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音斑斕,奏響青春《箏漾年華》
1月
02
2019
箏漾年華(谷方當代箏界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15次瀏覽
蔡佩娟(表演藝術人士)

若說國樂團的起源是仿西樂交響化,那箏樂團的萌發,就是因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而產生的演奏形式,畢竟每個國樂團僅需一名古箏演奏家,然而每年畢業的古箏學生卻不下二、三十位,於是在各地老師的各自帶領下,由北至南紛紛成立大小不一的箏樂團,以箏重奏、合奏的姿態展現古箏的另一種演奏風貌。

谷方當代箏界由臺南藝術大學教授黃俊錫創立,今年為成團第十一年,在黃俊錫的帶領下,每年固定舉辦主題式音樂會,並多次委託創作或移編日本箏曲。

〈無字天書〉為此次演出的委託創作,以古箏結合戲劇演出的方式呈現。當演奏者就定位時,舞台前方分別擺放了“Work”、“Home”以及“???”的三個箱子,而說書人王為走至舞台中央,向觀眾提出「人生」的大哉問:命運是否在出生時就已注定?而在這社會中,我們又如何定義「成功』?此曲甚是有趣的是,古箏演奏者邊彈邊吟唱,且加入戲劇的橋段,例如將一疊紙鈔遞給說書人,又或是起身舞動著紅色扇子,每樣物品都有其象徵意涵,不論是時間的流逝,抑或是被社會化的面孔(說書人戴上白色面具)。

因作曲者黃好吟當日親臨現場,筆者有幸小聊關於創作理念的部分,黃好吟表示宇宙宏觀,人類生活在四維空間,其眼界無法跳脫眼前的貪、嗔、癡,於是生出許多煩惱。然而,若能提升至五維、六維的時空,當人類可以看見未來發生的事情時,或許就會在最源頭時選擇另一條路,從而避開痛苦。但黃好吟也表示事事順利的人生太過無趣,人生本就有起有落,於是創作此曲,鼓勵大家勇渡低潮、開創高潮。

聽完整場演出後,筆者觀察到谷方當代箏界的演出不若一般傳統箏樂合奏的習慣,原演奏者應由始至終演奏同一聲部且坐在同一區域,但谷方當代箏界卻打破以往窠臼,透過聲部間互相交換的方式,讓聲響平均的交錯於表演廳。此種演奏方式有利於聲音的平均分佈,但對演奏者卻是一種挑戰,在演奏過程時不僅需堅守自己的聲部,在交錯聲部時,更是需要改變自己的演奏力度,並發揮不同聲部的音響效果,而讓整體樂曲聲響平衡的傳達給觀眾。

從曲目的安排上可見谷方當代箏界對於推廣新作不遺餘力,此場音樂會共八首樂曲,卻發表了五首首演作品,且結合舞蹈、戲劇等跨界的元素,讓觀眾在欣賞箏樂合奏的同時,也多了不同的視聽感受。

相較於國樂合奏的豐富及完整性,古箏合奏仍在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樂器自身的侷限,也有作曲家如何配置聲部,以及演奏者拿到曲譜後該如何詮釋樂曲,在筆者看來,谷方當代箏界以其自身專業為先天優勢,又讓團員多方涉獵不同風格的樂曲,或許古箏合奏仍需一段時間發展,但相信在谷方當代箏界的持續耕耘下,終會日漸成熟。

《箏漾年華》

演出|谷方當代箏界
時間|2018/11/25 15:00
地點|高雄市音樂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