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主體與萬華能量的拉鋸《十三聲》
7月
25
2016
十三聲(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5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今年三月的台灣國際藝術節,是《十三聲》的首次亮相,當時的它十足地台也十足地狂,全世界大概只有華西街蛇湯的滋味可與之比擬。七月,編舞家鄭宗龍與雲門2的舞者,在淡水雲門劇場推出了第二版的《十三聲》。跟第一版相比,台式蛇湯的濃烈味道已淡去,我嘗到更多的,是主廚正在飯店精緻台菜與草莽酒肉小吃之間的游移與思量。

在第一版的舞評【1】中,我形容《十三聲》具有一種動物性,那是近似嬰兒受到刺激時的嚎叫,直覺式、穿透性的飽滿能量,讓人不自覺地就滿臉漲紅。當時,這股能量不止來自於舞者持續劃圓的身體所積累的力量與韻律,同時,也來自於林強的電子音樂,那如同詭譎黑洞的節奏,在國家劇院環繞音響的效果下,裹覆著舞者與觀者的理性意識,並微妙地繫住彼此因身體疲累而產生搖晃的意志。就如同一條絲線,音樂引領著台上揮汗如雨的身體,以及台下漸臨恍惚的眼睛,共同通過在感官強度刺激後的意識退位。此外,張狂的服裝與影像,也放肆地從萬華街頭汲取各種色彩,是如此喧賓奪主又這般斑斕炫目,那股奔騰的多重力量,對我而言,十足體現市井嘈雜的萬華脈動,就好像獨自站在龍山寺廣場看著周遭的熙來攘往,看著看著就看呆了,彷彿自身都即將被捲入其中。那是一個沒有誰是主體的平等時刻。

第二版的《十三聲》,我則嗅到了欲讓舞蹈身體成為創作主體的傾向,整體而言也有了更鮮明的結構:開頭的黑衣舞者與道士搖鈴,帶著一股死亡、亡靈、引渡的意味,結尾的舞者們則身著肉胎,投影影像也被修改為類似細胞、子宮、羊水等流動的圖像;當頭尾呼應、生死兩頭,《十三聲》便成為了某種生命過程的隱喻,神祗、庶民、道士,都只是過程中的風景。在這樣的結構下,舞蹈的訊息更顯鮮明,尤其是舞作中的幾段獨舞:舞者有時如暴烈的溪水,有時如細密的雨滴,有時在迅速移動的圓弧動力中或嘶吼、或咆哮,讓身體引出了足以劃破空間的聲音。在一片寂靜之時,只是站在那裡的舞者,那存在感強大到令人無法忽視,總覺得她/他在全然地給予與臣服後,從某處長出了具有柔軟度的強韌,這股既脆弱卻也巨大的質地開始化作群舞,而繁複的動作中你知道,舞者們帶著的是強烈而堅定的意志。

然而,當舞蹈主體如此地清晰,並由此構成自體運行的韻律,我在第一版所經歷的意識退卻、身體成為流淌的肉、恍惚時分被音樂細細引領的過程,也就消失了。一個鮮明的身體邊界被構築出來,其方法也是很肉身的—─以群體的呼吸與韻律,形成集體的氣流與張力。萬華的「肉」,從多重的感官刺激,化為明確而紮實的動作,此種身體邊界的確立與集體肉身的鞏固,最直接的反應在群舞的部分變多了,舞者從手到腳、從力量到存在,也被更加精密地「編」過。於是,舞者們比第一版更加爆發、凝聚,你可以從他們的身體感覺到風、感覺到水,甚至可以從動作裡聽得到土的聲音。於是,身體成為了巨大的主體,其不再是讓各種介質通過的中介,而是帶領舞作結構與時間推進的強勢要素。

林強的音樂因此進不來了。我感覺到電子音樂一直不得其門而入,漂浮的電子節奏在空氣中徘徊,找不到自己的歸屬,無法落地。同時,已建構自身節奏的身體,在音樂突然出現的剎那,也時常如同被驚嚇的貓,產生瞬間的內在掙扎—─試圖要協調身體與音樂的韻律,但卻始終找尋不到路徑。強大的舞蹈主體不僅讓音樂退卻,服裝、影像、燈光也因此顯得謹慎觀望,只剩下小心翼翼地觀察、幫忙的份。在第一版中張狂霸道、爭奇鬥豔的設計們,在滿溢的身體擴張在整個劇場時,也就只好讓出空間、退居配角,讓舞蹈成為主要的焦點。

平等消失了、差異出現了,你開始看得到某種排序:舞蹈是最重要的、其他幫忙就好。此時,舞蹈主體與萬華能量開始產生拉鋸:就「編舞」上的角度來說,第一版的《十三聲》,在空間調度與舞作結構上的確較為溢散,身體的反覆運動也不斷考驗著舞者的意志力,音樂在此當中藉機吸納著觀眾與舞者,以達到儀式般的出神(Trance)作用。設計們彼此之間也在高調的較勁,恣意地讓色彩、影像、光線在戲劇院的空間中流竄橫行。這種各自為政、沒有誰是主體,甚至有時顯得凌亂、令人暈眩的多種能量,對我來說,很萬華,不是因為出現了什麼萬華的符號所以叫作萬華,而是那種奔馳竄行的能量衝擊,就是萬華。

