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紅塵中的現代舞蹈,當六年後的《十三聲》再演
6月
13
2022
十三聲(雲門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1次瀏覽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縱觀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的作品年鑑,尤其是在近期討論如《毛月亮》、《霞》等長篇創作,似乎都不免聽見關於《十三聲》身體的種種討論。然而「十三聲」究竟是哪一號人物?根據廖昀靖在節目冊中所留下來的線索【1】,我們能夠爬梳「十三聲」為一名街頭藝人,且常站在一個小木箱上分飾多角演出,但至此卻沒有更多精確地描寫與人物刻劃,取而代之的是描述其作為一粒擲入池塘裡的碎石,激起了創作者過往記憶深處的泥沙,並點染一池春水的斑斕燦爛,以及萬華在地的草根探索與想像。

所以關於「十三聲」是否真的存在,或許不那麼重要?在筆者翻閱諸多《十三聲》的過往評論時,看見了評論工作者針對鄭宗龍一路尋找的身體性以及鄉土的記憶內容著墨許多,然而此刻歷目回首,《十三聲》確實像是一把鑰匙般,逐步開啟了我們認識鄭宗龍與作品之間的鎖,同時也為後浪襲來的創作者們打開當代舞蹈串聯民俗文化的大門。

在節目冊中的文本溯源下,我們似乎也可以看見鄭宗龍像個海上的老人一樣,一路在茫茫的人海中捕撈著自己的錦鯉,同時也一路追尋著童年印象的萬華,而《十三聲》中的搖鈴、唱咒、操偶與迷幻電子音,這些記憶碎片牽扯著這一世代舞者對於文化的認識,恰似鄭宗龍母親的口傳心授,即便個人記憶終究不能真正取代集體記憶的形鑄,但透過詩歌般的流唱傳承,或許那個「氣口」(khuì-kháu)才是更為重要的。


十三聲(雲門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非世俗的迷離夢幻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若要用直觀的話語來形容筆者初次看見《十三聲》的樣貌,引用這句經典布袋戲人物祕雕的詩詞,或許會是最適合的。

在作品的呈現裡,多數舞者的肌肉線條有一種柔軟的能量噴發,例如舞者陳宗喬在接替前一位舞者後,以道士唱咒之姿舞蹈身體,其音調如劍走偏鋒,自成一格,而身體動能又如昔日男旦般陰柔婉轉。驟然一看其質地,彷彿與他高大的身姿格格不入,但細細品味過後,卻又能感受到如綢布同調的詭譎張力滿佈其中。

這股詭譎的張力卻非傳統現代舞者所具備的那種強韌,相反地是一種畸形,甚至帶有下縮的壓迫感,以致不能以常世的符號去理解和閱讀,譬如乩身的抽搐或剝皮寮的性感,說得太過透徹反而失了些什麼。事後,筆者再進一步回想起過去與人討論鄭宗龍新作時,時而有人說起「那個地方很十三聲」,或許就是這個意思也說不定。

《十三聲》所遺留下的身體印象,還有一種水花的質地,時而亂濺四溢,時而平靜莊嚴,這是身體結合了影像、音樂以及服裝所帶來的藝術總和。筆者記得有這麼兩次,錦鯉以大畫面的方式游過我們眼前,其勢風雅,但顏色又是奇幻斑斕,離不離的畫面捕捉,恰似用最後一瞬的豔麗勾勒出《十三聲》不羈於世的神祕風情,讓人印象深刻。


十三聲(雲門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搓揉民俗文化與當代舞蹈的元素以啟山林

在「搓揉」當代舞蹈與民俗文化的作品當中,尤其是偶戲的部分,我們或許可以從近期何曉玫再演的《默島新樂園》(2018),與林廷緒的《紅頭裡的金烏雲薦》(2020)中看見。一者汲取具體宮廟的新神明形象,如電音三太子、電子花車等輪廓與高度,創造出沉浸式劇場的視覺衝擊;另一者則是透過研究操偶師的手指與神明雕塑,刻劃出相較於傳統底蘊,更加抽象的氛圍與身體。

而《十三聲》中的做法則是部分參考了軟身媽祖的女性形象【2】,在其偶像可三百六十度運作的邏輯中,五位男性以扛轎般的方式將舞者陳慕涵高舉肩頭,幻舞作上身張揚,底盤一馬平川的態勢,令筆者驚喜的是,其外貌更像是近年金光布袋戲中的實際做法。由於當代布偶的動作需求愈來愈加繁複,偶身的設計也比野台戲時期來得精緻龐大許多,一尊布偶往往需要兩人以上的男性成人來操作,才能完成武戲的劇情內容,也因此有別於上述《默》與《紅》的偶戲操演,《十三聲》給予筆者的衝擊感似乎更接地氣,也更為真實。

