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多變的演員魅力《一路平安》、《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
1月
18
2021
七爺八爺得到收水妖(劉祐誠提供/攝影洪唯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07次瀏覽
劉祐誠(專案評論人)

一般的外台戲被邀請至某地演出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接受各請主的邀請,為各宮廟主辦的酬神慶典活動演戲,達到人神共樂的效果;二是接受政府相關單位的邀請或徵選,成為該系列活動的演出團隊。無論出資對象及出資目的為何,一般欣賞外台戲的觀眾與演出團隊並無直接的票券買賣關係。不同於前述的觀演關係與請戲模式,主要演出地域在高雄等地的春美歌劇團,近年開始有一年兩次於台北的外台演出計畫;但,春美歌劇團至台北演出的費用,是由戲迷們集資,演出天數則是端賴各戲迷的資金挹注多寡與劇團的演出空檔決定。由於是戲迷們集資才有的演出機會,加上現在是新冠肺炎防疫的重要期間,觀眾不僅於演出期間認真欣賞演出鮮少交談,熱情的觀眾還會在演出期間主動來回走動提醒觀眾戴上口罩,以免讓這個得來不易的演出機會被迫取消。

這次從國曆元旦起連續六天的精緻民戲演出中,《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是許多歌仔戲劇團經常演出的劇目。此次演出的開頭,是從三位水妖解釋自己由於想成為神仙,因此需要不斷吸食人命,幫助自己早日得道升天。三位妖怪吸食人命的過程中,遇到該地的城隍,城隍以法器葫蘆收伏其中一位妖精,其餘兩位成功逃脫後,則繼續殺害百姓。好事的范無救(孫凱琳飾)遇到這些水妖便出手阻擾,只是敵不過水妖的攻勢,所幸遇到具有降妖能力的謝必安(郭春美飾),打退妖怪後,兩人遂結交為生死共患難的兄弟。另一方面,富家千金袁同嫣(簡嘉誼飾)至城隍廟上香,卻意外打破收伏水妖的葫蘆,水妖當即附身在袁同嫣身上。回到家中的同嫣,父親其舉止奇異,遂命女婢找道士前來家中驅魔,可惜這位驅魔技術不精的道士,前來袁氏家中就被水妖嚇跑。在他逃跑的路途中,遇到謝范二位,兩人來至袁府中終於將水妖趕走。被趕走的水妖,為了奪取更多人命,於是在雨天打斷橋墩。生性衝動的范無救,為了解救民眾,遂跳河充當臨時橋墩,最終因體力不支死亡;晚到的謝必安看見自己的兄弟死亡,於是也跟著喪命。為了救人而喪命的兩人,被城隍敕封為七爺、八爺,並依令緝捕水妖歸案,春美歌劇團的《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在此結束。

於此,我想討論的是春美歌劇團中兩位年輕演員孫凱琳與簡嘉誼,在劇中的表現。誠然,春美歌劇團的票房保證是郭春美,例如春美歌劇團此次公演最末天推出《乞丐王子》的劇目,孫凱琳與郭春美同台扮演乞丐,雖然整段都是由孫凱琳負責唱念乞丐求人賜財的表演段落,大部分觀眾還是都積極把手上的現金送給郭春美作為賞金。只是從劇團在台北的演出內容中,不難見到劇團有意培養年輕演員的意圖。近年各類的戲曲團體,都紛紛推出青年演員學習經典劇目,或是製作專門為青年演員量身訂造的演出節目,甚至臺灣戲曲中心也一連四年推出「承功─新秀舞台」的系列節目,大家都意在讓青年演員得到更多的表演機會。外台戲有著與其他類型戲曲的不同優點,青年演員們如果在戲路廣泛的劇團工作,他們會有相當多的演出機會。身為春美歌劇團培養的生旦,簡嘉誼與孫凱琳著實為自己目前負責的行當進行表演上的呈現,例如簡嘉誼在《一路平安》中飾演鬼魂的小蝶姑娘,其邊走圓場邊唱念自己情感的段落,是我近期鮮少見到的外台歌仔戲青年演員的亮眼演出。

由於外台歌仔戲的演出需要經常推出不一樣的戲碼,演員的表演訓練需要嘗試不同類型的演出。在《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中原本飾演端莊千金的簡嘉誼,由於劇情需要詮釋被附身的富家千金,她除了不計形象的飾演千金瘋癲狀態,為了表示男性的水妖附身在千金身上,她還要壓低自己平常擅長的聲域,以擬男聲的狀態配合劇情演出。同樣不計本色形象演出的還有孫凱琳,演出第二日推出《一路平安》,由她飾演其中主要角色一路。其中段落是一路在茅廁中遇見化為鬼魂的小蝶,而為了達到演出的舞台效果,飾演一路的孫凱琳,真的在舞台上脫起外褲表示自己正在上廁所,並讓飾演小蝶的簡嘉誼於自己的臀部下方伸出手表達鬼魂現身。另一方面,在《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中,為了符合范將軍身高,孫凱琳也賣力地半蹲自己的身軀行走,與七爺一同捉妖。

放得開的舞台表演效果,成為外台戲演出的其中一種追求方向,但不常欣賞外台戲的觀眾往往無法理解舞台上演員們的笑鬧段落。由於外台戲有這樣出格的手法,逼使演員們需要自己發想,獲得觀眾注意的表演方法,而在這樣的演戲過程中,縱使呈現的笑鬧效果不會每次都獲得觀眾喜愛,但是演員們卻能在這樣的訓練下,逐漸拓展角色類型的表演。春美歌劇團的兩位青年演員,在各自的行當表演上應該都還有需要進步的地方,只是從他們的精采表演處,就已見到屬於外台戲演員們的表演長處。

《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1/01/03 19:10
地點|台北士林前港公園

《一路平安》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1/01/02 19:10
地點|台北士林前港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
劇本選擇情節密度高、多元角色屬性和跨文化符號並置的設計,藉此獲取兒童觀眾注意力;卻忽略兒童難以短時間消化大量聲光刺激。反而使作品遊走在尷尬邊界上。形式上遠離歌仔戲本質,內容又過度複雜無法讓兒童直接理解。
10月
20
2025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