相對來說,第二版的《十三聲》似乎就想要以抽象的符號「表現」、「敘述」萬華了:企圖將所謂「凌亂」的第一版,整理化並清晰化成一幕幕的群體、生死、儀式的敘事結構。編舞家的視角彷彿從龍山寺的廣場,濃縮至神廟裏乩童變身的某刻,並欲將乩童在日常狀態與神明上身時的身體,符號化為人生百態的生命景象,同時,也欲將此道教儀式的過程,抽象化、結構化為生死之間的過渡與連結。問題是,當龍蛇雜處的在地野性,被敘事性的邏輯語言結構所描述、甚至「昇華」成為普世皆然的生死課題,萬華的獨特性與奔放能量似乎因此被削弱,甚至束縛住了。換言之,第二版的《十三聲》似乎不需要一定得發生在萬華,好像發生在大甲媽祖繞徑、基隆的中元普渡也可以?

當萬華退位,取而代之的便是抽象的生命狀態,接地氣的根也因此漫散,開始漂浮在空中,成為亙古的神靈。在此,我看到了第一版與第二版的《十三聲》,分別指向了兩條分歧的路,一個是以萬華能量為主體,讓每個食材都搶盡風頭的嗆辣湯頭,一個則是以舞蹈身體為主體,將主菜配菜排序地井然條理的精緻擺盤,而編舞家正面臨著不同的試驗成果,思忖度量著。身為觀眾,雖然總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話說回來,《十三聲》本就是千變萬化、有各種形態的街頭藝人,流動性也正是其最特殊的所在,而從第一版到第二版,或許我們只是經驗了《十三聲》其中一次變身,在往後,它或許還會有更多令人驚豔的變身旅程,而它也正在等著我們繼續經驗著。

註釋

1、見〈狂野斑斕的庶民儀式—《十三聲》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9203。

《十三聲》

演出|雲門2
時間|2016/07/10 17:00
地點|淡水雲門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股詭譎的張力卻非傳統現代舞者所具備的那種強韌,相反地是一種畸形,甚至帶有下縮的壓迫感,以致不能以常世的符號去理解和閱讀,譬如乩身的抽搐或剝皮寮的性感,說得太過透徹反而失了些什麼。(簡麟懿)
6月
13
2022
既然萬華不單純、很複雜,足以捕捉並創造紛雜的身體景觀,那麼所呈現的聲色觀感,邊際何以存在(或者說何須存在)?舞作中,可以望見生猛、狂野、斑斕等正向清晰的解讀路徑。(楊智翔)
5月
24
2021
 
記憶,如何呈現在這些舞者身上,勾起他們的身體經驗?記憶的傳承,可以是個人也不完全是個人,它可以被浸到舞者裡面,舞者會有他自己的生命經驗,他會根據這個歷史再長出來自己東西,然後那個東西不像是歷史的靜態書寫,他是一個有活力的,不斷產生不斷變化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評論台編輯)
2月
24
2017
鄭宗龍找的身體,產出了不只是無機、單一的外皮,內在的骨與肉也逐漸在舞者身上「各自」生長了,但這些細節與味道,均需時間滲出,尤其當包裹在林強極具渲染力的音場與王奕盛廟宇彩繪與時尚迷幻的影像下,真正影響身體的細節與走向也可能被遮蔽了,而那是需要時間沉澱、反覆咀嚼的。(樊香君)
4月
01
2016
《十三聲》中的台灣,並非以符號的敘事建構意義,而是以感官能量的流動為底,讓奔放斑斕的螢光色彩,萬華市井小民身上的韻律,傳統樂器與電子音樂的疊聲,放肆野性的動物性嚎叫,在舞台空間中盡情地連結、變形與流竄,幻化成一場夠台、夠美、夠狂,也夠爽的庶民儀式。(吳孟軒)
3月
16
2016
鄭宗龍以母親口說艋舺聲音變化多端的賣藝奇人為靈感,並兒時街頭叫賣形形色色眾生相的記憶流洩,舞動臺灣土地庶民熱鬧而眩目的聲音色彩,讓臺灣熟悉卻也陌生的文化生命力震動著現代觀眾,再一次省視並欣賞原始之美的爆發力。 (徐承郁)
3月
15
2016
這片聲景,如同滿載的音樂,到底是要帶我們到哪一處鄉土?雜沓裡,聲音是忿怒,還是憂傷,我們分不清楚。舞者不停動著身體,漂亮精緻的身段,確實在「跳舞」,將鄉土一幕幕用身體編纂,然則我們卻有點恍神,因為鄉土已經被說了太多,而且正是這類編碼與修飾過的鄉土。(紀慧玲)
3月
15
2016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