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悸動」轉化為「交易」——《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林惠琦大鍵琴獨奏會》
6月
28
2022
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林惠琦大鍵琴獨奏會(歐普思音樂藝術提供/攝影陳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0次瀏覽

沈雕龍(特約評論人)

在建立臺灣主體性的潮流中,西方常常被當作一個參考和對照(如果不是對抗)的對象;而「西方」「古典音樂」就變成這個潮流下很尷尬的一塊磐石。因為「西方」「古典音樂」既是許多基層學校或私人音樂教師賴以謀生的職業,也是高層音樂界人士在國家層級的機關裡,得以按照體制履行公務的基礎。就連世世代代質問我們需不需要自己的音樂、我們要不要保護自己傳統音樂的人,也多是出身自「西方」「古典音樂」訓練背景,或是牢牢身處其延伸出的西方學術知識探究的工作崗位上。牽一髮動全身,即使是滿懷理想的改革者,也很少真的能從根刨起。因為即使是歐亞大陸一端離岸而處的臺灣,在意識形態和生命經驗方面,早就直接或間接地與西方盤根錯節。

經典是從「悸動」中誕生的「交易」

因為國家教育體制的存在,使得對「西方」「古典音樂」有反思的人,難免產生一個誤解──古典音樂是體制灌輸出來的,但其實不全然如此,這一點從借鏡西方音樂中的「早期音樂」(early music)範疇最容易看得出來。所謂「早期音樂」,指的主要是西方歷史中,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甚至延伸到十八世紀初的音樂。換句話說,西方音樂中「早期音樂」的「早期」,大概可以理解為「早於」「古典音樂」之前的音樂。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想要問,到底是「古典比較古,還是早期比較早」,就一語切中了「古典音樂」為什麼能盤根錯節的問題。

「古典音樂」這個範疇中的「古典」概念,其實既不是古,也不是早,反而應該說是「經典」。但是既然「經典」也隱藏了會被人堪憂的意識形態問題,我寧可強調伴隨「古典音樂」傳統形成時,那種足以讓人覺得聽了能有所悸動,願意付出金錢來交換商品的本質。換句話說,本來附屬於宗教儀式、慶典氣氛、戰爭助陣、舞蹈背景的功能性聲響,逐漸產生了讓人想要孤獨聆聽之的悸動感,從一次的「好感」,兩次的「回味」,三次的「欣賞」,到多次的「鑑賞」。一再反覆聆聽之際,這些聲響脫離了原本的文化生活脈絡,變成了一個獨立的生命經驗。到了十九世紀的歐洲,這種生命經驗在購票音樂會的框架化、樂譜販售帶來的擁有感過程中,成為有開場散場、有封面封底而可以明確交易的「作品」;二十世紀的留聲機,讓大家進一步得以將聲響私藏,音樂作品的商業化,甚至還超越了紙張和音樂會所及。

換言之,若我們將「古典音樂」中「古」的概念捐棄,也不要背負非要引「經」據「典」的包袱,那這種音樂比較是一種足以使人有所悸動,而願意掏錢交易來私藏、來費心操演的聲響經驗。當時不時有人以「過去的流行就是今日的古典」一說來試圖替「古典音樂」辯護,這個說辭背後的原理,或許是在這裡。有這個認知之後,就會發現「西方」「古典音樂」在現代非西方社會面臨的最嚴竣挑戰之一,是「西方」這個概念可能會在意識形態的層面上先被歸類為要警惕的「它者」,然後,「古典音樂」擁有的那份悸動感,又不斷地被後來更輕易引起眾人悸動的「流行音樂」排擠下去。這下子,「古典音樂」在多重剝奪之下,很難不被認為沒有在以古賣古,即使這樣的誤解更顯瑰麗。

但是,如果以古賣古能維持「古典音樂」的存在,那比古更早的「早期音樂」,豈不是應該有更廣大的欣賞者?「早期音樂」明顯不是市場上「西方」「古典音樂」的主流,這證成了「古典音樂」能帶來悸動到交易的聲響,有其和「早期音樂」相異的特質。而這個特質,剛好可以由林惠琦的大鍵琴音樂會「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來藉以體會。


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林惠琦大鍵琴獨奏會(歐普思音樂藝術提供/攝影陳宥中)

