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在(異)身體之間——Tjimur藝術生活節《中山休息(sekezi)站》
2月
04
2023
中山休息(sekezi)站(蒂摩爾古薪舞集提供/攝影周志龍)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3次瀏覽

文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結合工作坊、論壇、展演及深度之旅等內容的「Tjimur藝術生活節」去年邁入第五屆。前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第四屆「tazua・那時」因而延期,歷經更長時間沉澱,策展人Ljuzem Madiljin(路之.瑪迪霖)轉以「sekezi・休息」作為本屆主題,聚焦身體對土地及日常的感觸,試著從休養生息的過程,深掘藝術生活無限的可能。與前三屆有別的是,參與者除了舞團團員及受邀藝術家外,另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究生,使得本屆最終展演成為歷屆藝術家人數最多的一次。歷經五天共同生活的藝術行程後,所有參與藝術家齊聚分組,一同為觀眾帶來《中山休息(sekezi)站》演出。本文將以此節目為核心,細究各組在短時間內所激盪的細節與火花。

長期摸索何為「排灣族當代」身體語彙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對外界如何看待及理解原住民有極深的體悟及創作實踐【1】。這次演出地點原設定於三地門鄉公所旁的中山公園,演前策展人提及,過往那裡曾有不少售票表演,外來朋友多半藉此來認識部落,復返該處的展演規劃有重新開創對話的企圖。無奈天氣因素,最終改以舞團室內排練場,和周邊空間作為演出場域。

節目分為五段,五組藝術家散落在建物不同地點,接續進行各約二十至三十分鐘不等的表演。觀眾必須遊走參與,最終回到起點,路程正巧經歷空間一次進出循環。一切始自策展人戶外引言,而後觀眾被帶入一處設有桌椅區的半戶外休憩空間,觀看周寬柔、楊淨皓及Fabiola Guillén三人一段無法對話的閒聊。同桌但語言不通、同在卻互不熟識,他們努力言說拋接,似是理解而回應,又在不斷反覆確認的過程,一再察覺根本不對頻的翻譯窘境。他們聊刺青與穿洞,也互現肢體技能,最後帶勁起舞,輪流向眾人教學藏在身體裡的動作記憶。在大聲公擴音又滿場跑帶動的渲染下,原先靜默凝視的觀眾,於是被捲入歌聲與肌肉協作的洶湧律動,融會了三人迥異的動作質地。毫不矯飾的隨興空間,在他們仿若戲弄的玩笑裡,顯現深具批判潛能的對話情境,凸顯在未必充分理解的情況下,身體感受經常優先於語言的實證,但荒謬的是人們總信仰語言的便捷與可能,扭曲、誤解甚或新解於是從中有發揮的空間。

第二段進入排練場,余承婕、江聖祥、邱瑋耀及張又瑄各自攜帶月桃莖登場。混搭族服與交管背心的他們,先是手持月桃列隊向觀眾進行移動管制,幾次分裂聚合後置月桃於地上圍出方陣,在一旁反覆吶喊數字一至十,同時配合聲韻律動身體,舞出大幅度甩盪雙臂、精確轉向方位、著重步伐踩踏的組合動作。除此之外,場上藍芽音響傳來孩童歌聲,有人抓孩童共舞、有人拿手機交換拍攝,也有人脫下衣服給觀眾穿上。弔詭的是,在潔淨明亮的室內出現最不需要的反光背心,最該站在邊界管制的角色成為被凝視的核心,促使整體空間彷彿有些錯置與變形,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也相繼亂了秩序。這段演出極為不對勁,隱約透露某種被迫、受控、強顏歡笑並帶有劇烈反動的內在情緒,呈現難以言語復刻的現場張力,十足翻攪觀眾的體感與思緒。

接續來到第三段,一行人走上旋轉樓梯抵達窄小、陰暗的餐廳,唯一明亮的地方是由草蓆包覆的單人座位,陳惠蓮、康書瑄、王秋茹、黃翠絲四人輪流上場,入座、用餐、離席,而後為下一位入座者上菜,互相形成循環。如此簡潔的表演,卻可能是最具衝突與挑釁力道的片段,但同時又顯現強烈的幽默氣息,引起觀眾低聲談論甚至發笑。有此反應,關鍵在於上桌的套餐組合及用餐方式,無一不令人納悶至極:以咖啡杯盛維士比並徒手吃滷肉飯、用竹筷吃油漆桶倒出的薯條配小米酒、拿火槍自烤蛋塔搗爛後配米酒入口、以刀叉吃著cinavu(吉拿富)並啜飲紅酒。桌上料理及餐具越來越紛亂,只見她們極其靜謐與優雅地享用他人端上的餐點,一點異議也沒有,卻也毫無期待,滿臉抑鬱低沈,彷彿只管吃就對了。他們滿腹對跨文化現況的接納與質疑,全然凝縮在一個餐桌及一位輪替的用餐者身上,巧妙將切身議題融合日常行為,造就令觀眾無法鬆懈而忽視的思辨場域。全程幾近無聲,想說的話再多,卻一再與融並的佳餚吞食下嚥。

