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營_海鷗》看在地「銀齡戲劇」的變與不變
5月
01
2023
新營_海鷗(身體氣象館提供/攝影許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07次瀏覽

文 盧宏文(特約評論人)

我和新營的記憶,與契訶夫綁在一起。

去年往新營觀看《最後一場電影》,火車上讀的是《凡尼亞舅舅》,而無緣在台南見到的《新營_海鷗》,則在今年的牯嶺街小劇場見著。時序因而被倒轉,原是先於《最後一場電影》演出的《新營_海鷗》,在我的觀賞經驗感受上,呈現出線性的因果關係,彷彿通過《最後一場電影》,同一批參與者才抵達令他們更具光彩與存在感的《新營_海鷗》。但實則未然,若無《最後一場電影》,及前四年的計畫與演出積累,《新營_海鷗》的演出者不會現身。

先提及此事,除了提醒我自己,也為克服文字載體的限制,既落筆,必有先來後到,但此種時間觀,參與者們已用肉身與生命大膽逆反,我順流而下地寫,但願能逆水行舟。


銀髮身世,如何述說

這些創作者們的聚合,緣起於2019年新營文化中心邀請姚立群帶領的「銀齡工作坊」【1】,至今已發展出《新營快到了》系列一至三、《小人國》、《新營_海鷗》、《最後一場電影》。而當我在牯嶺街小劇場觀看過《新營_海鷗》,我已無法為他們冠上諸如「素人」、「樂齡」、「銀髮」或「非科班表演者」之標籤,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劇場與行為藝術,令他們身上數十年來的各種定義逐漸剝落,顯露出生命不穩定、不確定的本質。

於《最後一場電影》,觀眾入場時坐在舞台上,面向觀眾席,被布幕與輕快的電子音樂包圍著,幕啟後,演出時而發生於舞台上,時而在一樓與二樓的觀眾席進行。幾個零碎的故事在演出中穿梭,多與電影院的記憶或奇想有關,包含類似古裝片情節的片段;試圖在電影院抓逃犯的女警搭檔;想送便當給逃犯兒子的母親;躲債的,或是不知為何帶著一盆盆栽來看電影的女人。最後,導演甚至玩了一段螢幕內外的把戲,現場的演員們匯聚成,投射在白幕上的黑白電影,而白幕掉落後,現場的演員又對位著電影裡的畫面,螢幕內外,鏡框舞台內外,看與被看的界線不停交涉著。


最後一場電影(身體氣象館提供/攝影許斌)

這個結構上的強烈企圖,與演員們的表演特質,引出一個令人玩味的拮抗力道。當演員們講台詞時,極易進入一種話劇式的表演方式,並且試著把表演做好做對,或者當台詞或劇情較貼近他們的生活經驗時,他們則進入生活化的本能反應中。這樣的演出狀態,時常出現在素人或非科班訓練【2】的演出者身上,也就考驗主創者如何調度這樣的演員質地,處理或不處理,或是看似不處理的四兩撥千斤。

在《最後一場電影》,導演用凝聚力十足的主題「電影院」,以及前後包夾的形式,將演員們的表演狀態,包裹得密不透風,無論演的落漆或情感真摯,都得以在戲劇結構找到力量支持。演員的自白身世和結尾的劇場幻術,成為撐起槓桿的支點,孰是真孰是假,演得好與壞,不都是人生一場戲。

演員們坐在文化中心的觀眾席,望向舞台上的觀眾們,一一自白身世,從這些身世的串連中,觀眾對於得以從表演中釋放,我亦是從演員們的講述裡,才知道新營的鬧區曾經同時有多間戲院存在。電影院的主題,形成了一股錨定全劇的力量。

這樣的參與者身世自白,在社區劇場或樂齡劇場的呈現中是重要的,無論出現在戲中或是在謝幕時。它在整體演出或演員的表演上,疊加了一層與觀眾交流的平台,觀眾好像理解了台上的生澀或熟練的源頭來自何方。但身世自白的引入,除了是參與者所帶來的強力外掛,也同時指向著一個弔詭的核心:參與者的表演是一個需被解決(解釋)的問題嗎?或者擴充來問,藝術性是一個需被解決的問題嗎?


