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木偶變高又變聲《白蛇傳奇》
5月
17
2012
白蛇傳奇(台北木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40次瀏覽
紀慧玲

台北木偶劇團日前於中山堂光復廳演出《白蛇傳奇》,這齣戲有個副題「情定西湖」,循此,原以為演出將循劇團擅長的細膩操偶功底,上演一齣精緻動人的布景戲(意為使用布景,非僅傳統彩樓舞台),孰料,劇團跨越幅度遠超預期,不僅將一尺高傳統戲偶、一尺半金光戲偶、一米高電視木偶大小並用,還請來呂雪鳳、李靜芳兩位歌仔戲唱將全場唱曲;加上開口約傳統兩倍半的舞台、滾動布景(走景)、水景、乾冰、燈光效果及聲勢可觀的文武場,一謝幕,前後場堂堂並列近三十人,光景好似武林會師,或者說,某種「南北合」政治宣示,令人印象深刻。

亦宛然出身的台北木偶劇團,從2010年成立後,亟於突破門閥派別之爭,展現融合與創新企圖。《白蛇傳奇》並非全新創作,她的編劇來自師傅李傳燦,援用的是再上一輩李天祿老師傅走過的改良舞台風格,在此基礎上,如今擴大為金光戲舞台布景規格,並邀來明興閣掌中劇團主演蘇俊榮、興洲園掌中劇團負責舞台設計、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擔任電視木偶操偶。大小不一的木偶出現在舞台上,如何布置分配?導演想得並不複雜:當白蛇與許仙西湖相會後,白蛇邀許仙赴錢塘家中小坐,兩仙小偶一隱身,舞台前、觀眾席前方倏地出現放大超過數倍的電視木偶版白蛇、許仙,同樣一番情思繾綣,但「腳步手路」難免卡住。再來,白蛇夜伴誘引許仙,兩人交頸而眠,唏唏啐啐之際,後方舞台忽然出現大偶,說是夢境,卻像放大的巨靈。同樣地,土地公保護白蛇,神將包圍白蛇,像格列佛翻版,一個小人兒陷入金光巨人陣。

這些邏輯難解的大小變化,只有到了水漫金山寺,一陣開打後,換成電視木偶舞台前方一式排開,大開殺戒,配上隆隆鼓聲,才有舞台延伸的合理視覺效果。

同樣地,儘管呂雪鳳、李靜芳兩位唱將聲情俱美,但,任一曲四句連唱的歌仔調,原係依和「大戲」表演時間感,真人演出尚可擺首弄姿,木偶演出卻難出手掌心,唱曲一出,木偶只能呆立,果真成了「柴頭尪仔」。此劇配曲殊為用心,南管、北管、京劇鑼鼓、歌仔調全上,但誠如最後一曲【望月調】,明明是打得火熾迅即可收場的結尾,硬生生再來一曲慢板,飽滿情緒立刻「消風」。

綜觀這些刻意、過多使用的戲偶變化與曲調安排,與其說劇團不知節制,不如說劇團尊師重道──希望盡可能地讓前輩諸賢、同行豪傑各展其藝,共繪「理想藍圖」。從台灣布袋戲發展「江湖史」來看,這樣的同台演出具有高度象徵意涵,《白蛇傳奇》也的確帶給較少觀看布袋戲的觀眾一次嶄新經驗─一次看盡布袋戲類型。然,藝術風格因差異而可貴,類此合作仍須轉化吸收,吐納為一完整形式,否則露出拼湊痕跡,作為餘興尚可,作為創造尚缺內在統協。

單看金光戲,總驚豔於其聲光效果;看電視木偶,對其結合影像的空間手法保有高度期待;注視掌中戲,任誰也不可能不佩服其操偶之細膩傳神、莊諧有致的口白及節奏緊湊的後場「應和」。整齣《白蛇傳奇》,我們看到的就是獨立的表現:電視木偶的大戰氣勢、金光布袋戲的神妖變化、傳統木偶的擬真與口白,最為精彩。當演師托借劇中人說著:有夠累,不曾搬過這呢大的(舞)台!這句話消解了我們對那比例不對、顯得太小的小偶的微恙,但當下卻有一念頭萌生:如果各演各的,「西湖演義」車拚,會不會更有看頭?

《白蛇傳奇》

演出|台北木偶劇團
時間|2012/05/13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