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冷的聲音情境《月魄》
12月
17
2016
月魄(香港小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1次瀏覽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

繼2013年香港周節目邀請香港愛樂管弦樂團來台演出後,今年(2016)香港周的音樂節目邀請香港小交響樂團(Hong Kong Sinfonietta)首度來台演出。該團總監葉詠詩對於台灣聽眾來說應不陌生,曾多次來台執棒,並擔任2015年北市國(TCO)國際指揮大賽的評審。這次葉詠詩率領其子弟兵首訪台灣,在曲目設計與演出人員的安排上,可看出該團「結合本土」、「培育文化新一代」的使命感。香港小交常委託香港本地作曲家創作新曲,這次訪台便以駐團藝術家陳慶恩的《月魄》開場,由台灣二胡演奏家王瀅絜擔綱獨奏。另一位駐團藝術家則是香港土生土長的鋼琴家李嘉齡,這次與樂團帶來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M.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駐團藝術家陳慶恩的新作《月魄》無疑是整場音樂會的重心之一,這首樂曲專門為此次台灣巡迴演而作,當晚於中山堂世界首演。陳慶恩大部分的管弦樂曲都是由香港小交響樂團發表,這首《月魄》是作曲家「月系列」的第三首(第一首為1998年的〈月謎〉),寫給二胡與西洋樂隊。此首樂曲以無調性(Atonality)的方式寫成,有些接近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的表達方式。五個樂章,講求音樂的效果性,基本上音樂較為陰鬱暗沉,善用泛音(Overtone)、二胡的滑奏等技巧,試圖描繪月的幽冷。在這裡,五個樂章都被作曲家賦予詩意的標題,但各個樂章間的個性與精神基本上是相通的。筆者認為,結構上雖然、一、三、五樂章是樂曲的重心,但夾在中間的二、四樂章,不只是作曲家形容的「間奏」(Intermezzo),更有強烈的表現力。例如第二樂章〈冷月葬花魂〉,表現出所謂「死亡之舞」的狀態,其音樂便與前後的一、三樂章有著明顯的對比,在這個稍顯「動態」的樂章中,二胡與小提琴首席的對話尤其令筆者印象深刻。小提琴高把位的長音,與二胡的音色配合的很巧妙。指揮葉詠詩很能掌握現代音樂的脈動與樂曲的結構,尤其作曲家刻意強調的「聲音的情境」,葉詠詩都能細膩的營造出來,這樣一首作品的首演,無疑是值得大家討論的。

駐團鋼琴家李嘉齡與樂團協奏的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令筆者感到有些可惜。李嘉齡的技巧應是十分完備的,然而彈奏拉威爾的作品時未能展現出應有的律動與個性。像是第一樂章,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間的對比便做的不是很明顯,整體而言有些無精打采、平淡。第二樂章李嘉齡的速度偏慢,尤其刻意壓抑左手的伴奏,強調右手的旋律線條,但太過「浪漫」、彈性的速度,導致樂曲聽起來有些刻意,無法將拉威爾(或是法國音樂)音樂特有的高尚品味(grand goût)表現出來。這點也反映在李嘉齡安可曲彈奏的拉威爾《小奏鳴曲》(Sonatine)第二樂章。李嘉齡的詮釋不是傳統的法式風格—也就是避免過多的主觀情緒介入,有如旁觀者般冷淡、有條不紊地處理音樂,相反地李嘉齡的演奏是十分主觀的,加入了很多個人色彩在其中。不過這樣的詮釋或許可看作是李嘉齡的特色,至於效果如何則見仁見智。

不只是李嘉齡彈奏的有些平淡、中性,葉詠詩指揮下的香港小交,在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以及下半場的蕭斯塔高維契《第九號交響曲》(D.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9 in E-flat, Op. 70)都少有激情,加上中山堂的音響效果本身就十分乾澀,整體聽下來讓筆者感到該團有些過於「中規中矩」。論及團員的技術、音色,其實都十分優異,然而卻無法激起聽眾的共鳴。香港小交的弦樂十分溫暖,銅管與木管則是紮實、富有穿透力的。拉威爾鋼琴協奏曲中小號的獨奏樂段,或是蕭斯塔高維契第九當中的長號,都表現得非常出色,這點是多數台灣樂團較為欠缺的。筆者要特別稱讚英國管、低音管與長笛的表現,在很多樂段中,這三樣樂器的獨奏常令人為之一亮。不過當晚的短笛,似乎在音準上有些嚴重失誤,從拉威爾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開頭的獨奏中就可以明顯感受到。

香港小交響樂團的訪台,無疑促進亞洲樂團間彼此的良性競爭,甚至讓港台能夠有更多的音樂交流。縱使香港小交這次的台灣演出沒有非常突出的表現,但紮實的樂團基本功以及蓄勢待發的能量多少令人有些期待樂團往後的表現。筆者翻閱該團樂季手冊,發現樂團在曲目安排上或許可以更加大膽,增加樂團對於現代音樂、後期浪漫派的作品演出。香港小交雖然有個「小」字,但野心可不能小,多涉略不同的樂曲(甚至歌劇),或許能夠讓香港小交更加站穩在亞洲樂團的地位。

《月魄》

演出|香港小交響樂團、葉詠詩、王瀅絜、陳慶恩、李嘉齡
時間|2016/11/19 19:30
地點|台北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