從劇場到行為,從述說到展現意志

《最後一場電影》,試圖透過空間的配置,舞台與影像間的調度,詩意的片段,演員們的生命經驗,打破再現參與者生命故事的窠臼,令觀者除了感動外,同時領受蒙昧未明,值得細細品味的餘勁。但罅隙也在此顯現。無法完整執行導演意圖的參與者,是他們聚集於此的前提,與魅力之所在,但同時從結構設計上,又不得不回頭處理此間的落差。

當同一群表演者進入《新營_海鷗》,透過物件劇場、行為藝術工作坊的集體創作,以及亦是行為藝術表演者的導演江源祥的介入,演出過程中,顯露更多的是表演者的意志、決定與生命痕跡,雖然除了開場,表演者多數未開口說話,卻令人見到更多意識海平面下的冰山。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冰山,也包含他們在新營文化中心先後認識的情感連結,以及與「銀齡工作坊」之引導者姚立群及工作團隊所營造的信任感。【3】


挖掘歲月,是否能向未來敞開

《新營_海鷗》以契訶夫的劇本《海鷗》為引,觀眾或可從演出者的接力行為中,看出一些些相關的元素,但是否閱讀過《海鷗》,並不影響觀者感受《新營_海鷗》,且相較於一個可做諸多分析的劇本,《新營_海鷗》透過身體與行動,形塑更多的是無法分析,無以言喻的狀態。

觀眾入場時,一場宴會已然開始,有人舉杯,有人遲到,有人突然起了小小的爭執,碎語吃喝間,宛如契訶夫所欲描寫的人生片刻,也像是一場對觀眾開放的邀請。觀眾隨著行為者們,循環進出牯嶺街小劇場一二樓的室內、室外,以及周邊的戶外空間,雖說行為總有許多難解之處,但一些片段如此迷人,且透露出行為者自身走過的生命足跡。

我記得有位行為者練習著芭蕾動作,有人利用大幅氣泡墊與免洗餐具為自己裁製一襲新衣,有人拋擲著常出沒在你我家中的摺紙花,有人吹著時而岔音的薩克斯風,有人腳踩錄影帶做成的木屐,拉扯空中紅色的雙人枕頭,大量散落的羽毛,彷彿俄羅斯的雪。


新營_海鷗(身體氣象館提供/攝影許斌)


這些元素,藏於每位演出者過往的歲月中,只待被挖掘和轉化。透過行為所轉化的又豈止物件與動作,演出者在《新營_海鷗》,往往顯露的並非導演意志,而是演出者自身所欲表達的已知,以及大於此的混沌。如是前者,演出者常會出現等待與慌張感,但在行為的當下,我感受到行為者的篤定與完成之意志,甚至帶有一點侵略感。在小劇場門口演出的一位行為者,數次在一件大衣上,撒各種物事,澆水,甩動大衣時,屢屢將水甩向觀眾,或是在一個短暫的時間,四位行為者佔領了小劇場外的公共空間。

這些心智與行動上的擴張,在強調銀髮、樂齡的工作坊及其呈現中是少見的。更常見的,參與者往往因退而不休的精神,或是做為在地生命故事的分享者而在參與演出時,受到來自團體內外的鼓勵。懷舊的故事牽動著表演者與觀眾的共感,但召喚來的強烈情感,卻時而遮掩了參與者與觀眾,對未來敞開的可能。

本次許多參與者的行為中,「臉」常常是一個重要的元素,無論是在臉上彩繪,互將對方的臉畫成半邊白,或是將廚房裡的醬料抹臉,並印於風箏上,總強烈地予人一種個人簽名的意象。由此延伸,其與往昔希冀透過劇場形式,讓素人、在地居民露臉、現身的運作便產生歧異。

透過行為展演所顯像的行為者個人,脫離各種標籤所帶來的敘事,專注於身體、當下與意志的交會,除了展現已知,甚至能引動行為者未曾知曉的自我及環境關係,以及行為者個人與背後社群網絡的同時坦露,由此對觀者產生近乎銘刻的效果。


註釋

1、詳細可見劇評人梁家綺之整理:「新營藝術季自2019年起開始以「銀齡風潮.在地主張」為主軸,前者是邀請新營文化中心志工與高齡在地長者加入由姚立群、陳昱君(2019、2020)所帶領的銀齡工作坊,進行戲劇課程,後者則是邀請在地的表演藝術團隊進行演出。在「銀齡風潮」的規劃下,除《新營,快到了》系列,也邀請各個以長者為演出者的表演相互參照:流山兒祥所帶領的樂劇團《女人的和平~不可思議的情色之國~》(2019)、李秀珣帶領的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塭田兒女》(2019),驫舞劇團《自由步──當我盡情搖擺》(2020)、楊佳璇策展之銀齡特展《老友記:長者養成須知》(2020)。2021年因疫情之故,節目多有取消,《新營,快到了3》則以閉門的方式,邀請親友入場。」出處:https://reurl.cc/LNraya

2、令人悔恨的還是得用上這些標籤

3、在姚立群編導的不同演出製作中,即使是在台南以外的縣市,也常能見到這些新營參與者出現在觀眾席中。

《最後一場電影》

演出|身體氣象館、銀齡工作坊
時間|2022/10/22 14:3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

《新營_海鷗》

演出|身體氣象館
時間|2023/04/16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