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的灰色地帶,從《七體 FIGURE 7》觸見人生百態
5月
04
2023
七體 FIGURE 7(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43次瀏覽

文 賴明玥(現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研究所)

步入劇場,七張偌大的人形劇照映進眼簾,或站立、或躺臥,將舞臺置換成展覽空間般,帶領觀者在演出開始前,就已進入卡夫卡式的獨特世界;而後,低沉的鋼琴聲響起,身穿黑衣的舞者猶如初進劇場的觀者,好奇地遊走其中,觀察臺上的一景一物;他們搬移、挪動,逐漸與圖像合而為一。白光聚焦於鏡子前方,可見編舞者羅文瑾背對觀眾,於眾目睽睽之下沉浸鏡中自我,以此揭開序幕。一場超寫實的幽默肢體劇場:《七體》即刻上映。

法蘭茲・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其作品充滿變形荒誕的樣態,體現人在社會中的異化與隔閡;用象徵直覺的手法撰寫這社會的黑暗現象。這場名為「丟球給卡夫卡」的舞蹈劇場演出,編舞者羅文瑾從七張卡夫卡的素描塗鴉「被隱形線操控的木偶」為發想,結合舞者個人生命經驗思考,賦予每張圖畫獨一的人生風景;而每段截然不同的個體發展,看似沒有交集的五個故事,卻在編舞者巧妙編排下連貫而成,碰撞、激盪出火花;在慾望與權力面前,五位舞者開心共舞,究竟誰是主體,誰是影?誰被審判,誰又真的善良?一切發生顯得荒誕卻又如此理所當然;由「圖像作為靈感」也不斷貫穿其中,幕起的圖像展覽、作品中舞者齊聚於桌前,切換七次的定格畫面;到燈收前夕,編舞者羅文瑾獨自站在台上,重複七張圖畫動作。彷彿告訴著觀者,生命的每個片刻,無一不是永久停留於當下,而曲終會人散,仍將歸於自已與影子對話。

「現實裡總會出現的卡關時刻,處在人生的荒謬情境下,你會做出甚麼姿勢?」【1】在桌上嗜睡的無良者(孟凱倫 詮釋),透過疾快的手部肢體語彙與拍桌所發出的聲響,呈現出放縱自我、半夢半醒的狀態;被審判的罪人(何佳禹 詮釋),在圍欄裡掙扎、用肢體表現出無聲的吶喊,終當奮力突破之刻,卻又自背柵欄褪落;照鏡的自戀者(羅文瑾 詮釋)無時無刻只見鏡中自我,不見他人眼中的她,當埋藏在美好表面下的裂痕開始喧囂,一切安逸不復存在;無助的暈眩者(倪儷芬 詮釋)隻手撐頭,一旁三位舞者不斷流動著,彷彿成為她暈眩的世界,顯現出面對社會的無助與無奈;而拄拐杖的偽裝者(李佩珊 詮釋)看似柔弱,實則將手中權柄為利器,盡情支配、攻擊他人。五位舞者同處一盞燈下,各自呈現自身的狀態,他們彼此牽引、互動,實則卻沉浸於自我迷宮中;如同現今社會,有多少溝通面臨巴別塔世界,無人聆聽也無人在意自己之外。

編舞者藉由豐富的音樂、肢體與畫面編排,獨舞、雙人、群舞不斷穿梭的過程中,勾勒出人性的多種面向。在色彩單一的舞臺上,從高處緩慢落下的紅色球體,成為黑白劇場中醒目的存在。它是權力、慾望的象徵,眾人爭奪、放在手心呵護著;直至舞作高峰,紅橘色燈光從圓擴散,彷彿是慾望之球的籠罩,逐漸渲染舞臺;握有權力者被擁戴,而這些都各自荒謬的人,誰才是被審判的罪人呢?鏡子前浮現的裂痕,透過燈光照印在地上,呈現出破碎的表象;當眾人不再透過反射去認識世界,無法控制的表情、逐漸扭曲的肢體,或許那刻舞者才真正有了意識,去體認到自身的不完美;終當自戀者被鏡子吞噬,一同沉落破碎,歸回那七張圖畫之時,剛剛發生的一切猶如夢一場,但現實的荒誕仍無限輪迴於社會周遭,在這個世界上演著。眼前所見是真是假,透過肢體語彙烙印腦海,使觀者走出劇場後,仍在慢慢尋味。


註解

1、出自《七體》節目冊之舞作簡介

《七體 FIGURE 7》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時間|2023/04/22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雖肯認《七體》欲呈現的景緻之廣大,卻也在觀看過程中感到某些「缺」,這樣的「缺」或許來自於較為淺顯的符號,少了點耐人尋味的曖昧;亦或是在某些段落舞者動作的編排上過於刻意與單一(〈被審判的罪人〉的身體一直呈現手語式地質問),也或許是動作過於精準完美而缺少了作品所欲談論人類面對各式情境複雜景象。
5月
04
2023
每個動作呈現的當下之意思及環境的不同,以至表達方式不同不一樣,最終都還是要歸於自己,你想要賦予這個塗鴉、圖片、動作什麼樣情緒和詮釋,如同我們對於周遭的事一般,當下的感受與情緒,取決於你對於該人事物所有的理解,並沒有任何的對與錯。
1月
18
202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