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成《一個房間》,五位表演者,身穿黑色服裝,燈光大多時候是昏暗不明,營造出與外界隔絕的氛圍,舞臺上的五張椅子,畫出五人的範圍,如同每個人的歸屬或者包袱,表演者時常呈現焦躁又壓抑的狀態,五人的關係,有時看似毫無交集,有時卻發生衝突或相互牽連,而宛如巨人腳步聲的鼓聲貫穿整支舞作,使得作品整體風格極為深沉,具有向內(心)探索的傾向。
林祐如《一半的表情》,五位女舞者,著暖色系服裝,燈光相較於前一支作品,顯得格外溫暖柔和,猶如陽光充足地夏日午後,卻因而突顯作品中的一絲哀傷,作品藉由燈光與女舞者的動作,表現出時間流逝之感,整支舞作像是日本小說,沒說太多太重的東西,卻有股淡淡地什麼流了出來。
也許創作是一種需求,為人所理解並非是必要條件,而劉彥成與林祐如的作品或許就是如此,有無共鳴因人而異,如同畫作一般的表現方式,將詮釋空間留給觀眾,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吧。我想這也是新人新視野作品的優勢,創作者有機會去嘗試各種可能性,呈現毫無雜質的作品。
原以為楊乃璇《小提包》仍會延續《小小小事》的復古風,沒想到《小提包》是支格外「親切」的作品。《小提包》再度聚集現代舞者、演員和街舞舞者,結合街頭元素,每位表演者個個有態度,耍帥、炫技、爆發力,肢體極具感染力,其中還設計多個童趣橋段,採用流行歌曲等,都讓觀眾能夠輕鬆地進入作品當中,享受單純的舞動愉悅。雖然在舞作最後,表演者換上西裝,彷彿又回到了《小小小事》的小酒館當中,氣氛也轉得較為嚴肅,卻讓人意猶未盡。在這次的作品,可看到創作者企圖打破一些界限,想往外觸及更多的群眾,不變的是,楊乃璇與她的舞者們成功地打造出鮮明獨特的風格,讓《小提包》成為迷人可口的小品。
除了劉彥成外,筆者都曾於「新人新視野」和「下一個編舞計畫」等創作平台觀賞過林祐如和楊乃璇的作品,對獨立創作者而言,藉由創作平台發表作品與累積知名度的確是極為重要的,只是下一步該如何走,或是如何可以走得遠,可能都是新人之後要面對的考驗,作為觀眾,衷心期盼新人們都能保持能量,透過創作,為舞蹈界帶來更多刺激與想法。
《新人新視野:舞蹈篇》
演出|劉彥成、林祐如、楊乃璇
時間|2013/09/14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