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舞劇舞台考證之必要《揮劍烏江冷》
1月
07
2013
揮劍烏江冷(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4次瀏覽
李長蔚

考證為歷史舞劇不可缺少的因素,特別是歷史舞台劇當中舞台的設計,對於劇中的建築、服裝、道具均需一一求證。此次新古典舞團《揮劍烏江冷》的演出,舞台背景可謂規模浩大,並且精緻典雅,藉由傳統的建築樣式,傳達出古代歷史深遠的情境。

特別在《浮生篇》與《朱門夜宴篇》當中,舞台背景的朱紅建築,顯示出強烈磅礡的古典氣勢。《浮生篇》的描述背景落在秦朝末年前207年,秦軍與項羽部隊在鉅鹿展開的決戰,最後項羽獲勝。鉅鹿之戰後,項羽得到短暫的勝利與和平,因此項羽與虞姬兩人舞劍作樂沉醉於溫柔鄉之中。另外,《朱門夜宴篇》所描述的即是著名的鴻門宴,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這兩幕的背景同為高大的朱紅建築,乍看之下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以當時的歷史背景觀之,在舞台背景設計上有以下幾個問題點,一、建築顏色:秦朝末年崇尚的顏色並非朱紅而是黑色,宮殿的顏色以朱紅色呈現,實為唐宋以後才會出現的建築色調。二、建築樣式:舞台背景的建築是所謂干欄式結構,是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一種結構形式,主要用於潮濕的南方地區。其主要特徵是將房屋的底層用較短的柱子架空,柱端上鋪木板,形成室內的地面。然而當時的地理位置是在北方的咸陽郊外,依照中國古代建築史當中的考古發現,當時的宮殿建築應該為為夯土形式的高台式宮殿。三、建築尺度:不知是否為刻意設計,在過於高大的牆體上,避開了斗栱的設置,斗栱型制是展現建築年代最好的辨別特徵。

其他的細部設計亦非常的講究,格子形式的門窗,目前在日本諸多的古老寺院建築都可見到,例如東京上野的清水觀音堂,即是類似的形式。雖然日本的古建築多源流自中國,但是最遠也只到隋唐年間,和秦代的建築相差近千年。另外,建築的階梯設計為六階,習俗上一般建築階梯多取單數,是因為單數(奇數)為陽,雙數(偶數)為陰,所以多用單數階梯。中國古代的建築,尤其是宮殿和寺廟,都很重視這種階梯數的禁忌。事實上這亦是為了符合人體動作上的習慣性,雙數的階梯容易使人在登階梯時踩空或是跌倒,這在舞台的設計上應該更為謹慎。

筆者看了新古典舞團的《揮劍烏江冷》的演出實為感動,整體的舞台設計與規劃,在質感與情境上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能令觀眾融入其中。僅以一些個人觀點陳述,期望臺灣的舞台設計能夠更趨於完美。

《揮劍烏江冷》

演出|新古典舞團
時間|2012/12/02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不知是否為刻意安排,舞劇中的許多次要角色比主角更教人印象深刻。例如,在〈朱門夜宴篇〉裡,主要是藉由羅慶城和盧怡全所扮演的兩方謀士,他們之間肢體互動所展現的爾虞我詐來表現。扮演丑角的黃平更是搶盡鋒頭,以嬉鬧逗趣反襯權力爭奪的虛偽與無謂。(陳雅萍)
12月
11
2012
雖然藝術家自己也不曉得舞台上的最終會發生什麼事,但與此同時,形成機遇的邏輯或方法,卻又是藝術家預先所打造出來的。換言之,演出發生的當下,舞台上的一切都交給機遇,但在演出現場之外的,皆是藝術家刻意為之的計算與安排。
9月
05
2025
「他們在幹嘛」似乎根本不重要;若這場辯證之所以顯得「不重要」,是因為其內部的探問從未被完整回應,那麼「他們」的存在價值也會因此被動搖。換言之,這場演出的一切「不重要」,都從「他們」出發,並最終回到「他們」。
9月
05
2025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
《手舞觸動3》不僅是一部講述夢想與奮鬥的舞作,更是一場關於聲音、身體與身分的深刻辯證。透過多元舞蹈語彙、情緒鋪陳與象徵性意象的運用,呈現出聾人舞者在表演藝術與社會現實中不斷對抗、重構自我的過程。
8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