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肖像《斷章》
5月
06
2014
斷章(雲門舞集2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5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我是因伍國柱,而開始看舞的。

那幾年,在嘉義唸書,喧囂落盡,日子趨於平淡裡,初讀台灣現當代文學作品,陳映真〈將軍族〉、〈山路〉,初識沙特(Jean-Paul Sartre)的存在主義,懵懂看新浪潮電影。2004年,林懷民改編陳映真以上等多篇小說,以「舞蹈組曲」形式,創作《陳映真‧風景》;在此之前,我也進劇場多年,但都是看戲,為了看小說家作品改編,才第一次進劇場看雲門舞集。

《陳映真‧風景》約莫六十分鐘,在下半場;上半場則是由年輕編舞家伍國柱編作的《在高處》,「原來在高處也是在最深處,最低處。」舞作引用《聖經‧彌賽亞》。未抱有任何認識或期待,卻在開場的幾分鐘內,深深被震撼:敞開的戲劇院後台,無比寬闊深邃,裸出樑架、側台,幽暗如吞噬了光的黑洞,巨大的寂靜,巨大的聲響,麥可‧尼曼(Michael Nyman)的音樂,《繪圖師的合約》〈尋羊〉,都是再後來才聽過的聲音。群舞者,張著無聲的大口,手撫雙頰彷如孟克(Edvard Munch)《吶喊》的造型,急速地橫向奔跑過寬大荒蕪的台上空間。整個下半場,我都還留在那樣震懾感官的能量和情緒中。

然後我開始看舞,看伍國柱的舞,看與他同時代編舞者的舞。2007 年3月,伍國柱離去後,雲門2在戲劇院,演出他的2004年由德國卡薩爾劇院首演作品《斷章》。同年8月,《斷章》在年度「戶外公演」節目,來到新竹縣體育場,那天下午,台北忽然驟雨,不知道是否如期舉辦下,我從台北搭上往新竹的客運,沿途,未曾停歇的雨勢,一道一道傾斜地布滿窗景。

傍晚抵達新竹,卻見雨歇風停,夕陽在雲層之後,一座城市的天空掛滿無數的彩虹。所有觀眾穿著雨衣,坐在漉濕的草地上,安靜地等待開場。

2009年,雲門排練場歷經祝融之災,找尋新的排練場地,修復文物之後,在台北故事館舉辦「雲門‧面對大海的進行式」展覽,在展中,我看到了《輓歌》(1989)的經典影像,《花語》(2008)的舞台裝置;也看見伍國柱當時在排練《斷章》等作的手記。親手畫上動作過程的素描,更多的是在編作的片段中,文字寫下的狀態之形容,或情感的動機。一般報導,往往著重於伍國柱創作生命的戲劇性轉折,大學畢業,才赴福克旺藝術學院學舞,作品因此帶有濃厚的德國表現主義和舞蹈劇場的風格。但對我來說,在看著這些手稿的時候,感受到的總是創作者性格當中的某種文學性,或謂詩意,或者深刻的困惑與其哲思;是這些對於各種處境中,現代人的熱情思索與感同身受,才使得在追索的路上,靠近那些風格和元素吧。

我記得那年看完《斷章》,在筆記裡寫下,「像在仰望教堂的穹頂,仰望整片《創世紀》的大壁畫,而其中的諸神,卻有了人的姿態、人的肖像。」開場前便斜立於台上的枯樹,已經令人聯想起貝克特(Samuel Beckett)《等待果陀》以降,上帝已然退遠的現代。尼采的上帝之死,到海德格的人被擲於世。孤伶的獨舞者裎裸其身,發展著、並重複至整齣的主題動作:顫動、搔首、拍擊著身體;然後群舞者加入,吶喊尖叫、奔跑,偶有落單者留下,又復回群體。延著舞台的傾斜線,急步來回,圍成一個圈,看著一顆氣球脫離了手,留下抬頭張望的人群。

舞者們必須動作擺盪在極度緊張和極度鬆弛之間,像繃緊懸線突然斷掉的玩偶,雙臂一張,向後癱去;舞者們從身體一直到臉部皮膚肌理,轉換在情緒極點之間,如楊淩凱一段獨舞的每個細緻表情;伍國柱令舞者將日常身體舞蹈化的同時,動作又凝斂成象徵,例如一段處理男女情感關係的雙人,一進,一退,繞了一圈,又回到原位。令我想起《穆勒咖啡館》裡,反覆抱擁又摔跌的男女,同樣凝斂精準的關係段落。《斷章》在重複中,隱然有一敘事或情緒上的發展轉折,從吹氣球之姿,包括刮起了風與落葉,迎風艱難地行走,到最後繫起彩色的氣球,如有出口,又彷彿沒有。

孟克般的造型。是在重覆之中堆疊的身體性,使得動作巨大而有力量,「讓肉得以穿越而過的極度悲憐之吶喊」、「我想畫的是吶喊,而不是恐懼」,借用德勒茲(Gilles Deleuze)評論另一藝術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話。現代藝術創作對肖像的關注,回應著自我顯露的重要主題;而人的模樣,無疑是伍國柱舞作中的最核心;從情感的動作化,到肉身彷彿自無聲的吶喊之深處,翻轉穿越而出,或許是《在高處》或《斷章》,所以震動著心的某種原因……。2014年,重看伍國柱為「人」肖像之作,仍震動,仍困惑,已然十年。

《斷章》

演出|雲門舞集2
時間|2014/04/27 14:30
地點|新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此的不安焦躁,非常貼近《斷章》內,伍國柱一直在處理個體和群體之間的干擾和抵抗。領頭的可被視為特立獨行的個體,而後面跟隨的群眾往往是集體意識下相同的產物;但有時抽離在外的個體,更像是被排擠在外,容不下群體這個圈圈勢力的外來者。(葉根泉)
4月
28
201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