第四段由林克偉、Ljaucu Tapurakac(舞祖.達卜拉旮茲)及游馨琁帶來最接近心靈的時刻。他們以鼻笛與吉他演奏、古謠吟唱與書寫行為包覆觀眾,在比餐廳更親密的夾層休息空間,引領大家並肩乘坐與搖曳,而後合唱〈姐妹〉、〈解脫〉、〈愛情釀的酒〉及〈情非得已〉等中文流行歌曲,和諧沈穩的氛圍明顯一反前段靜默卻緊繃的吃食演出。或許兩段並無直接關聯,不過皆同時碰觸到某種當代情境。在不同文化背景高度交流並交融的此刻,身體經驗養成已不再扁平單一,實際上複合了多重元素拼組,有時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線索將會指引彼此製造關係。就像餐桌上的味道、歌聲裡的旋律、動作中的質地,看似平凡無奇的記憶,都是深埋在生活裡解密自己並重新連結彼此的證據。

末段,觀眾被引導回到戶外起點,李律出現在舖滿石頭的停車場,展開佛朗明哥舞蹈與吟唱。溫柔聲線藏有初來乍到的生命力,伴隨忽疾忽緩的輕快踩踏,曾智偉與AL Garcia(賈西亞)於遠方車輛後車廂蹦出。兩人幾近裸身糾纏在布匹裡,他們以詭譎變異的八足獸身,不斷幻化爬行體位朝向李律移動。像是牽引或召喚,三人成列逐漸走向斜坡,解體開始變裝。他們有意拼組、跨置性別,穿脫衣料同時,李律歌聲延續不止。在歡騰激昂時刻,一道紙做的紅毯在曾智偉面前沿坡滑出,他過度標準地唸誦上頭偌大文字:「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顯然他們當下行徑正刻意要反對此教條。最終,三人踩踏紅毯走秀狂舞,一邊猛爆撕毀文字,一邊拍打節奏唸唱「don’t stop dancing/I miss myself」作結。這段結尾像是重生宣告,試圖擺脫一統訓教,分化每具身體殊異特質,企圖彰顯差異並存的事實與價值。延續前面幾段跨文化身體探尋,此處態度丕變,他們不對話、不詰問、也不捲動記憶,而是飛快抵達現況,將追尋自我的心聲用力放送,埋在顫動香豔的動作之中。斜坡霎時成為展示差異的舞台,要人見識到流變的掙扎過程與蛻變的歡快。

中山休息(sekezi)站(蒂摩爾古薪舞集提供/攝影周志龍)

綜觀由五段演出構成的《中山休息(sekezi)站》,儘管每位藝術家身體截然不同,但接續觀看並未有過度紛亂之感,反倒浮現某種斑斕色彩不停交匯的動態調和。不難看出各自差異,卻又可見某種互通意念,流動在彼此身體之間。這場帶有駐村呈現、階段性或現地創作成分,且與空間緊密關聯的展演,儘管臨時更換地點(原定中山公園戶外,一度改為三地門文化館室內,後又確定於舞團演出),然而成果仍有高度縝密、流暢且細膩的展現,要說是個經歷長時間構思與排練的節目,或許也能被信服。

嚴格說來,各段內容與「休息」命題或有遠近差距,不過各組藝術家在幾天之內可組織出明確概念,並且可被協作執行的演出計畫,一方面表現了驚人的觀察、省思及轉化能力,二方面也凸顯蒂摩爾古薪舞集多年來策劃生活節的精準調度。「休息」意味著靜候下一次開端,期待這項演出能不只停留於此,來日還有哪些拓展或延續可能,深深值得繼續觀察下去。

註釋

1、舞團團長Ljuzem Madiljin(路之.瑪迪霖)及編舞家Baru Madiljin(巴魯.瑪迪霖),在訪談中提到自身學習及創作舞蹈的過程,反覆思索能如何抵抗人們看待原住民文化的刻板印象,因而在他們的作品裡,經常可見以身體探究觀看/被觀看、如何認識彼此、如何對話差異等相關命題。以上內容參考自高雄市立美術館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蒂摩爾古薪舞集《傾聽音韻的身體:邁向國際之路》」。

《中山休息(sekezi)站》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主辦
時間|2022/12/18 16:00
地點|蒂摩爾古薪舞集(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
在這個充滿誠實與虛假、愛與欺騙的世界當中,《一個說謊,一個說愛》藉由舞者的肢體語言與口白聲響加強表現層次與力道,將視聽體感相互交融。無論是語調的變化、情緒的轉換,以及呼吸的節奏,宛如勾勒出生命歷程中種種起伏與轉折,使觀眾更能深刻地體驗人生中的起承轉合。而音樂、燈光與節奏的巧妙結合,將作品的情感層層堆疊令人心馳神往,打造了一場充滿感官刺激的藝術饗宴,帶領觀眾進入一段探索人類情感和關係的旅程。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