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已然匱乏《歐西打街》
7月
23
2014
歐西打街(索拉舞蹈空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46次瀏覽
蔡欣洲(社會人士)

走進實驗劇場,拿到了一份不再那麼沉甸甸的節目單;雖然僅是由一頁紙張對摺的報章形式,首頁卻載滿了導演充滿企圖的自我報導:《歐西打街》──”Outsider Ave.”,這齣舞蹈作品的註腳是德勒茲(Deleuze)的遊牧學(nomadology)。舞臺成為了一種平滑空間,對比於所謂充滿生產秩序的層化空間;表演者成為存在於這條屬於域外之地的街民,他們將透過一種徒勞的重覆性動作,或許是勾勒出一個問號?抹去屬於日常生活的勞動意義原本該有的完滿句號。

一瞬間我以為看到了苦勞網上會出現的社論,引自德勒茲的話語背後是馬克思的幽靈正在高唱勞動價值的進行曲:噢!時隔兩百年了,勞動者還未解放嗎?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還未到達盡頭嗎?

舞台裝置是一個雙層的鋼管積架,兩個樓梯一內一外、懶洋洋地搭肩在其上;它赤裸裸的骨架把自己和居民撐著即可,兩塊慘白的皮讓留給機械旋轉的影子;角落有塊方方的水泥肉塊,它是工業社會裡宏偉堅固的牆壁──之剩餘;只是讓人想起這是個讓我們塗塗抹抹的客體。

民族誌開始了:居民棲息在各處遊蕩,依然不忘記以一種置身局外的中性意識,彷彿人類學者不斷強調我們不應該用資本工業社會的眼光去看待另一個場域中的他者──但如果那不可理喻的存在卻無法再現,那就讓將自身原有的身體慣習向著生成理性之前的源頭回溯、再擬態,但依然沿著理性的邏輯之路回歸,因此方法與結果就是將存在樣態的複雜維度刪去進而歸零。

一段儀式的號角聲響起:音樂與舞蹈發生的一對一關係,依然是這片被應許的域外之地無法例外的定律。依循著中性而掏空存在差異性的居民起身、起舞,重複一連串乾淨、留白、直硬的動作,配合著投影在積架的白皮上的搗穀機和洗衣機的旋轉意象再三強調那徒勞的百般聊賴多麼不可理喻;德勒茲已隨著遊牧民遠去,查拉圖斯特拉從遠方傳話而來:原來這不是在生成(becoming)域外之民的邁步,昂揚的生命意志無法滲透進這些沉積百年的現代舞蹈莫可奈何的規訓與還原;這是投射一種域外之民的身體想像,再現資本與工業社會內的勞動的身體何其無奈與麻木。

於是一段群舞結束,另一段樂章響起。他想起來了,便帶著一股寂寥與沉重起身穿梭,呼喊著生命之火還未完全熄滅,只是綑縛於他自身的力量與流動之內。或許在他身上找到了最後的存在維度,但也是僅存的。除了吶喊孤寂與盼望遠方,身體還能走得多遠?他還要輪迴多少次沒有個性的群舞和痛苦的獨舞才能離去呢?

我還在想是否要將之聯想為流行的寂寞符號並放入同情的公式換算我的鼻酸值。但我的慾望卻指向一頂小圓花帽不合時宜的闖入,還有橫躺在砧板上手起刀落又被切得零碎然後吃掉的吐司:我也想帶上帽子,還有吃它一塊吐司後去玩耍。我開始想要離開這條街,局內人的歷經剩餘勞動後的想像剩餘,它橫豎陳列的線條說明這舞臺依然是塊層化空間。我要走向慾望得以留下蹤跡之處,而非歷史的沉積之處。或許臨走前,我會有衝動在那灰濛濛的剩餘肉塊上畫上一個發噱的鬼臉。

《歐西打街》

演出|索拉舞蹈空間
時間|2014/07/13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該如何看待出現於當代視覺與行為藝術領域關鍵字「徒勞」對劇場身體所激發的想像;以及,創作者們(潘大謙與程曉嵐)從舞作的身體處理帶出了甚麼樣的思考與辯證?《歐西打街》的創作者們明顯從舞蹈脈絡著手回應「徒勞」關鍵字。(樊香君)
7月
16
201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