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與混雜《2013新人新視野:劇場篇II》
9月
10
2013
Dear All(風格涉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3次瀏覽
薛西(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國藝會主導的「新人新視野」雖已邁入第六年,但我直到今年,而且是在幾位臉友的強力轉貼之下,才臨時決定進場,見識新人們的創作。

上半場,音樂背景的洪于雯意圖結合擊樂、舞蹈、戲劇等領域,開創新的音樂肢體劇場可能。一開始,並非由現場的擊樂敲開序幕,而是表演者依隨著預先的錄音,面向觀眾,行著猶如指揮的動作,手勢於微亮燈光的探照之中晃動,這是個帶點小小寂寞感的開場,即是洪于雯《Neverland》的第一場〈黑洞周圍〉。

第二場〈未竟之愛〉,音樂轉為現場配給,舞者同樣僅有一人,氛圍漸漸被激烈地攪動起來,起初仰躺床上的舞者慢慢起身,舞者與樂手分踞兩側,樂音與舞動卻有著彼此糾纏的關係,將第一場音、舞分離的結構推進一步。接著第三場〈盲目追尋〉與第四場〈就算我們從未著陸,也無需擔心……〉,舞者從一人增加為三人,敘事性與音樂節奏也愈見增強,似乎顯現創作者有意透過這種「漸進」的過程,逐漸讓觀眾有所體會。可能就是因為這樣顯得小心翼翼的結構,雖然音樂與肢體在作品裡面能夠交融,但也沒有讓人感到兩者嘗試互相超越的鬥爭感,也就少了一些勇於嘗試的力量。

李銘宸的《Dear All》則可用「混雜」來形容。從他的文本可以閱讀到影視、劇場、流行音樂、裝置藝術、達達等多領域的影子,但又甚麼都不能算是,這種「混雜」的情境同樣在他的調度語言出現。《Dear All》其實是比較接近鏡頭式的語言,但是由於又不是像我看過的一些作品一樣,只是帶著把「鏡頭」當成無盡分割場景的碎裂邏輯,導致戲不像戲。《Dear All》的「鏡頭」是把場面當成一個一個「焦點」來處理,但又維持某種戲劇的成分,讓不在場上的演員把台上人物需要的物件,以一種「故意趕時間」的節奏送到台上,恰好與角色正要進行的動作無縫接軌,這種很節奏感的調度玩法,同時賦予作品幽默感與荒謬感(如果玩得不夠開,也會很尷尬)。茶飲店、二手衣物店、家庭這些生活場景,一個接一個在創作者的眼裡閃成浮世,人若擁有將這浮世荒謬化的眼光,內裡可能也具有哀傷、早熟的抒情成分。

另一方面,這些上下道具的演員(很難定義他們在當下是有戲份還是沒有戲份),和他讓演員拿假Model小腿當話筒、外套當垮褲(因此出現演員下半身很大一包的情色感)等等這一類的調度,都像是「現成物」概念的實行。《Dear All》的時間性因而完全是當下性的,空間則被他用陋舊二手物件,看似隨機地堆積、推倒再堆積而來的手法,形成裝置藝術般的舞台。如果所有的藝術創作都避不了「時間」與「空間」的向度,《Dear All》表現出來是比較內縮,我想,這和我以為此作是用「焦點」取代「情節」,「鏡頭」取代「場景」的調度手法有些關係。

結尾原本使人錯愕。似乎是李銘宸本人吧,他上台演奏鋼琴,一下子破壞了前面花費八十分鐘左右建立起來的流利節奏,頗有可議之處。但散場以後我想起開場的畫面,那是十位演員背面緊圍成圈,手勾著彼此,然後逐漸鬆開的,從群居到個體的疏離過程。而此作的最後,竟又回到一個人莫名其妙上台,正經八百地演奏此前根本沒派上用場的那架鋼琴,首尾隱隱約約有些對應,但又讓人沒那麼確然。只能說,或許有另外的選項可以解釋這一段,但線索不一定藏在這一部作品,而是下一部。

《2013新人新視野:劇場篇II》

演出|洪于雯、李銘宸
時間|2013/09/06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回過頭來看,這類的情感是否也是成為這整齣戲的自我批判,甚至在為弱者發聲的同時,是否其實不自覺地在收割第三世界抗爭群眾長年累月的犧牲成本,轉變爲西方藝術家所獲得的道德快感和收益?
10月
24
2024
《腳不落地的孩子》展現天馬戲創作劇團獨特的表演方法,以高空特技表演為主,結合音樂劇的方式談論個人成長與家庭衝突的議題;藉此顯現世代觀念差異下,親子間的關係該如何化解、個人發展上的矛盾該如何抉擇⋯⋯
10月
22
2024
當戰爭爆發,人命已不屬於受保護之範疇,世界的主體是黨、是國家,所有平民都進入例外狀態,這樣「病」了的歷史時空,對照疫情下「病」了的社會,都是例外,都有徬徨,都同樣痛苦且孤獨著。
10月
19
2024
「獨善其身」透過如諧音修辭的病理化,以及重疊姥爺刑求招數名稱的不道德化,特定地被指向一種缺乏內容的空洞史觀。因此,儘管藝術家的才華顯然帶來了精緻的調度,但這並不妨礙它建立在,透過否定單薄的歷史形象──一個高度恐怖、血腥而貪婪的敵人──來團結同樣單薄的當代價值之事實。
10月
18
2024
眾多難以言說的時代的感傷情緒在舞台上層層疊疊終至發酵,以不同於閱讀紙本漫畫的臨場感感動了在場的觀眾,這是三缺一劇團所製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最迷人、最動人之處。
10月
16
2024
整齣戲儼然將自己定位成一個重現歷史真相的紀錄者,力求詳實地將「八仙塵爆」由始自終地紀錄下來,以對抗群眾淡忘事件的命題。然而,《那場被遺忘的派對》並沒有在這個命題下具備反思能力……
10月
11
2024
然而藉由權力跳轉的操作方式將笑點隱藏在文本結構裡,提供感官娛樂之外的意趣,演員也因著事件的推進能在轉折處強化角色立體感,讓角色生動鮮活,彎彎繞繞之間驚喜不斷
10月
10
2024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10月
08
2024
在這次演出中,放大的劇場空間,使得導演與舞台設計必須改變觀眾的位置與視角,讓他們從視野有限的共乘者,變成了全知的鳥瞰者,不能參與,只能旁觀。
10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