回想《十三聲》的後續,筆者在離開劇場後所帶走的印象相當沓雜,可以想見《十三聲》對於創作者的情緒記憶而言,其文本檔案、經驗檔案與如果檔案,是相當龐大而難以釐清的【3】,但如果真要說其標的不夠清明,當舞者們玩味服裝、身體以及舞唱等等的橋段上,又可以看見許多亮眼的嘗試,因此也難怪乎《十三聲》的餘韻仍漂流在鄭宗龍後期作品的評價裡頭,讓人津津樂道。我們亦能看見鄭宗龍在《十三聲》中與當代美學進行抗衡,舞者或失序,或怪奇,恍若從他處而來的舞蹈身體中,充斥了《十三聲》整體的文本編制。故筆者認為《十三聲》在鄭宗龍諸多作品中定然有程度上的意義存在,即使非其個人創作的巔峰,但也是繼《一個藍色的地方》之後,另一個具有指標性的作品。


註解:

  1.  參考自《十三聲》紙本節目冊,〈溯-《十三聲》-源〉,廖昀靖撰文。
  2.  參考自「2016TT不和諧開講:鄉愁的身體與台灣記憶書寫-從《十三聲》談起」,方志捷整理記錄;以及《神明開光初體驗,軟身媽祖原來長這樣|不當護理師要幹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RSGWRMGE8
  3.  屏風表演班戲劇課程設計中,李國修的表演教程包含「情緒記憶檔案」,共分作:文本檔案、經驗檔案和如果檔案(過程的累積)。http://get.aca.ntu.edu.tw/getcdb/ge-cou/syllabus/0981-0005-0061


《十三聲》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22/06/03 14:30
地點|屏東藝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既然萬華不單純、很複雜,足以捕捉並創造紛雜的身體景觀,那麼所呈現的聲色觀感,邊際何以存在(或者說何須存在)?舞作中,可以望見生猛、狂野、斑斕等正向清晰的解讀路徑。(楊智翔)
5月
24
2021
 
記憶,如何呈現在這些舞者身上,勾起他們的身體經驗?記憶的傳承,可以是個人也不完全是個人,它可以被浸到舞者裡面,舞者會有他自己的生命經驗,他會根據這個歷史再長出來自己東西,然後那個東西不像是歷史的靜態書寫,他是一個有活力的,不斷產生不斷變化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評論台編輯)
2月
24
2017
第一版與第二版的《十三聲》,分別指向了兩條分歧的路,一個是以萬華能量為主體,一個則是以舞蹈身體為主體,編舞家正面臨著不同的試驗成果,思忖度量著。身為觀眾,經驗了《十三聲》其中一次變身,在往後,它或許還會有更多令人驚豔的變身旅程。(吳孟軒)
7月
25
2016
鄭宗龍找的身體,產出了不只是無機、單一的外皮,內在的骨與肉也逐漸在舞者身上「各自」生長了,但這些細節與味道,均需時間滲出,尤其當包裹在林強極具渲染力的音場與王奕盛廟宇彩繪與時尚迷幻的影像下,真正影響身體的細節與走向也可能被遮蔽了,而那是需要時間沉澱、反覆咀嚼的。(樊香君)
4月
01
2016
《十三聲》中的台灣,並非以符號的敘事建構意義,而是以感官能量的流動為底,讓奔放斑斕的螢光色彩,萬華市井小民身上的韻律,傳統樂器與電子音樂的疊聲,放肆野性的動物性嚎叫,在舞台空間中盡情地連結、變形與流竄,幻化成一場夠台、夠美、夠狂,也夠爽的庶民儀式。(吳孟軒)
3月
16
2016
鄭宗龍以母親口說艋舺聲音變化多端的賣藝奇人為靈感,並兒時街頭叫賣形形色色眾生相的記憶流洩,舞動臺灣土地庶民熱鬧而眩目的聲音色彩,讓臺灣熟悉卻也陌生的文化生命力震動著現代觀眾,再一次省視並欣賞原始之美的爆發力。 (徐承郁)
3月
15
2016
這片聲景,如同滿載的音樂,到底是要帶我們到哪一處鄉土?雜沓裡,聲音是忿怒,還是憂傷,我們分不清楚。舞者不停動著身體,漂亮精緻的身段,確實在「跳舞」,將鄉土一幕幕用身體編纂,然則我們卻有點恍神,因為鄉土已經被說了太多,而且正是這類編碼與修飾過的鄉土。(紀慧玲)
3月
15
2016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