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子弟戲的憨與鈍《紫台山》
1月
04
2021
紫台山(板橋潮和社提供/攝影甲賀創意規劃有限公司李增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1次瀏覽
楊禮榕(專案評論人)

憨子弟精神:敬神之樂與傳統文化復興

憨子弟精神。北管作為敬神之樂,活躍在廟會慶典之中,與台灣民間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近年的傳統文化藝術復興的風潮之下,目前北管樂擁有為數不少的職業團與眾多活躍的子弟軒社。不過,幾乎都以音樂型態為主。北管戲作為台灣傳統戲曲藝術之一,目前僅存的職業劇團只有秉持「日演北管、夜演歌仔」的漢陽北管劇團。由子弟軒社自行籌辦的北管戲公演實屬難得可貴,板橋潮和社(以下簡稱潮和社)的子弟戲演出距離上次已有七年。北管子弟戲通常是公開的免費演出,不僅是由軒社自主籌辦,自行籌措經費外聘藝師教學、租借場地、服裝和道具,投入大量經費、心力與時間排練,卻都只演出一場。

今年因疫情的影響,傳統宗教活動受到很大的衝擊,不是直接取消就是簡化低調辦理。各北管軒社的定期團練也受到影響,或被迫暫停。今年仍有臺北稻江靈安社和潮和社舉行北管子弟戲演出,著實令筆者感到振奮。潮和社《紫台山》在新北市藝文中心演出,仍秉承傳統精神,在求新求好之間不忘遵循古禮,演出當日下午先在潮和社館內,面對西秦王爺、眾神明與神將排場《天官賜福》,並出陣恭請王爺至新北藝文中心。

子弟戲特色:後場見長而前場落差大

《紫台山》文武場樂師不負所望展現北管樂的熱鬧與氣派。為首的子弟也都相當年輕,尤其是鼓吹、頭鼓手、通鼓手等後場核心人物表現優異,讓人對軒社未來的發展性充滿期待。可惜的是,後場音樂的強弱或節奏無法隨著表演者的狀況細緻調整,持續鮮明而強勢的後場反而突顯前場身段和場面的不足。相比後場的穩健台風,前場雖然在唱念與口白等音樂面向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表現,在身段方面的表現則顯得良莠不齊,甚至混有其他劇種的聲腔。本來以子弟戲的背景來說,表演者之間程度的落差是非難之罪。然而,筆者覺得疑惑的是,有幾處安排,使得整體的戲劇氣氛難以積累。

後場熱而前場冷。第一次是眾臣朝拜皇帝,第二次是群臣祝壽太后,第三次是太后飲毒酒而死,儘管後場音樂澎湃激昂,前場眾人卻全然靜止不動,後場與前場氣氛的矛盾令筆者相當不解。當太后飲下毒酒,以寫意的身段表現出吐血而亡,太后祝壽的喜慶氛圍瞬間轉成太后被毒殺的重要場景,後場音樂激昂,前場卻再度出現一種尷尬的靜止。皇帝和西宮娘娘到側台換裝,太監跟宮女絲毫不動,不僅沒有任何走位,而是連眼部或手部的細部反應都沒有,依舊直盯著舞台前方。應該高漲的舞台情緒,瞬間出現了莫名的斷裂。龍套、太監或宮女這些腳色的設計,不正是為了壯大角色氣勢或建立整體場面?這些場景不也正是初學子弟的重要表現機會?

經驗不足的缺失:「午門處斬」之誤

臨場無法應變「推出午門處斬」口誤造成的劇情斷裂。在駙馬跳油鍋而死之後,公主不顧自身安危,正氣凜然的指責皇帝為昏君,指責太師無道,卻被義兄妹關係的皇帝判「推出午門處斬」。在先生的苦苦相勸之下,皇上決定網開一面,留義妹一命,卻口誤重複說出前一句念白「推出午門處斬!」雖然只是表演者一時口誤,然而由於這是最後的重要臺詞,除了先生有表現出略微震驚之外,其他腳色顯然無法臨場應變,錯失救場機會。因此,理應被處斬的公主,下一刻卻懷抱嬰孩出場。忠心愛國的駙馬承受不白之冤而死,果敢機智的公主懷有身孕,逃過死劫,為黃家留下一條血脈的戲劇橋段,本應是觀眾的希望寄託之所在重要場景,就這樣陰錯陽差的失去張力。

