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三重奏:南台灣鋼琴三重奏》:在技能迥異的夥伴間,找到命中率最高的作戰方式
11月
08
2023
情迷三重奏:南台灣鋼琴三重奏(財團法人奇美博物館基金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97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情迷三重奏》由南台灣鋼琴三重奏演出,焦元溥作為本次奇美音樂節策劃人,也一同到現場作為導聆亮相。上半場帶來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及舒伯特的三重奏作品樂章選曲,下半場則專情於法國作曲家拉威爾。首先以布拉姆斯《B大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第一樂章開場,鋼琴家吳亞欣彷彿手握曬得金黃的太陽捧花,慎重且含蓄的掀開帷幕,大提琴家高炳坤筆直地踏入,氣息渾厚綿延,而小提琴家薛志璋宛如一陣清幽涼風,吹過芬芳原野,讓金色花瓣在空間中旋轉。三人共構出欣欣向榮的美景,邀請聽者大步跨入這明亮世界,觀看浮萍在水面擺盪,是一幅既柔韌又平靜的景色。 

舒伯特《降E大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第二樂章開始,鋼琴家即奏出短小有規律的步伐,琴音如製錶多年的師傅般精細,大提琴家則化身為處之泰然,帶著些許粗獷低沈聲線的孤高旅人,一心嚮往隱居的他,決定與鐘錶師父相伴同行,但就在這時,又有一名新成員加入旅途,原來是步伐輕盈,懷抱浪漫與幻想的漂浮法師。團隊裡的三位主角極具個性,每人對於事件該怎麼處理保持著不同看法;看似優柔寡斷的法師害怕紮營時間太晚,想要呼喚後頭的兩人快步前進,但鐘錶師肩負大量精密零件行囊,旅人則意外中了菇毒。 

當三人半拉扯半跟隨,音樂行進間猶如三條平行線般筆直,尋覓真心的期待逐漸冷卻。 

在室內樂合作中,我們因為想要和氣地與別人完成排練,不願「吵架」而拿掉個人的情緒,試著控制自己的想法,遵循別人的意見,好讓關係維持在理性的表象。但當音樂缺乏對話,它的靈魂也就枯竭了。演奏過程備受舞台四面八方力場威脅,若其中一位演奏者不小心真情流露,在毫無彈性的殘酷空間,便注定成為他人眼中的脫序演出。鋼琴家為了配合兩把弦樂不同的聲響,將自己音量削弱,樂句與樂句之間也接續過快;弦樂爭先恐後拉進和弦,或在找對點的地方停滯太久,失去了音樂在時間裡的自然脈動。少了喘息的空間,空氣逐漸凝結,聲響終在不斷重複的樂段間變得像是機械一般僵化,如越拉越緊的橡皮筋般失去彈性。 

但是,每個人法力深厚、武功高強,各自帶有不同屬性。搭配和諧,必能在每一次的任務出勤時完勝夢魘,更在旅途中培養深厚信任感,與彼此的呼吸與律動並肩作戰。 

拉威爾《A小調鋼琴三重奏》便是音樂會的最終大魔王。血條超長、難度破表,殘酷又暴戾的格律要求,彷彿為三人打了雞血,絞盡腦汁地為樂譜解碼,想出彼此合作無間的戰力技法。當三位演出者看清了聲響的來龍去脈,在舞臺上表現出高度的專注,縝密配合終於迎來了勝利。 

不像聲樂曲擁有文字,器樂曲本身是抽想情感的藝術,失去對畫面的共構設計,猶如迷失在偌大的黑暗森林。如何調整目光,彙整樂譜的蛛絲馬跡;在收集情報時,培養技能迥異的夥伴間找到彼此協和的時刻,投注熱情、放出絕招?最給力的作戰方式,是當孤高舞台上就算只有三個人,也能呈現三加三大於三的強大才氣。 

《情迷三重奏:南台灣鋼琴三重奏》

演出|鋼琴:吳亞欣、大提琴:高炳坤、小提琴:薛志璋
時間|2023/10/28 14:30
地點|臺南奇美博物館奇美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