在大鍵琴聲中,回到悸動之初

如音樂會主題所示,音樂會的曲目也幾乎是按作曲家的年代陳列的。上半場的作品來自十七世紀上半的庫普蘭 (Louis Couperin, 1626–1661)、十六世紀下半的拜爾德 (William Byrd, 1540–1626)、到十八世紀上半的拉摩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以及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下半場是十六世紀後半到十七世紀前半的法爾納貝 (Giles Farnaby, 1563–1640),到十八世紀上半的 A. 佛格雷 (Antoine Forqueray, 1672–1745)、J. B. A. 佛格雷 (Jean-Baptiste Antoine Forqueray, 1699–1782) 父子(兒子改編父親的樂曲),以及再次出現的巴赫。整個來看,林惠琦透過音樂會要帶給聽眾的,是西方音樂史中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的聽覺轉化體驗。這個轉化,就是發現「悸動到交易」的時刻。

這些曲目中,越是早期的作曲家(如拜爾德和法爾納貝),他們的作品就越是以調式和聲為基底,並呈現大量的模仿及不斷延伸的音群,音樂的高潮主要是由這些材料的速度對比和加速來堆砌。這些曲目中較早期的作曲家,可以立即突顯出其他曲目中比較晚期的作曲家(如拉摩、巴赫)的作品中,所轉化出比較接近「古典音樂」的特色:調性和聲的鋪墊使得聽覺具有一個遠景的方向性;在遠景的方向性之外,還有一層再更明顯一點的對稱句子與和聲模式反覆,翻動出一種中景的韻律感;而更有稜有角的音型,則製造了立即的聽覺刺激,產生作品前景時時刻刻的個性。和「曲目中較早期」作曲家的音樂截然不同,「曲目中比較晚期」的作曲家音樂中這種遠、中、近景的聲響交織運作,宛如鐘錶機械齒輪前後咬合轉動,有一種令人想要賞玩的精緻感。

還值得注意的是,這場音樂會的聽眾相當滿,充滿喜氣的他們顯然不全是專業的音樂會聽眾,而觀察他們的年紀,看來也不是一大群來看老師發表的學生,倒是有演出者的老師來出席。從林惠琦近來多在美國的近況來看,這場返臺的音樂會,看來有不少關心她的親朋師友來參加。然而,這類型沒有經過體制化的聽眾,反而能真實反映出音樂帶給他們的「悸動」。

例如上半場第一首庫普蘭的《F大調組曲》,林惠琦從原作的八個舞曲中,挑出六首來演奏。對於專業音樂愛好者來說,若不仔細讀讀節目單,可能都會迷失在林惠琦的曲序選擇之中;而對於未經體制化的聽眾,這套由長長短短舞曲構成的組曲,就更像是一場聽覺的迷宮。第二樂章 Allemande grave 結束之際,明確的調性終止式搭配恢宏漸慢的大跨度音型,加上林惠琦更加開展的演奏動作,使得聽眾忍不住爆出了掌聲;第五樂章 Branle de Basque 結束之際,音樂更加暢快的終結感,加上林惠琦的順勢揮灑,除了再一次引發聽眾的掌聲外,還激發一名聽眾大喊「Encore」。加上第六樂章之後全曲結束時理當有的掌聲,音樂會的第一首曲目就至少被喝采了三次。演奏者的投入、大鍵琴嘈嘈切切的清亮琴音、接受者的誠摯反應,迴蕩在專為凝神傾聽的音樂廳堂裡。


 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林惠琦大鍵琴獨奏會(歐普思音樂藝術提供/攝影陳宥中)

從「早期音樂」反思刨根者的奮鬥

我們只要考慮到,現場的大部分聽眾不但不熟悉這首組曲的組成,也難以預測這首組曲什麼時候會結束,那麼這些看起來違背音樂會禮節的掌聲,不能不說是種人心對音樂產生悸動的真實反應。這些聽眾,或許可以說成是一種對歷史盲然聆聽者,而盲測不啻為一種有效的參考點。若我們不盲然地再以後見之明回顧歷史,似乎可以說,這些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上半歐洲的音樂所勾起的悸動感,逐漸為演奏者創造了值得在舞臺中央被注視和傾聽的機會和價值感,可以說是往後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那個能讓人願意交易的「西方」「古典音樂」前身。

在當今臺灣主體性、「西方」「古典音樂」和各種「流行音樂」角力的社會中,林惠琦這場看似非主旋律的「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音樂會,其實反而讓我們體會到「早期音樂」能帶來的反思,重新意識到「古典」背後的價值和意義。也許二十世紀的一些新潮流,使這個音樂的傳統,進化成以「不悸動非體制化聽眾」當作不落俗的指標。那麼,「不悸動」後難以避免造成的「不交易」,將不能使我們當下創作的音樂和我們的社會盤根錯節起來。曾經被悸動的人,自己把自己從根刨起,或是把根永遠地讓給「西方」,然後,讓自己像薛西佛斯(Sisyphus)般永遠糾結在與「它者」的奮鬥中。

《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林惠琦大鍵琴獨奏會》

演出|林惠琦
時間|2022/6/21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