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的存在與不滅《肥皂歌劇》
10月
08
2012
肥皂歌劇(關渡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3次瀏覽
徐宇霆

我必須感謝編舞家Mathilde Monnier & Dominique Figarella與舞者們在這50分鐘內帶給我在「常」的狀態裡表現了「無常」這件事。

泡沫機引入大量白色泡沫形成一種大乳房的形狀擴散於黑色的劇場舞台上,漸漸地,這些泡沫在安靜無聲之下儼然因不斷的消逝而產生如合奏般的聲響,這是第一個震懾我的地方,原因是這些泡沫的集體鼓譟讓我感受到生死乃天地最平凡之事,以宇宙的時間宏觀來說,人類所「已知」的不就像泡沫一般的短暫嗎?即使泡沫再怎麼團結可以減緩消逝的速度,但終會回到混沌的那一部分。舞台主色調以黑白為主,那我暫且就讓黑色成為那人類「未知」的單位,而一般來說,白色大部分的人類對它的印象就是光明的、可見的,就光譜來說,白色是所有顏色的混合體,因此是彩色的。大學時期看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裡面有句台詞至今印象深刻,畫家問女僕白雲是什麼顏色?女僕回答:白色的。畫家叫她再看仔細點,女僕看了好一陣子驚覺:啊!是彩色的。也因此她變成了不錯的調色助手。

這些已知的部分,我們並非探討「抽象」「意識」等...在舞蹈裡扮演的角色,但就像編舞者所言,重點不在於有多抽象,而是去實踐,不論是顏料、筆刷、軌道、手勢……,如莊子所說: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縱使康寧漢說他的作品並不抽象一樣。我們不斷的在有限的範圍內創造那些從未知而來的可能性,並且讓它存在著,有形體也好,精神也好,然後我們就成為了人文歷史中環環相扣的那一份子。

舞者在我們看的更仔細的泡沫銀河系或是乳房象徵女性的聯想中慢慢孕育出來,他們的身體被這些世界代表「已知」的泡沫包覆,全身閃爍,生命驛動很自然卻也很無從選擇的需要存在,並且必須懂得如何玩遊戲。漸漸地,在各種意象的肢體撥開了泡沫後出現了一個大型白色的方塊隱藏於其中,中國有句成語:「天圓地方」隨即出現在我腦袋裡,用一種極簡的方式展現。這句詞當然是科學並不發達時的表述,但姑且我們心裡想著這可以象徵著我們離不開的地表,或是我們離不開的身體,在這些限制之下,我們總是希望將那些未知的黑抹成白色的,能被知曉,到底還是我們希望能成為那泡沫短暫存在的偉大成就,抑或這真的是你所愛的,能使你知足的一切?終究宇宙的持續擴張,每每文明的隕歿,都將重新被混沌吞噬,縱使你發了瘋的研究,想改變一切。

舞作中,舞者兩度的將白方板撞擊泡沫堆,泡沫漫天飛舞,如文明的碎片,舞者用身體於白色方塊上同時與緩慢降落的泡沫柔軟的舞動,但同時又突然離開白色方塊,舞者靜止不動,又進入方塊又開始舞動,這是我第二個震懾之處,就像嬉皮文化中與自然形成同等的時間,但你同時也擁有自己的時間,所謂的自然,自與然。此刻我悄然落淚就像那富有彈性的靈魂自然被自然牽動著。

整支舞作剎然結束於第三個震懾點,三個舞者立起白色方塊衝向砸向一名站在左舞台黑色牆壁的舞者,待方塊掉落,舞者就這樣消失了……,此處便是我開始感到人生的無常,或是那些人類自以為能夠用已知的統治世界感到無奈,當慾望高漲,總有一天聰明反被聰明誤吧(我一邊嘴角上揚著)。

最後我的總結是,「混沌不可死」,這對我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混沌死了,我們如何尋找、發現,與各種驚喜…….,如何相信自己就是自己,且將成為最大質,發揮淋漓,在有限的生命中真正的感到快樂呢?

《肥皂歌劇》

演出|瑪希德.墨尼爾 法國蒙彼利埃編舞中心
時間|2012/10/06 16: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應是創作者刻意造成的不確定狀態,讓新形式的探索,保持規則彈性和開放。肢體的微妙處在於與泡沫之間,時而主動、時而被動的互動關係;速度互相呼應;質地時而溫柔時而暴力。當舞者聯手抬起一片平板推起泡沫,瞬間勢力萬鈞,人沒入牆面,泡沫飛濺如星,在關鍵時刻顯得張力十足。(林乃文)
10月
12
2012
就傳統舞蹈觀念來看,這個法國新舞蹈運動老將的作品,舞蹈成分實在很少,但就美術作品來說,這個類行為藝術的表演,卻充滿了身體。編舞家墨尼爾的作品,內容從文學到音樂、從心理學、哲學到社會學、從古典、流行到前衛、從繪畫到裝置藝術…。如果人類的身體,原來包涵了這些豐富領域,那麼舞蹈為什麼不去探討,不去結合這些領域,而只把自己封閉在「舞蹈」的舊觀念裡呢?(謝東寧)
10月
08
2012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