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中的完美《樂興之時-2021圓桌武士會師》
4月
08
202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28次瀏覽

蕭孟青(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在職碩班)


2021年,在後疫情的今天,樂興之時援例推出了圓桌武士系列,當天曲目包含了︰史麥塔納弦樂四重奏第一號《我的一生》(B. Smetana: String Quartet No. 1 in E minor, from My Life)、玻凱利尼第七號大提琴協奏曲,作品480,第三樂章(Luigi Boccherini: Cello Concerto No. 7 in G Major, G. 480: mov.3: Allegro)以及布拉姆斯G大調第二號弦樂五重奏 Op. 111(J. Brahms:String Quintet No. 2 in G Major, Op. 111),期間不乏看出有些沉重的曲目,正如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江靖波所說︰「⋯⋯你我仍能在一個真實的空間裡,一方以演奏分享訴情,另一方以心耳意會共感⋯⋯已是難得萬幸⋯⋯」【1】。

樂音奏響,耳朵充滿的是單純音色的和諧感,中、高、低音域所構成的和聲,如此純粹及乾淨的聲響,真的是無法用言語所描繪。樂手們一致的呼吸,弦樂器所拉長的線條感綿延不絕,用自己的語言說著相同的故事。弦樂團既單一、又立體的聲響,樂曲中可堅定、可剛柔的語氣,是筆者在這場音樂會中得到最大的享受。

在《布拉姆斯G大調第二號弦樂五重奏 Op. 111》第一樂章中,弦樂團朝氣蓬勃的演繹,將作曲的欲表達的熱情傳遞了出來,布拉姆斯特有的厚重風格及拘謹的性格在此樂章中仍可窺知一二;第二樂章主要旋律由中提琴聲部所擔綱,擺脫了一如往常由小提琴為主要角色的戲碼,音色圓潤的表現,緩慢地、誠懇地和聽者進行深沉的對話,曲末小提琴聲部豐富的音色再次呈現主題後平靜的結束此樂章﹔第三樂章回到了第一樂章動機表現,透過了半音及全音的動機形式,似乎自言自語、自問自答,頻繁的切分音表現,有著焦躁不安的氣氛,弦樂團在節奏的掌握上表現得當﹔然而前樂章的疑問,突然到了第四樂章積極的十六音符呈現有了豁然開朗的解答,各樂器聲部不斷的堆疊音量,激烈的結束全曲。弦樂團在主題的處理上表現細膩,四個樂章的風格掌握得宜,完美的詮釋作曲家譜上所呈現的指示,將最質樸的布拉姆斯以及最純粹的音樂重新演繹,不難聽到在古典曲式的框架中欲表達的浪漫及熱情。

音樂中安排了《玻凱利尼第七號大提琴協奏曲作品480,第三樂章》,由大提琴張序獨奏,不管是抒情的旋律表現優雅抑或是細部的裝飾奏、力度的表現...等,均在水準之上,會後江靖波特別提及演奏者的背景,可看出樂團在守護喜愛的音樂之時,也給予了演奏家新秀一個很棒的舞台﹔在隱藏曲目中(安可曲)演奏了聖桑《動物狂歡節-天鵝》,整個弦樂團安靜地流動著,主旋律大提琴平和地在弦樂團流水似的推動下緩緩的前進,樂曲中可聽到小提琴和大提琴主奏低聲的對談著、偶爾還可以感受的其他水中生物所泛起的漣漪,大提琴聲部穩穩的支撐著水面上的移動及水面下的跳動,豐富的畫面躍入筆者的眼前。在此作品的演繹中將整個弦樂團的默契完整的呈現出來,弦樂團飽滿及多變化的音色,在作品中精緻呈現,絲毫不因室內樂的組合而被限制住聲音的想像,反而在平靜中更顯其生命力。

下半場唯一曲目-史麥塔納《我的一生》,史麥塔納形容這首弦樂四重奏是「紀念我的一生以及失去聽力的不幸」。第一樂章複點的動機呈現,樂劇短小且緊湊,整個樂章似乎像個說故事的人引導著聽眾進入到了作曲家的時空;第二樂章弦樂團將作曲家無窮的生命力的訊息積極的送至聽者的感官;進到了第三樂章主題引導著整個樂章的個性,「英雄式的悲劇」於是乎誕生,中提琴與大提琴的旋律交錯著,持續低音聲響綿延不絕,似乎是代表著無論如何,時間始終不斷的往前,並不會因此停止;第四樂章跳脫了前面樂章的氛圍,在樂章末使用了刺耳的不協和長音來述說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在同時也喚醒了演奏者及聽眾心中苦痛的情感經驗,如此激烈地、強力地闖入,隨後立即回到了第一樂章的節奏動機,一切的不適及疑問突然間有了答案,對比性的音樂表現下,更顯出其音樂的張力。史麥塔納似乎透過作品欲傳遞給演奏者及聽者一個很重要的信念-人要學會和自己相處,懂得善待自己!弦樂團的個性及演奏家們所呈現的自信,在這首作品中強烈地傳達了出來,既是團體又隱含著個人獨特的樣貌,既保有個人色彩又巧妙地融合成為一體,是否因處在如此悲壯的作品中,而交織出來的化學反應⋯⋯

晚年的玻凱利尼作品似乎不如年輕時受到歡迎(因西班牙國內風氣的轉變),布拉姆斯不如意的柏拉圖戀情(與克拉拉・舒曼深厚的情誼),史麥塔納不幸的晚年(耳聾、精神錯亂),這些看似不順遂的難題,卻沒有讓作曲家們的創作停滯,反而譜成了輝煌的一頁;經歷過了全球的疫情肆虐,作曲家們留下的沉重的作品,經過了演奏者的再演繹,默默地伴著所有人面對生命中的關卡,在絕望中,依然保有冀望及期盼。


註釋

1、此段言論由總監江靖波於節目單及演後座談兩處皆有提起。

《樂興之時-2021圓桌武士會師》

演出|樂興之時管絃樂團
時間|2021/03/20 14: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