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檔案:經典的現場重現《瑪莎葛蘭姆舞團》
3月
27
2018
瑪莎葛蘭姆舞團(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30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表演藝術學者黛安娜.泰勒(Diana Taylor)在討論「檔案」(Archive)和「劇目」(Repertoire)時,區分出歷史文件檔案資料和劇團表演經典舞碼的不同,她認為後者能成為「活生生表演傳遞和保留知識的方法」,透過「劇目」演出將「體現記憶(embodied memory)保留在身體經驗的傳承之中」,也因此「表演就成了『活的文件檔案』。」在這場瑪莎葛蘭姆舞團的經典重現之中,恰如其分展現了何為親臨現場觀看「活的文件檔案」與閱讀瑪莎葛蘭姆舞團經典史料之不同。

瑪莎・葛蘭姆是將美國現代舞帶到高潮的領導人物,她是現代舞發揚光大承先起後的重要核心人物【1】。雖然現代舞是由二十世紀初的依沙朵拉・鄧肯所開始,但鄧肯對現代舞的貢獻,比較像是代表了精神啟發的自由靈魂,並沒有留下鄧肯舞蹈技巧或是舞碼,而葛蘭姆的老師是與鄧肯年代接近的聖丹尼絲( Ruth St. Denis),聖丹尼絲與鄧肯同屬於現代舞的先驅者,她與泰德・肖恩(Ted Shawn)成立了丹尼絲肖恩舞蹈學校(Denishawn school)【2】,葛蘭姆也曾在此學習舞蹈,只是這個舞蹈學校延續二十世紀初期,帝國主義擴張後對異國情調的想像,聖丹尼斯在此教授著想像中的東方(如印度濕婆神、中國觀音或是埃及女神)舞蹈技術,這也稍稍暗示了二十世紀初美國現代舞先驅(如鄧肯、聖丹尼斯等)所面對的國際情勢,彼時初生的美國尚未建立世界強權的權威性,對文化上的主體認同尚有些遲疑,只能從西方古文明(如鄧肯受到希臘啟發)或是東方古文明(如聖丹尼絲從東方吸取靈感)來建構自身的舞蹈認同,她們要等到從海外揚名歸國,受到歐洲社會之肯定,方能在本國受到重視(如鄧肯和同時期的舞蹈先驅路易芙樂Foie Fuller都是先在歐洲出名才回美國)。

但瑪莎・葛蘭姆的時代已經與上一代的現代舞先驅大為不同,她適逢二戰後美國逐漸成為世界中心的領導位置,這個時期的美國藝術家很有自信,就如視覺藝術的藝術首府已從巴黎轉往紐約,走向代表冷戰結構中自由之聲的抽象表現主義,而在美國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葛蘭姆與其弟子如保羅・泰勒(Paul Taylor)等代表美國精神的現代舞,也在世界巡迴演出,成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宣揚美國的民主自由精神,抵抗冷戰時期的共產意識形態,而現代舞也在此機緣下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影響全球舞蹈的發展至鉅。

葛蘭姆不滿於丹尼絲肖恩學校裡所傳授的「想像中」東方身體,她發展了自己的動作語彙和主題風格,奠定了現代舞的標誌基礎。她根據呼吸的原理發展了「收縮和伸張」(contraction and release)的葛蘭姆技巧,利用收縮跟伸張之間產生的強大張力,來表現舞蹈動作的爆發力和戲劇性;在題材上,則透過當時深受歡迎的榮格(Carl Jung)精神分析理論,著迷於希臘神話故事中充滿人性和衝突的題材(如伊底帕斯王、米蒂亞等),編做了《夜旅》(Night Journey)和《心之洞穴》(Cave of the Heart)等名作,探討榮格心理學集體潛意識中的人類原型(Archytype),並發展了探究美國由東向西拓荒者刻苦耐勞與清教徒精神的《阿帕拉契之春》 (Appalachian Spring),在這些作品中,不管是美國精神的展現,或是不管任何文化中嫉妒與弒父等人性原型的描繪,都顯示了葛蘭姆舞蹈中的普世性,與暗示了人類共同價值的可傳遞性,現代舞也因此成為個人主義與自由精神的代表。

