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暖心的家庭紀事——《百合.ゆり》
2月
17
2022
百合.ゆり(余余劇場提供/攝影葉政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4次瀏覽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余余劇場」是以編舞者林俊余為中心,坐落在台北「明亮的地方」一隅工作之新生代舞團(編按:「明亮的地方」為一舞蹈複合空間,可用於舞蹈教室、排練場、藝文講座等),在筆者的回憶裡,第一次看見林俊余,是她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8舞蹈學院歲末展演」發表《最後的一夜》。當時《最》的組成運用大量編創想法,透過背板、肢體堆疊與概念的連結等等,進行了一連串視覺畫面的洗刷。雖然說龐大的編制未必等於沉厚的重量,但在二十分多的長度中,她確實進行了相當豐富的嘗試與可能,也在筆者心中建立了一絲紮實嚴謹的人物印象。

而此次於牯嶺街小劇場發表的《百合.ゆり》相對成長許多,在空間有限的維度裡,林俊余與燈光設計鄭悠不僅完美地精簡運用投影、舞台意象以及隱喻符號,塑造一個動人的風情物語,同時也致敬家人,展現一名創作者的時間軸,如何鋪展在田野調查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進一步賦予抽象的身體更深一層的表現與意涵。

百合.ゆり(余余劇場提供/攝影葉政勳)


極簡的光線,緊湊的肢體編排

沒有什麼風景比一抹斜來的光線還來得迷人!燈光設計鄭悠在開場前,便在舞台後方灑下一道由傳統燈帶來的暖色光,雖說此光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卻能讓人凝視許久,一如阿里山的日出,抑或是潮起潮落的自然現象。同時,由於《百》的作品核心圍繞林俊余,以及其家人、阿嬤ゆり經營的雜貨店周遭,因此鄭悠在後台可看見的布置上,也妥善利用了光線亮暗的時間差,切割出不同意境之營造,在牯嶺街小劇場這樣相對不利於舞蹈創作的空間裡,可說是將極小最大化,釋放出相當充沛卻溫柔婉約的燈光可能。

而身處宛如時光旅社的背景中,林俊余之於鄭悠,則彷彿是極大與極簡的不同存在。

百合.ゆり(余余劇場提供/攝影葉政勳)

最初林俊余透過凝視第四面牆,把牯嶺街小劇場原本就不深的空間,進一步將觀眾更拉進《百》的氛圍當中。而每一位舞者似乎都有一種角色,舞者袁以婕可能是阿嬤ゆり,梁淨喻可能是編舞家本人,在A-B-A的結構裡【1】,他們透過無聲的張力來醞釀情緒起伏的堆疊,其後還在拉丁音樂的氛圍中張狂起舞,形成了相當緊湊的編排結構。

在後續的節奏中,舞者時而進行如慢跑機上的奔走,時而將隱喻重要事物的小紙箱圍繞、疊高、撞倒等等,行為與舞蹈的交互作用,更是在靜態與動態之間激盪出相當活潑的催化。

林俊余在整個創作結構上,和最初筆者看見其作品時無異,仍然維持了她一貫創意思維的飽和,然而與鄭悠的配合上,雙方維繫了相當良好的平衡控制,於是乎她給予了大量變化與想法,卻依舊能穠纖合度地傳達每一個環節乘載的故事、身體與情緒內容,是相當讓人印象深刻的做法。然而即便如此,筆者個人仍隱然覺得環環相扣的輪廓,彼此間太過於鮮明,導致我在觀賞過程中誘發了些許細微的違和感。例如播出的紀錄片投影,林俊余試圖向觀眾傳遞她與舞者們前往宜蘭碧侯村進行的田野調查。此衝擊來得太過真實,一度將筆者從抽象的情緒氛圍中,拉回到相對專屬於創作者個人行走的單行道上,形成一種物我惘然的違和知覺。雖然這無損林俊余的作品,甚至不擾亂整個作品如肉形石般的肌理分明,只是基於黃金圈法則「Why-How-What」的邏輯【2】,「為什麼做」與「做什麼」之間,「如何」確實是一道在編舞的手法上,相當重大的課題。


溫柔緩步的節奏

相較於筆者近期觀看的作品,《百》絕對是一個相對精美的小品創作,既不指涉吸引一般民眾的議題,也不過份探究無邊無際的個人內心,在眾多編舞者中,林俊余的作品調性彷彿少女一般,樸實地帶領我們看見舞蹈本人,以及她內心想刻畫的家庭紀事。

而同時期的創作浪潮,或許如「許程崴製作舞團」指涉生死,「秋杉所在」指涉信仰等等,「余余劇場」的作品最終可能留下什麼,或是走到何處才是盡頭仍未可知。可就是這樣溫柔和煦的《百》,在筆者心中,就像是一帖能治癒人心的舞蹈藥方,也在競爭激烈的台北市裡,書寫了一頁令人暖心的人物篇章。

百合.ゆり(余余劇場提供/攝影葉政勳)

另一個層面上,《百》也映襯了創作者自己與此世代「舞團創作」的慣性有所不同,在多數創作者過度成熟與超越的企圖心當下,林俊余緩緩且暖暖的感覺,形成一種截然不同的節奏,且筆者個人相當喜歡這種作法,只是內心也期待,以家鄉為根基的作品,能夠在家鄉發芽。畢竟台北市是一個中繼站,諸多如《百》這樣的作品,扦插在此處生根發芽,但卻無法被作為一塊拼圖,拼進城市的輪廓當中,這之後是否能夠讓我們思索創作初衷的起源究竟起於何處,又是另一個課題了。


註釋:

1、曲式學中,三段體是相當常見的樂曲形式。它由兩個同等重要的段落(樂理中通常稱為「A段」和「B段」), 組成「A-B-A」或「A-B-A’」等三個段落的樂曲結構。

2、黃金圈一詞起於著名講者Simon Sinek的演講當中,他依序證明透過Why-How-What,可以有效地傳遞並影響受眾的行為,同時也反向證明What-How-Why,容易導致受眾陷入思考、停滯行動甚至否定。

《百合.ゆり》

演出|余余劇場
時間|2022/1/7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