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歌》——樂者天地和
1月
14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2次瀏覽

王亭又(高雄市立志中學國文老師 )


《大地情歌》是高市國 2022 年首場的演出,特邀青年指揮家曾維庸,由高市國團員郭肜肜演繹揚琴協奏曲〈煙姿〉、張桓誠演奏笛子協奏曲〈春風夜雨情〉,並邀請北市國二胡演奏家陳婷怡演出〈太陽祭〉。本節目源於「岡東有樂町,國樂一條通」系列,原本是為推廣高雄市民能夠進入大東文化中心以及岡山文化中心的節目,也因此在節目內容上,雖不似年度演出的磅礡大作,但也是精緻而有味,且讓團員們能一展長才,音樂往往使人驚艷。

第一首曲子是〈海上第一人〉,曲子本是頗有畫面的作品。之前高市國曾請新加坡華樂團指揮葉聰演繹,較諸葉指的精醇,曾維庸的處理則以活力見長,尤其曾指全場背譜,更能以身體的律動帶領樂團描摹出幢幢音畫,南洋市集之風情、暴風雨之狂亂都了然眼前。作為開場之樂甚是合宜。

接著的〈春風夜雨情〉是我最有共鳴之曲,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是在 YouTube 上北市國的頁面,由江振豪指揮,羅智修梆笛協奏。梆笛透亮飄逸,將風雨的形象完美勾勒,加之北市國的樂團濃烈的音層,真的令人大為讚賞。之後台灣國張君豪以大笛詮釋,則更將夜雨悲戀的情懷道出,也成為其拿手的代表作。張桓誠的版本則以大笛為主,令人驚奇的是利用了口哨,將慢板中若有似無的繾綣情絲加以描摹。曲中熟悉的台灣音調讓人更有感覺,實在是讓人相當喜歡這首曲子。

〈煙姿〉揚琴協奏曲,由揚琴演奏家郭肜肜詮繹,曲子採用了桑植民歌的素材,慢板的旋律悅耳動聽,進入到快板的 68 拍躍動活潑,再進到快板時的熱烈歡騰,最後的廣板歌詠,曲子將揚琴的特性發揮到淋漓盡致。若非演奏家的技藝高超,想來是無法詮釋得宜,加之郭君慢板的旋律如煙姿綿綿,玲瓏有韻;快板的音符似飛竹敲玉,玎璫帶勁。一如曾指所述,煙姿是首很美的曲子,而正好與演奏家精湛的技藝兩相輝映。

〈太陽祭〉是由張朝作曲,曾指導聆時提到作曲家對於太陽有著濃厚的依戀,因此如〈七彩之和•橙之歌〉與〈日月歌〉都能聽到對於太陽意象的詮釋。二胡演奏家陳婷怡才貌雙全,將曲中太陽的熱表現得十分貼切,而其中別日一段濃郁的情韻,更是令人低迴,確實將二胡的剛柔突顯。曲子結束時曾指大汗涔涔,使我想起張宇安指揮的投入,想來曾指也是全身全靈的灌入樂曲,為讓觀眾們更理解太陽的熾熱。

最後的〈和平頌鼓〉擊樂貫串全場,與台下觀眾一起歌唱的設計,使得曲子更加靈活,由低音擔當主題旋律,彈撥樂琵琶、柳琴、三弦的綴飾,台上台下人聲和諧。使人想起〈樂記〉中:「樂者,天地之和。」音樂的產生除了表達感情,更能使世界和平,這也是作者江賜良的發想。唯一覺得美中不足的是,若在衛武營音樂廳,人聲的音響會更加完美的效果。

本場演出曾維庸指揮的導聆使得曲子更加易懂,王國維《人間詞話》:「 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已。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詞亦如是。」我想音樂也是如此,唯有做到不隔,才能使之彌久恆長。曾指的串綰實在是畫龍點睛。

觀賞完演出,我對於曲介其實頗有微詞,比如〈煙姿〉中寫了一段文言與散文拼湊的文字,說道煙姿如柳、煙姿似梅,但曲子聽起來跟這些似乎關連不大,倒不如直接使用絕對音樂的標題來得更無限制,另外〈太陽祭〉、〈和平頌鼓〉也書寫了夸父逐日以及墨子的文字,聽來聽去還是找不到太多關聯。拙見以為這樣反倒顯出文化的淺碟,還是希望作曲者可以直接說明自身想法,郢書燕說真的是需要再三思量,反而使聽眾被侷限。此外,聽完〈春風夜雨情〉更想探討台灣國樂的展望,其實年輕作曲家不少,但是能像盧亮輝、蘇文慶、何立仁老師等等作曲家寫出文化脈絡的,我想相對是少的。如果樂曲只是追求炫技,唯恐身與名俱滅,也期待台灣國樂能本於天地之和的本質,書寫土地、貼近生活使音樂更有血有肉。

《大地情歌》

演出|高雄市國樂團、曾維庸
時間|2022/1/8 19:30
地點|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無法定論植物們是否喜歡這系列的音樂會,如果它們書寫評論或交換意見又將如何進行。我們就算能透過科學實證論斷植物具有一定層次的感知能力,仍舊無法判斷植物們是否具有「喜歡」這場音樂會的統合性價值判准。
9月
22
2023
反而更確定當我們當論藝術經驗時所帶來的局限,我們試圖靠近的或許終將是人類中心下對「非人類中心的想像」,喚醒的是人類對共生關係的想像。
9月
22
2023
校友團的形成與學校為核心,擴散而出,當變成民間獨立樂團時未必有學校的奧援,於是在工作的校友們成了最主要的資源來源,擴大樂團追求音樂都是好的目標,不過如何從中權衡得失,或許就是樂團主事者要不斷思量的。
9月
14
2023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時隔三年,終於又展開巡迴了!一進到音樂廳,自團員們開始前在台上的練習,每個樂器輪流不停歇地演練著當晚曲目最困難的片段,便能輕易感受到專屬年輕樂團的熱情。
9月
14
2023
捧著「邀請」的思維,嘗試把自己放在「合作」的角度。畢竟舞台上的夥伴,也正用心地高歌、邀請你進來這個情境氛圍——有時候,就只差一點勇氣與自信。
9月
07
2023
近幾年新成立的Makotaay生態藝術村,於在地居民、藝術家共同努力下,成為文化復振、藝術創生及探討永續生活的據點,常舉辦各類親近土地與文化的交流活動
9月
05
2023
音樂節的官方聲明表示,林昭亮與其妻何瑞燕將不再參與未來音樂節的一切事務,音樂節也將遴選新任負責人,並且執行組織變革,以筆者有限的想像,還是認為社會大眾很難不將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與林昭亮劃上等號,
8月
31
2023
台灣的國樂因為疫情關係,開始大量演繹台灣作曲家的作品,也因此出現許多寫景抒情的曲子,相較中國曲子之浩瀚廣大,台灣國樂則更能將音色的細膩勾勒。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