斷電話央求支援布袋戲演出的文凱,最後在廟埕的樂團表演時意外與家族的布袋戲打對台,面對祖父阿土(偶)年衰漸漸失智、父親久咳不癒的狀況下相拼,原本滿懷信心會吸引最多廟埕觀眾的文凱,在祖父兩人孤身演出的布袋戲情節關鍵時刻,布袋戲偶卻停止了動作與聲音⋯⋯情節安排至此當然是戲劇性衝突的關鍵呈現。在布袋戲於當代的現實處境與布袋戲傳承的現實問題下,文凱毅然決然放棄手上的吉他協助另一頭的布袋戲台,讓故事繼續講下去,已清楚表明現實世界的主演王凱生投入於傳承傳統布袋戲的決心,要讓戲中斷的故事繼續說下去──讓布袋戲繼續存在於現實之中。

文凱從原本有點叛逆,逃避父親和落寞的布袋戲傳統的態度,說著「江湖的恩怨情仇,甘我屁事。」卻因為兒時成長於布袋戲記憶的召喚,最終變成主動的傳統責任承擔者。而劇情走到打對台這段,筆者私心想讓故事就結束在這,作為開放的結局,留給觀者對於當代布袋戲更多各自的揣想空間。

《情─掌中家族》的搖滾樂彈出了臺灣布袋戲第四代青年(子孫輩王凱生)接班人所處的當代,也吼出了與祖父輩時代(戲中呈現的以前是父命子從,為了生計沒得選擇的古早時代)至今布袋戲(面對觀眾流失、傳統廟會戲台流失、展演空間型態的轉換)該怎麼繼續走下去的問題。

演出前一天,是五月十五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剛好是嘉義縣鹿草鄉余慈爺公廟生日,余慈爺公廟的位置就在台37線與167縣道交界附近,往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會經過的路上,左手邊一排的布袋戲棚,閃耀的屹立在路旁,空盪盪的路邊只有車流而沒有人駐足的空間。信眾為還願所請的酬神演出,雖然排場浩浩蕩蕩綿延道路,卻已徹底失去原本的觀眾。下午看完演出,順帶友人去嘉義高鐵站的回程路上,筆者瞧見了絢麗的野台布袋戲身影,這幾年來也已經成為嘉義鹿草的文化景觀。

劇中的那段唱:「有時候不小心自己的命運也會被別人決定。」猶如一警語,點醒作為台下的觀眾,(文凱)該如何掌握自己的(也就是布袋戲的)未來命運?

對筆者來說,《情─掌中家族》其實是一齣自我表白的故事,不只是直面「布袋戲」本身,談布袋戲的當代傳承(與從上一代延續至今的現實困境),同時也是布袋戲在當代可能延續下去的嶄新面貌,在說故事的同時保留原本義興閣掌中劇團過往經典獨家金光戲碼,也結合王凱生自己在高中開始學音樂組樂團的基礎,在劇中偶與現實台上人偶之間虛實相互交錯,表現的是當代年輕世代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相信態度,也是對於家族布袋戲文化的自我認同。不論是人在台上的演出或是偶的展演,在形式表現與精神上皆令人動容。義興閣掌中劇團作為嘉義的地方布袋戲團,已有了一代人對於故事的文化記憶,相信布袋戲能說的故事與人,還會繼續傳承下去。

備註:更多關於義興閣掌中劇團可參考「高雄都會台慶聯港都」的YouTube:「掌中戲 布袋人生 王玉堂 王凱生」,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BxnXd7RUa0。(查閱日期:2020/05/18)

《情─掌中家族》

演出|義興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0/05/16 14: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演講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情─掌中家族》這段劇情時代跨幅大,雜揉了團史第二、第三代的代表作劇名、天災事件,但陳坤龍角色處境多為虛擬,或者說更像是將臺灣布袋戲近五十年發展史,以走馬燈方式濃縮在一個人身上。(許天俠)
5月
27
2020
主演的口白不只在表演上賦予了戲偶生命,但實則其聲韻情致,正是主導了掌中戲之於觀眾的劇場性。從第一代之前的主演貓伯到家族第三代文凱,無論是父子重修親情關係或是掌中閣命運,情繫掌中家族的關鍵,都得回到了場上的主演。(汪俊彥)
5月
25
2020
《情─掌中家族》試圖擴增「戲骨」的格局,藉由家族史的情感連結呼應時代變遷下的布袋戲命運,並以現代劇場手法渲染抒情意象,這些嘗試可以感受到劇團的用心。但問題在於,急於將劇團的命運收束於個人意志的選擇,訴說搖滾布袋戲的動機,使得情節的轉折處理得較為勉強,而人物的性格與形象略顯扁平,「戲肉」的細膩度稍嫌不足,因而缺乏一種活脫脫的靈巧度,是讓人覺得較為可惜之處。(林慧真)
5月
25
2020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