另外同樣令筆者感到困惑的,當皇帝被太師和西宮娘娘欺瞞,下令駙馬下油鍋之後,突然單手扶著頭顱不動,狀似昏睡,對駙馬和公主的責難毫無反應,直到在公主責打太師時才突然醒來。皇帝在這一段雖然沒有台詞,其回應的態度應該是重要的關鍵,才能襯出駙馬與公主的不懼個人生死、敢怒敢言的氣魄。本來腳色應該有的正氣和果敢,因為對手角色進入昏睡狀態而削減了不少。

寫實與寫意並存的矛盾

角色之死風格上的矛盾削弱戲劇張力。潮和社的《紫台山》的開場相當逗趣而引人入勝,太師之子姚彪(三花)夜闖馬房,調戲父親的救命恩人徐鴻章之妻子梁氏(小旦),梁氏不從,不慎將其殺死。兩人一搭一唱的場面生動逗趣,三花充滿喜感,充分演繹紈褲子弟的淫賊形象。小旦嬌俏中帶有氣魄,勇敢抵抗太師之子欺侮,還手、還腳,還反手刺死色狼,潑辣中帶有可愛。在舞台上當眾被一刀刺死的三花,最後讓兩位兵將一人拉手、一人抬腳的方式抬走,是相當寫實的舞台死法。然而相對於開場的寫實風格,主戲的戲劇場景是建立在寫意的風格之上。

姚太師與黃駙馬結下心頭之恨,迫使太師倍感羞辱的當眾向黃駙馬與公主陪酒道歉的關鍵,就在於徐鴻章夫婦躲藏於公主的衣櫃而逃過追查,兩位成年演員躲藏於一米高的衣櫃顯然是寫意風格。在一片喜氣的氛圍之中,太后飲下黃駙馬所敬獻的萬年瓊漿,卻因西宮娘娘摻毒而死,以身段和唱曲表現吐血而亡。最後側身倚座,臉部掩蓋龍袍,來表現太后之死,這是充滿寫意美感的死法。最後一場的高潮場景,黃駙馬蒙受不白之冤,一邊正氣凜然的責罵昏君,一邊對其先生表達難捨之情,最終從容赴義。從小凳子上往鍋子的方向跳,來表現被皇帝賜下油鍋而死,也顯然是一種寫意的手法。可惜的是,開場生動逗趣的三花之死過於寫實,作為故事引言的場景,卻與下半場的重頭戲:太后飲毒酒、駙馬跳油鍋的寫意死法截然不同,兩者之間的風格上的矛盾,破壞了寫意手法下,死亡場景的真實感與戲劇張力。

北管子弟戲的文化傳承價值

潮和社的《紫台山》展現了北管子弟日常在音樂方面的素養與磨練,也在戲劇情節上做了一些嘗試和挑戰,然而,前場表現落差大、整體風格沒有統一、場面的對接不夠順暢,使得戲劇氛圍斷斷續續,相當可惜。回過頭來說,北管子弟戲演出的意義,絕不僅僅是音樂或戲曲美學上的展演,潮和社《紫台山》是軒社子弟對北管的執著與一往情深的體現。軒社子弟不求回報的投入,竭盡所能的想要學習、保存、發揚北管這門民間傳統藝術,恰恰體現北管子弟精神的憨。相較起來,北管子弟戲在戲曲美學上有心想為卻仍顯不足的鈍,似乎難以苛責。有趣的是,當今的北管軒社子弟,由於交通便利和社會發展,不再僅限於單一街區,而是較大的地理範圍,比如板橋潮和社的子弟如同其他較為活躍的軒社,其子弟來自大台北地區各處,但這絲毫不影響北管憨子弟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透過北管子弟戲的演出,可以高度凝聚地方性的軒社組織的向心力,並為北管傳統藝術與民間信仰文化的保存與發展提供相當有力的支持。

《紫台山》

演出|板橋潮和社
時間|2020/11/21 19:0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