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起,舞者乍看無秩序的亂舞狂嚎,像是市場雜沓紛亂的人群聲囂,刺激耳膜的同時卻又莫名震盪內心,彷彿試著喚醒蟄伏血液深處的無名之力。接著,隨著奇異節奏進入傳說中賣藝人十三聲分飾多角唯妙唯肖的表演,浮映百樣人生情態,或生命的嘶喊,或慾望釋放,或信仰的寄託,卸下美醜對錯的既定框架,讓原始生命毫無掩飾自在流動,觀眾回首那些身邊熟悉親近的,卻總未留步正視欣賞的人事物,並進而重新觀看自己。
《十三聲》已不再侷限肢體的語彙,透過開放舞者的身體與聲音,衝撞觀眾視野,更還原了人類聲音肢體最初始的面貌,舞者又叫、又念、又唱、又跳,那些紛亂的聲音和奇形怪狀扭動的軀體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自我展現,也是內在最真實的聲音。而這自我除指個人亦暗示著自身文化,能見到生活中不自覺動作的誇張演繹,也能見到戲曲、八家將的元素,更有現代舞流暢的線條。舞者唱咒的一段特別深刻,將道家文化及廟宇傳統信仰「請」上舞台,先民代代傳承的祭儀文化及生命信念,以另一番藝術的形式轉變幻化。
如水流柔軟而富變化的特性,釋出了體內流淌的情感與記憶,串接了各式各樣的面孔,也象徵著過去與現在無可切割的淵源。《十三聲》探掘臺灣古老的文化記憶,特別是那些俚俗的,充滿溫度的,卻又在時代洪流中逐漸凋零的。然而,這場《十三聲》的說唱,不只是土地庶民鮮明的色彩,更是與外來文化和現代撞擊燃出的新花火。
《十三聲》的音樂以臺灣土地養分為基底,像是恆春傳統民謠【滿州小調】及【牛母伴】純樸親切的聲韻,牽引懷舊之情,而古琴的錚錚絃音,頗具疏雅文人氣息,透過電音為媒介,更激發舞者動能,創造出異樣的感官世界。
以五顏六色的彩色筆傳達艋舺萬華殷賑街景的印象,鮮明的彩色筆觸是五花八門人事物的聚集,未見得混合為一,卻交疊出無比炫目的繽紛。在空間上,利用燈光投影與聲音舞蹈相應和,營造出各異空間,使聲色效果更為立體。而寬鬆的服裝剪裁,隨舞者搖盪出優美線條。啟發自廟會金光戲黑暗中閃閃發亮的螢彩特效,更是別具臺灣風味獨特的艷美色調。
鄭宗龍以母親口說艋舺聲音變化多端的賣藝奇人為靈感,並兒時街頭叫賣形形色色眾生相的記憶流洩,舞動臺灣土地庶民熱鬧而眩目的聲音色彩,《十三聲》讓臺灣熟悉卻也陌生的文化生命力震動著現代觀眾,再一次省視並欣賞原始之美的爆發力。
《十三聲》
演出|雲門2
時間|2016/03/1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