在這次葛蘭姆舞團演出的作品中,讓人親演目睹已成為教科書論述史料的現場重現,舞者們身材高挑勻稱,一手臂彎彎放在額前,一手臂彎曲放在腰側的經典姿勢,《迷宮行》中簡珮如誇張的臉部表情,和《街頭的腳步》、《迷宮行》與《春之祭》中由葛蘭姆技巧展示自核心發散的伸展與緊縮動作、精力由腹部向外手臂伸張,強烈對比的能量移轉與緊張的動力,塑造戲劇性的表現效果。而《迷宮行》地板繩索的雙重意象,令簡單的舞台幻化出許多不同的象徵意涵,《春之祭》中明亮乾淨的舞台也讓人懷念野口勇的極簡舞台設計風格,舞者包裹黑白布料的巧妙服裝設計,在布料的轉換使用間,顏色和形狀帶來無限的變換可能,讓人聯想葛蘭姆另一支名作《Lamentation》之中透過服裝設計完成的動作實驗【3】。而這些現場展示依舊訴說了中文教科書或歷史研究中沒有被論述深究的部分,如以希臘神話改編故事《迷宮行》中蒙面的男舞者,雙手ㄇ字型支撐著長棍抬舉在肩後的平面走路姿勢,或是在幾首舞蹈中不時出現舞者向上用力掙脫地心引力的跳躍動作,這些類似2D平面的舞蹈視覺意象和蹦跳的舞蹈動作,馬上令人聯想到二十世紀初影響深遠的俄羅斯芭蕾舞團(Ballets Russes ),天才編舞者尼金斯基在《牧神的午後》和《春之祭》中的舞蹈革命:平面的舞蹈動作有如古希臘瓶畫,而舞者怪異內八向上蹦跳的舞姿,完全反對芭蕾舞優雅輕盈的舞蹈美學;而曾在俄羅斯舞團中設計服裝的俄國前衛藝術家Natalia Goncharova,藝術風格偏向二十世紀初的立體主義,他為舞團作品《La Nuit sur le Mont Chauve》所設計的服裝,藍色的布在手臂下擺處垂墜的流蘇下擺,既能與舞蹈動作產生有趣的呼應,又蘊含著視覺想像的象徵性,而這些來自史料中的理解,似乎也都在葛蘭姆的演出編排中可以窺見相似之處,彷彿活資料庫的展示般令人心情振奮。

本次演出的作品既是舞蹈史的經典重現,也再現了過去某個時間點上最前衛的實驗嘗試,而如今依舊讓人驚喜,那些經典的戲劇性精神,如劇場美學的堅持,似乎依舊可以在當代舞團的演出形式中找到些許痕跡【4】。而觀賞現場的演出,也讓觀眾看見歷史中文字論述保留之外的其他痕跡,也許能引發研究者進一步的觀察和聯想,刺激更多知識上的火花,有如與歷史活生生地對話,這或許也就是欣賞經典作品的現場演出,與閱讀文字檔案最不同之處。

註釋

1、葛蘭姆師承美國現代舞先驅聖丹尼絲,自己又集美國現代舞大成,其舞團的世界巡演發揚美國現代舞精神,而後她的門徒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反對葛蘭姆舞蹈中的戲劇情節和張力,又開啟了之後後現代舞的革命浪潮。

2、聖丹尼絲與泰德肖恩的婚姻也十分有趣,泰德肖恩是「不公開出櫃的同性戀」,選擇表面上與聖丹尼絲維持「正常」的婚姻,但私底下兩人則是各有各的情人,婚姻只是契約化的夥伴關係,而兩人最後的分手也與舞團的另一男舞者有關,之後泰德肖恩則成立了著名的「「雅各布之枕舞蹈節」(Jacob's Pillow Dance Festival),全心致力推廣屬於「男人跳舞」的崇高志業。

3、本次演出的另一場次中,舞碼Lamentation Variations由布拉瑞揚編作,為受到Lamentation致敬的當代重新詮釋,可惜筆者無緣錯過此場演出。

4、如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舞團成立初期深受葛蘭姆影響,而雲門的舞蹈風格也歷經許多轉變,但似乎依舊保存著某種劇場的神聖性,如謝幕、演出段落結束時的燈光與舞台戲劇元素,即使是近年來的演出,還是可以依稀看到葛蘭姆舞團極致完美的美學精神。

《瑪莎葛蘭姆舞團》

演出|瑪莎葛蘭姆舞團
時間|2018/03/17 14:30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