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光火石」挑動耳目《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
10月
12
2020
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五洲園掌中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8次瀏覽
林慧真(專案評論人)

在鹽水永成戲院這座全木造戲院裡,台上架起了鏡框式戲棚,螢光色的看板上,右側寫著「祖父黃海岱」,左側寫著「家父黃俊卿」,下方大大的「黃文郎」三字,一面戲棚看板,譜出五洲園掌中劇團的家族傳承,也象徵著布袋戲過往的風華。但即使是看板上掛出「薪傳獎」牌子以彰顯藝術受到肯定,但似乎無法成為招攬觀眾的保證,戲台上矗立著五尊戲偶,作為觀賞完畢的摸彩活動,在布袋戲逐漸走下坡時,許多劇團也透過摸彩抽獎以吸引觀眾。

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五洲園掌中劇團提供)

近日五洲園掌中劇團推出不少教育性質的戲齣,如環保議題《史艷文與海龜奶奶》、《北極熊武士》與《會報恩的石虎》,或是進入校園進行反毒宣傳演出,有「命題演出」的意味,亦即配合政府機關政策作宣導。此次演出《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則以客家題材為主,其他「客家典故系列」尚有《客家武師徐才》與《石母陳蓮英》等,相較於以往大量的武俠戲,現今似乎以在地故事以及機關宣傳為導向。在正戲演出前,先演一段史豔文與藏鏡人打鬥片段,而後以小丑醫生戲偶宣揚反毒。史豔文一角為黃海岱所創作的經典角色,幾乎與「布袋戲」意象連結緊密,因此把史豔文與藏鏡人段落作為開場戲,也有藉此「招牌」招攬觀眾之意。至於小丑醫生宣揚反毒,則大約是近年來配合機關宣導的演出作品。

此次演出《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為前幾年推出的製作,期間也在校園進行巡迴演出。這齣戲主打族群融合與邪不勝正,而精彩處主要落在神怪打鬥。故事以臺中新社七分庄流傳三太子故事為背景,七分庄張阿虎至霧峰請回三太子恭奉保佑地方安全。張阿虎與客家姑娘李明珠兩人情投意合,一日明珠聽聞原住民族人將要來強搶糧草,她擔心阿虎安危便去向阿虎母親吳氏告知。另一方面,頭目因山上有妖精不敢上山打獵,只得至七分庄搶糧草維持生活。頭目與手下遇明珠與吳氏,打算強搶民女,幸賴三太子現身救命,將頭目二人趕落溪中。三太子知道兩方衝突來自山上有妖精、故而爭奪糧食,便要阿虎與頭目同心協力合作開墾七分山,由祂親自前往山上收拾蛇精。蛇精作亂、法力高強,連上清真人也不是對手,三太子與蛇精一番激鬥,最後以乾坤袋收服蛇精。頭目與阿虎感謝三太子救命之恩,並劃定好界線各自開墾、互不侵犯。

這齣戲看似要談客、原族群的衝突與合作,實則重心放在三太子的神威顯赫。在客、原族群的描繪方面,以一種淺薄印象的拼貼族群,例如李明珠一角出場時,背景音樂播放客家民謠《天公落水》,以此象徵客家女性;至於原住民頭目出場時,則播放原住民古調合聲作為身份的象徵。這樣的音樂的拼貼自然是比較粗糙的表現方式,並未細緻地刻畫族群特質,對於客、原衝突的部份,也大多以口白方式推進劇情,未著重情景安排。

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五洲園掌中劇團提供)

然而情節進入神怪打鬥部份時,劇情便相當緊湊,三太子與蛇精打鬥時,「電光火石」的聲光效果奪人耳目,除了真火機關,也運用道具炮火的聲響表現角色打鬥時、擊中對方的效果,其炮聲之大,使孩童啼哭、大人紛紛摀起耳朵。驚奇之處尚未結束,蛇精眼看屈居下風,便以化身與三太子續戰。其化為一隻大手,大手可活動機關、伸出戲台之外,甚至逼近觀眾群,前排觀眾紛紛閃避。若要挑剔的話,或許會質疑蛇沒有手為何要化身為大手形象,但是以演出效果來看,它也確實挑動了觀眾的目光與情緒。如此,可推測劇團擅長金光戲的演出方式,而不擅於編演歷史傳說。

隨著近年政府機關補助以及文化場的增加,許多布袋戲團紛紛走向精緻文學劇本,情節轉折更加講究、人物內心層次刻畫更細膩,也嘗試跨界合作,打開布袋戲更多可能。若回過頭來看這齣《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便容易在情節與人物方面找到許多粗糙之處,但是以觀眾情緒的調動來說,它仍有令人驚奇的野性。其演出為加大尺寸的戲偶,操作上容易顯得生硬死板,但是整場戲看下來,操偶活靈活現、沒有生硬之處,頗令人驚喜。戲偶的多樣性與設計感,以及聲光效果的營造,都能輕易地吸引觀眾目光。

至此,我似乎能體會到,在那個視聽娛樂尚不發達的年代,布袋戲是如何擄獲人心。只是隨著環境的轉變,進入視聽娛樂時代,若試圖以加強機關佈景、渲染耳目之效吸引觀眾,是否也會走向疲乏與麻痺呢?一方面為劇團的創意可喜,一方面又感到擔憂。

《三太子救HAKKA─收妖降魔》

演出|五洲園掌中劇團
時間|2020/09/27 14:30
地點|台南鹽水永成戲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