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的一切陷入混亂——《往月的方向去》
10月
12
2023
往月的方向去(舞蹈空間舞蹈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4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如果說一個舞團對應了一種之於舞蹈的態度、風格甚至技巧,這是不成立的,畢竟我們很難從中尋覓到一個合適的名詞,來形容舞蹈空間舞蹈團(以下簡稱舞蹈空間)這樣一個多變而無設限的組織,當然也有人誇讚其就像是一位千面女郎,但這個稱呼似乎也不甚精確,因為它只形容到舞蹈空間的外殼,卻未必能真正走進其深邃的核心,過去,舞蹈空間媒合了各種不同的創作物件、身體技法,與多位國內外的藝術家共同推出如純肢體、親子劇場等不同類型的劇場演出,如今在2023臺北藝術節的發表裡,他們再一次邀請到日本舞蹈家島崎徹(Toru Shimazaki)的《血與鋼》與《碎月》(以下簡稱為《血》與《碎》),並於舞台的上空高掛一輪靛藍而神秘的玉盤,一旁裝飾著象徵鋼骨的燈具符號,或是從天而降的幽玄銀瀑,且招募一批嶄新的青年舞者在其底下劇烈地舞蹈,說實話,這些舞台設計相較於作品,竟然顯得有些弱勢,因為下方的舞者彷彿才是唯一,他們的舞蹈似乎就足以說明一切。

《往月的方向去》是概括了《血》與《碎》的共同命名,前者以詭譎的肢體和兩種以上的情緒切換,快速營造出一種近未來的警世氛圍,後者則是回歸純粹的肢體,在男女雙人的剛柔並濟間,鋪敘一場如同肢體演奏的生命交響曲;過去筆者曾以「純身體的美好」為題,用來命名每一篇針對沒有舞台佈景的作品評論,此次《往月的方向去》也有相同的特性,但這與兩部作品極其瑰麗的視覺空間毫無關係,舞蹈空間的舞者們,以其數以千計的肢體符號和表現鮮明的身體線條,為上述的這些空白/空間(Space)填充了意義,同時這也令筆者思考著,過去從來只聽過空間會吃掉舞者,但這次或許是舞者吃掉空間也說不定。


往月的方向去(舞蹈空間舞蹈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它們張開嘴嘶吼,彷彿要將未竟之聲一次吼完

《血》與過往島崎徹所帶來臺灣之作品風格有很大的不同,舞者身上賽博格(Cyborg)般的特殊妝容以及機械舞般的身體動能,替他一如既往的流線編排帶來了轉變,同時也讓舞者形塑出一種介於人與非人之間的黏稠,而這份黏稠流暢在舞者人格轉換與強烈的面部表情之中,彷彿是來自月亮的感召,能夠將狼人血液沸騰起來似的不可思議;音樂的配置上在第一時間,也能感受到作曲者為作品量身打造的細節,雖然對筆者而言,這樣的編制有時太過於豐滿,以至於失去讀者可以品味餘韻的空間,但不得不承認音樂與肢體情緒的起承轉合如雙生子般貼合,甚至在某幾個千分之一的動作高潮中,奇異的音色如打鐵時的淬火工序,將舞者的動作張力抬高到身體所觸及不到的水平,讓人不禁聽見動作,看見了旋律。

只不過在這樣鏗鏘有力的結構下,有形的編排奠基在清晰可見的對位與規律當中,「表演」的輪廓與第四面牆也拉長了現世與常世的距離,使得筆者相當意識到自己在看一場鏡框式舞台的演出,並未真正完全地走入觀者的潛意識裡頭,而舞者的肢體是否因情緒高漲而洪水氾濫,在一次又一次動作切換的時候,偶爾失去了自然的穩定性,又或者是在安全的重心當下,必然地失去些許突破極限的可能,這些有形的制約都在在考驗著舞者的功力。當有舞者能夠在編舞者無形的誘發下發出烏托邦似的預言和未竟之聲時,無關年紀、性別與舞者的體型大小,只是偶然瞥見他們的身體能在動作切換中,看見了某一種物哀與人世凋落的美感,實在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情。

把對的動作/音符放在對的位置上

島崎徹的創作背景,有很大的一部分來自於深耕日本神戶女學院的工作環境,且不論《血》其較為特殊的風格轉換,《血》與《碎》的編排結構與動作核心,依舊能看見島崎徹相當個人色彩的編排手法與簽名,其編排如樂譜般排列,在一組又一組的對位當中,催化舞者的肢體如同樂器一般演奏,讓名為動作的音符在流動過程中形成旋律線,眼下的工整是作曲者以有限的墨水,在樂譜上盡可能描繪的無限可能,《碎》之於筆者而言,便是相當島崎徹的印象與作品。

熟悉島崎徹的觀眾,或許都會著迷於他處理動作時所產生的空間感,事實上在《碎》之中,這樣的空間感時而存在於舞者之間的關係性與張力連結,時而放大到整個舞台,產生一種樂譜般的既視感受,譬如《碎》一開場的群舞隊形切換,島崎徹將舞者的演出範圍拉長到翼幕之外,使得外部舞者平行流動至舞台上的過程,產生一種會流動的樂譜視覺感、或是兩組雙人的組合到作品後半段重現一組雙人時,其反覆記號的運用以及之後動作的發展、延伸,讓未完待續的新鮮感在作品美學即將邁入疲勞之際重新迸發。

當《碎》沒有了情緒的過分延展,整個作品依舊瀰漫一種令人揪心的氛圍,雖然整個作品沒有一個特殊的角色定位,但《碎》所提供的想像迴旋依舊給了我們一個觀看的方向,乃至於從天而降的保麗龍顆粒,像是瀑布、像是沙漏,編舞者沒有額外說明卻也足夠清晰。最後在以時間作為結尾的風景下,有幾條的保麗龍顆粒剛好落完,切換至島崎徹在個人專訪中所提及的:「人類唯一能抓住的不是物質的東西,而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__ __。」筆者認為這樣的無可名狀,是《往月的方向去》所提供給我們,議題之外與身體之外的另一種價值。

《往月的方向去》

演出|舞蹈空間舞蹈團
時間|2023/09/15 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