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神州》——校友團至民間樂團的轉變
9月
14
2023
王亭又(國際愛樂國樂團提供/攝影楊崑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33次瀏覽

文 王亭又(高雄市中正高工國文老師)

《樂遊神州》是國際愛樂國樂團,於2023年的年度公演,也是疫情後該團的首次音樂廳正式演出。國際愛樂國樂團是由國際商專校友團為基礎,由高雄市國樂團徐士媖以及彭苙榳指揮帶領,並吸收南部好手成立的民間樂團。

在2018年蔡佩娟〈莫忘初衷的愛樂者們《絲竹樂宴》〉曾有以下的評論:「樂團的技巧與水平無法與職業樂團相比,然而,我卻從他們的演奏中聽見了感動。」如今的《樂遊神州》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音樂與表演上都更臻良好。而台下的親友團更是滿座。

首曲盧亮輝《節慶歡舞》奔騰熱鬧,是國樂的經典曲勢,作為開場使人振奮;朱雲嵩《神遊浯州醉金城》歡快的旋律,也頗能展現團員的實力;《台灣民謠狂想曲》中〈高山青〉、〈天黑黑〉、〈草螟弄雞公〉等等熟悉的曲調使台下很有共鳴;上半場最後一首是由愛樂的笛子首席邱宇三演奏〈秦川情〉,濃厚的秦腔,以笛聲發出深深詠歎。

下半場由愛樂彈撥首席吳懿婷演奏《瑤山夜畫》,濃郁的瑤族音調,將夜色勾勒,而進入快板的飛竹敲玉更是顯示出演奏者的功力;接著由愛樂的琵琶首席范家瑋演奏中阮協奏《綻放》,深厚的功底將快速音群俐落呈現;最後《難忘的潑水節》,是國樂經典好曲,除了有女高音楊佩燕歌唱外,這次演出還有舞者蔡佳纓跳傣族的孔雀舞,可見節目製作的用心。

本場演出不可忽略的亮點,自然是陳昭瑋整場的主持串綰。既有知識的介紹,也有演藝的生動,難怪許多粉絲熱情追隨,最後的兩首安可曲〈敲敲門〉與〈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很是接地氣,觀眾互動熱烈。也在熱烈中結束了音樂會。

民間樂團要不斷演出,實在是千辛萬苦,無論資金或行政都需要各方的援助,國際愛樂能夠持續發展七年,最大功臣必然是徐士媖老師。因為老師的投入,才能有許多各方好手加入、協演。

在南部以愛樂為名的國樂團,除了之前仙去的顧寶文教授所創的「台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就是「國際愛樂國樂團」了,應該是有想要仿效「柏林愛樂」的雄心,於是在團內有評鑑制度,大概要讓團員能更加提升自己,想讓音樂呈現更臻完美吧。然而如此方式可能會導致校友的流失,由於校友年紀漸長,技術可能跟不上,於是形成壓力,或許這也是轉型的陣痛。

校友團的形成與學校為核心,擴散而出,當變成民間獨立樂團時未必有學校的奧援,於是在工作的校友們成了最主要的資源來源,擴大樂團追求音樂都是好的目標,不過如何從中權衡得失,或許就是樂團主事者要不斷思量的。

《樂遊神州》

演出|國際愛樂國樂團
時間|2023/09/09 19: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