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賴明玥(現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研究所)
步入劇場,七張偌大的人形劇照映進眼簾,或站立、或躺臥,將舞臺置換成展覽空間般,帶領觀者在演出開始前,就已進入卡夫卡式的獨特世界;而後,低沉的鋼琴聲響起,身穿黑衣的舞者猶如初進劇場的觀者,好奇地遊走其中,觀察臺上的一景一物;他們搬移、挪動,逐漸與圖像合而為一。白光聚焦於鏡子前方,可見編舞者羅文瑾背對觀眾,於眾目睽睽之下沉浸鏡中自我,以此揭開序幕。一場超寫實的幽默肢體劇場:《七體》即刻上映。
法蘭茲・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其作品充滿變形荒誕的樣態,體現人在社會中的異化與隔閡;用象徵直覺的手法撰寫這社會的黑暗現象。這場名為「丟球給卡夫卡」的舞蹈劇場演出,編舞者羅文瑾從七張卡夫卡的素描塗鴉「被隱形線操控的木偶」為發想,結合舞者個人生命經驗思考,賦予每張圖畫獨一的人生風景;而每段截然不同的個體發展,看似沒有交集的五個故事,卻在編舞者巧妙編排下連貫而成,碰撞、激盪出火花;在慾望與權力面前,五位舞者開心共舞,究竟誰是主體,誰是影?誰被審判,誰又真的善良?一切發生顯得荒誕卻又如此理所當然;由「圖像作為靈感」也不斷貫穿其中,幕起的圖像展覽、作品中舞者齊聚於桌前,切換七次的定格畫面;到燈收前夕,編舞者羅文瑾獨自站在台上,重複七張圖畫動作。彷彿告訴著觀者,生命的每個片刻,無一不是永久停留於當下,而曲終會人散,仍將歸於自已與影子對話。
「現實裡總會出現的卡關時刻,處在人生的荒謬情境下,你會做出甚麼姿勢?」【1】在桌上嗜睡的無良者(孟凱倫 詮釋),透過疾快的手部肢體語彙與拍桌所發出的聲響,呈現出放縱自我、半夢半醒的狀態;被審判的罪人(何佳禹 詮釋),在圍欄裡掙扎、用肢體表現出無聲的吶喊,終當奮力突破之刻,卻又自背柵欄褪落;照鏡的自戀者(羅文瑾 詮釋)無時無刻只見鏡中自我,不見他人眼中的她,當埋藏在美好表面下的裂痕開始喧囂,一切安逸不復存在;無助的暈眩者(倪儷芬 詮釋)隻手撐頭,一旁三位舞者不斷流動著,彷彿成為她暈眩的世界,顯現出面對社會的無助與無奈;而拄拐杖的偽裝者(李佩珊 詮釋)看似柔弱,實則將手中權柄為利器,盡情支配、攻擊他人。五位舞者同處一盞燈下,各自呈現自身的狀態,他們彼此牽引、互動,實則卻沉浸於自我迷宮中;如同現今社會,有多少溝通面臨巴別塔世界,無人聆聽也無人在意自己之外。
編舞者藉由豐富的音樂、肢體與畫面編排,獨舞、雙人、群舞不斷穿梭的過程中,勾勒出人性的多種面向。在色彩單一的舞臺上,從高處緩慢落下的紅色球體,成為黑白劇場中醒目的存在。它是權力、慾望的象徵,眾人爭奪、放在手心呵護著;直至舞作高峰,紅橘色燈光從圓擴散,彷彿是慾望之球的籠罩,逐漸渲染舞臺;握有權力者被擁戴,而這些都各自荒謬的人,誰才是被審判的罪人呢?鏡子前浮現的裂痕,透過燈光照印在地上,呈現出破碎的表象;當眾人不再透過反射去認識世界,無法控制的表情、逐漸扭曲的肢體,或許那刻舞者才真正有了意識,去體認到自身的不完美;終當自戀者被鏡子吞噬,一同沉落破碎,歸回那七張圖畫之時,剛剛發生的一切猶如夢一場,但現實的荒誕仍無限輪迴於社會周遭,在這個世界上演著。眼前所見是真是假,透過肢體語彙烙印腦海,使觀者走出劇場後,仍在慢慢尋味。
註解
1、出自《七體》節目冊之舞作簡介
《七體 FIGURE 7》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時間|2023/04/22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