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不一樣的彼岸風景《四色風景》
10月
05
2011
四色風景(首督芭蕾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3次瀏覽
陳品秀

《四色風景》現場分送的節目單上,印著台北首督芭蕾舞團二十年來最常被觀眾問的兩個問題。其中之一是:「芭蕾舞團為何不務正業的跳現代舞?」團長徐進豐挑明表示:「當代藝術就是不停的變…甚至整個美學概念也與傳統的決裂。」

芭蕾(Ballet)一詞源自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宮廷,雖然現在多半是指擁有特定技法與美學的舞蹈形式,包括各種以足尖起舞、跳躍和連續旋轉的驚人技巧,展現人體對抗地心引力的優雅與精準,但芭蕾一詞也泛指舞蹈。假如一百年前的俄羅斯芭蕾舞團都能演出以平行腳、親近大地的蹲姿聞名的《春之祭》,那麼當然可以理解百年後的台灣的芭蕾舞團,沒有必要苦守芭蕾的刻板限制。

《四色風景》由徐團長和另外三位編舞家的作品組成。第一個作品是由施坤成與舞者合編的《「美麗」的磨坊少女》,舞者穿著粉色的短裙洋裝、踩著魚口高跟鞋在觀眾席走道現身,騷首弄姿。即便上了舞台上,跳舞的成分也不多,她們看著高舉編號的「猛男」橫過舞台,表演著驚呼、挑逗的各種反應。

一名梳著包頭、戴黑框眼鏡、身著黑長褲的舞者(姑且稱之為「女教官」吧),嚴肅地拍手,斥責少女們不夠端莊的行徑。在眾人退去之後,女教官卻又緊張地攬鏡自照,擠胸、提臀、捏大腿,檢視自己是否也符合世俗美女的標準。《「美麗」的磨坊少女》雖然使用舒伯特的經典,舞蹈作風卻一點也不古典,可惜女性的形象過於刻板,作品失之淺薄。

女教官緊接著走進第二個舞作,由鄭莉莉編作的《失去控制》。她飽受驚愕地夾處在一群頂著五顏六色的爆炸頭、彩色橫條紋服裝的舞者之間,舞者們隨著電子音樂狂亂起舞,恍如身置舞廳。

隨後,音樂一變,舞蹈的場景從現實感官進入內心世界。舞者退下彩色服飾,穿著貼身剪裁的黑色緊身衣,同時逼迫女教官也脫去身上的衣物,讓她變得跟其他舞者一樣,像一群共生的螞蟻或不知名的蟲類,在舞台上綿亙爬行。《失去控制》上下兩段差異極大,轉換之間沒有為視為同一個作品提供足夠的連結。

徐進豐的《三首詼諧曲》是三支採用了古典樂組成的芭蕾小品,風格詼諧幽默。以貝多芬入舞的小天鵝雙人舞,搭配音樂的節奏打鬥競逐,點到為止,不失粗俗。以舒伯特入舞的酒醉女子雙人舞,融合芭蕾技法的現代詮釋,頗有漫畫《澀女郎》的味道,尤其清新可人。

最後,由王美華與舞者編作的《The Other Shore》是整場演出企圖較大的作品。在類似佛朗明哥的拍擊鼓聲中,黑衣舞者由左前方逐漸往右後舞台前進,柔緩的身段,在低吟的女聲,枯枝、落葉與金澄偏暗的燈光中,營造出華美的舞台風景。但場景固然美麗,整個過渡的過程卻無法引出「彼岸」更深刻的意涵。

整場四支舞碼看下來,作品風格各異,的確呼應著徐團長求變的宣言。近幾年,首督也透過年度公演,給予不同的編舞家創作發表的空間,可謂培養後進極度用心。只是此次其他幾位編舞者的作品結構不夠紮實,創作的概念與作品實際的呈現仍有落差,或許仍待更多時間的嘗試,讓作品在實驗之後留下沉澱的金砂。

《四色風景》

演出|台北首督芭蕾舞團
時間|2011/10/02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
編舞家賀連華以《孤挺花》代表臺灣女性的溫柔與堅強,將母親—賀莊枝女士作為核心人物靈感,描述在平凡之下卻能擁有無止盡的愛,厚實且堅強的付出,看見母親與女兒間的情懷,無私的將愛奉獻於家庭。
1月
28
2025
北藝大舞蹈學院所演繹的《春之祭》展現了少男少女的稚嫩,和對傳統毫不質疑的信念,強而有力又精準扎實的肢體展現,替時代劃出一道嶄新的樣貌、讓經典保存得更加璀璨與深刻。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