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音樂廳、演唱會歌手:不同空間的音樂變貌《Laufey - Bewitched: The Goddess Tour》
9月
12
2024
Laufey - Bewitched: The Goddess Tour(Live Nation Taiwan提供/攝影明室影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10次瀏覽

文 徐韻豐(2023年度專案評論人)

過去幾年疫情對於表演藝術的影響甚大,許多的藝術家選擇直接退休,也有許多團體因而解散,但同時也有藝術家透過社交媒體迅速竄紅,站上了世界音樂舞台的正中央,中冰混血的女歌手Laufey正是一個最好的例子。Laufey用簡單的設備,將自己的原創與翻唱歌曲上傳至網路平台,短短幾年間便迅速竄紅,舒服慵懶的嗓音加上勾人的音樂性,讓她的音樂能快速打入主流市場。雖然中文媒體宣傳會為她冠以「爵士女伶」的稱號,但Laufey的演出跨度非常寬廣;同樣一場2024年的演唱會製作,台北與香港、新加坡皆以流行演唱會形式舉行於會議(展)中心,而在上海、澳洲,這場演唱會則成為了古典音樂廳裡的一場跨界演出。

與去年訪台一人獨挑全場有所不同,今年Laufey帶了完整的流行樂隊甚至加上一組弦樂四重奏,除了演唱之外,Laufey也穿梭在大提琴、鋼琴與兩把吉他之間自彈自唱,燈光與舞台也同步配合了現場的音樂。雖然整體規格高了兩個檔次,但是筆者也覺得偌大的場地,多少犧牲了Laufey作為「臥室歌手」在演出中的親密感。去年縱使全場觀眾多數都戴著口罩,但在鋼琴、吉他、大提琴簡單的伴奏之下,台上台下仍能唱成一片,有如好友間的音樂分享。而今年的演唱會形式,則更像是場讓觀眾坐著欣賞的一場秀。雖然今年多了豐富的伴奏與聲光結合的體驗,但相較之下,筆者仍更喜歡去年的Live House感,很貼合Laufey出道時,在自己家中拿起一把樂器就哼唱的輕鬆自然,但筆者也算是成為一位歌手往越來越大的舞台邁進的見證人。


Laufey - Bewitched: The Goddess Tour(Live Nation Taiwan提供/攝影明室影像)

有了樂隊加持,Laufey的歌曲也產生了不同的樣貌。以往印象當中,Laufey的慢歌是夜幕低垂睡前時分最好的陪伴,而許多可愛的短歌則能與早晨咖啡時光有最好的配合,這應是唱片製作時刻意的設計。然而一場週末的演唱會,Laufey也嘗試讓聽眾看見自己的作品可以有許多不一樣的可能,除了〈Valentine〉、〈I wish you love〉等經典招牌曲目之外,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California and Me〉一段如菲利浦.葛拉斯(Philip Glass)漂浮感的前奏配上空靈的歌聲,展現了Laufey的古典功底與音樂性。而緊接的〈Goddess〉卻又瞬間讓聽眾看見其作品延展至搖滾樂的可能性,也許在文字描述下,這兩者之間轉換得有些唐突,但Laufey透過編曲讓其過程極度流暢,短短幾分鐘內從渺小到最大;最終〈Goddess〉的結尾又瞬間回歸於靜止,對筆者而言是極度享受的音樂體驗。

Laufey聽眾有相當大比例為2000年代出生,演唱會的觀眾席現場也有許多外籍(東南亞)人士,雖然Laufey的音樂專攻的是主流音樂市場,但其內容卻可聽見古典樂的影響【1】。竄紅短短幾年,卻能與英國的愛樂管弦樂團、洛杉磯愛樂、冰島交響樂團有整場的演唱會合作機會,這在流行樂壇也甚為少見。本檔演唱會結束後數週,Laufey也即將在美國馬里蘭州與甘迺迪中心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去年她也在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聯手演出。唱片中的Laufey雖然常是一把吉他或是少少幾種樂器伴奏而已,但改為交響樂伴奏時,不但展現了另一種風貌,甚至豐富的音色與變化讓其音樂能更加精彩。Laufey與冰島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出所錄製成的專輯《A Night At The Symphony》也是筆者非常喜歡的錄音作品。筆者期待下次這位年僅二十五歲、音樂能豐富變化的音樂家來台灣時,是在音樂廳的舞台上演出交響樂的版本,成為上述觀眾走入音樂廳的敲門磚,就算Laufey創作的歌充滿二十歲少女的粉紅泡泡又何妨?


注解

1、Laufey也出生於古典音樂世家,母親為冰島交響樂團團員,外祖父為中國小提琴教授林耀基。

《Laufey - Bewitched: The Goddess Tour》

演出|Laufey
時間|2024/08/31 19:30
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
這些年輕的演奏家組成的「衛武營當代樂團」與指揮路博曼合作出一場完美而專業的現代音樂演出,讓人對台灣的當代音樂發展前景不禁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5月
05
2025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