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典交融的台灣原聲《唱遊四季》
12月
22
2017
陳銳(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84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兩廳院30周年「藝術基地計畫」首度邀請駐館藝術家以長期合約的方式,讓藝術家有足夠的資金、補助,於國家兩廳院發表作品。兩廳院的首位駐館演奏家為陳銳,這位華裔小提琴家對於台灣樂壇來說應不陌生,常常與國內外交響樂團合作,並多次在台灣演奏,這次首次以「駐館藝術家」的身分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相當值得討論。名為《唱遊四季》的此音樂會,是陳銳與泰雅學堂「跨界」的嘗試,古典音樂與台灣原住民族泰雅族的交融、對話,以巴羅克晚期的義大利音樂家韋瓦第(A.Vivaldi)於1725年出版的為小提琴與弦樂團的12首協奏曲《和聲與創意之嘗試》(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當中的前四首,俗稱「四季」(Le quattro stagioni)為主軸,串聯了泰雅族傳統古調、儀式音樂,與四季相呼應。所謂唱遊四季,是韋瓦第的四季,也是泰雅族的四季,更是中西合璧後的四季。

泰雅學堂是2008年由新竹縣若干熱心音樂教育的原住民族籍國中小學教師們共同發起的團體,宗旨在於藉由當代主流的音樂形式與傳統泰雅歌謠彼此融合、跨界,並協助尖石、五峰與竹東等較偏遠地區的原住民學童們能夠有一個表演的機會與歸屬感。這場《唱遊四季》音樂會無疑地與泰雅學堂的成立宗旨相符合,而演出前,陳銳更親赴新竹鄉間,與泰雅學堂的成員們做文化上的交流,包括了教導他們拉奏小提琴,而原住民學童們也以自身的傳統歌謠、樂器讓陳銳大開眼界。這樣的文化交流相當可貴,也讓這場音樂會更加令人期待。當晚音樂會主要的演出形式為一個臨時組成的絃樂團與小提琴主奏陳銳,並加上以合唱形式演出的泰雅學堂學童們。比較特別的是,在音樂會的開場,特地安排了幾位泰雅學堂的學生與陳銳一起演奏《獵人合唱》(選自韋伯的歌劇魔彈射手Der Freischütz),並由作曲家余忠元加以改編,最後融入流行樂的音樂元素,當作此場音樂會的「序曲—

英雄凱旋歸」。

筆者認為,這整場音樂會泰雅學堂的孩子們的表現值得大力肯定,著傳統泰雅族服裝的他們,各個台風穩健,在傳統歌謠的聲線中優游自若、恣意穿梭,清亮純淨的高音,整齊無暇,我想孩童最純真無邪的嗓音,本身就是極為動人的,通過泰雅學堂的演唱,不只保留了珍貴的傳統原住民歌謠,也讓聽者為之動容,在歌聲中體會了屬於台灣特有的美麗原聲。可惜的是,與泰雅學堂深刻動人的演唱相比,陳銳與弦樂團以及整場音樂會曲目的設計、安排相當令人失望。首先,陳銳在這場音樂會中像是說書人一般,會在每首樂曲開始前與觀眾對談,用帶有濃厚的「ABC腔」中文與觀眾互動,因此需要在頭部配戴小蜜蜂麥克風。然而小蜜蜂麥克風在演奏時仍然是開啟的,因此整場音樂會陳銳的小提琴聲都是透過麥克風擴大、擠壓、極度不自然的聲響中傳送於觀眾席中。如此的缺失,除了導致音色刺耳、乾癟外,更嚴重的破壞了小提琴與弦樂團、泰雅學堂音響間的平衡。

除此之外,臨時組成的弦樂團,其演奏自然是差強人意。雖然加入了大鍵琴,但因為聲響的不平衡,導致大鍵琴的聲音幾乎聽不見。弦樂團本身與陳銳的音樂是無法相呼應的,樂念間的不統一,導致弦樂團成為很單調的伴奏,聽起來是合不在一起的,更遑論音樂中應該要有的細節、精緻度、Articulation。陳銳的演奏本身也有著許多的問題,完全缺乏細節的演奏,再加上音準的失誤以及麥克風的擴大,令筆者感到相當難受。另外筆者認為值得討論的是曲目的設計。除了少數二到三首是經過作曲家重新編寫、將弦樂團與泰雅學堂融合在一起之外,大多數的音樂是「輪流的」--陳銳與弦樂團演奏《四季》的一個樂章後退場,由泰雅學堂與其鋼琴伴奏演出。如此輪流的演出,讓筆者感到相當困惑,因為四季的主軸變的相當不明確,古典音樂與泰雅族古調間似乎沒有了連貫,而變成了有些尷尬的局面,宛若一場音樂大雜燴、Gala的演出。

跨界與融合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場《唱遊四季》音樂會有些可惜的只成功了一半,如何讓兩個團體間有更多的對話互動,而不是「各唱各的」,或許值得重新設計。古典音樂與原住民音樂間的對話與共鳴,筆者認為這場音樂會應不是最好的示範,不過背後的意義卻是值得深思的。「我原本也沒想到他們這麼得多才多藝,對他們而言,音樂可以是舞蹈,可以是歌唱,音樂是無所不在,如此自然的一件事。這提醒了我,也啟發我去思考,音樂其實就在我們的周遭。而不只是些很狹義的東西。」陳銳的這段話或許給了許多音樂工作者一些想法,筆者也希望陳銳與泰雅學堂能夠持續的進行合作,並且有適度的改進,如此才能真正落實此音樂會的目的。

《唱遊四季》

演出|陳銳、泰雅學堂
時間|2017/12/10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