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
沈雕龍
熱門文章
狼谷中的黎明曙光:一個對2017《魔彈射手》製作的旁觀與再思
2464
2月
21
2017
在台灣的前衛音樂中一嗅貝多芬燒的稻草《貝多芬與我們的時代》
1956
1月
22
2021
拋下貝多芬,遁悟《時代的步履》
1677
4月
21
2023
所有文章
14 篇
我先被波鴻交響樂團的馬勒夢境所感動,然後在《望春風》的晨光裡清醒地死去,呼吸停止。《望春風》的掌聲的確讓我雞皮疙瘩,但多因汗顏我們聽眾對別人文化和自己文化的差別性期許。
10月
11
2023
為了好好消化《客家八音大團圓》留給我的印象和意義,我決定棄下半場貝多芬的《第八號交響曲》而去,讓記憶留在那遁悟的一刻。藝術音樂和學術音樂的分野從來沒有人去細究,而造成受眾的困擾。算了,畢竟卡繆(Albert Camus)曾説:「如果世界一目瞭然的話,藝術就不會存在。」(Si le monde était clair, l'art ne serait pas.)
4月
21
2023
音樂要能以正向發展的「生態圈」成長或維繫下去,不是用禁慾和高尚達成的,而是真真實實的聲響「感官刺激」(如不用高尚的詞彙如「美學創意」的話)。
11月
27
2022
在當今臺灣主體性、「西方」「古典音樂」和各種「流行音樂」角力的社會中,林惠琦這場看似非主旋律的「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音樂會,其實反而讓我們體會到「早期音樂」能帶來的反思,重新意識到「古典」背後的價值和意義。(沈雕龍)
6月
28
2022
以西方藝術音樂為底的創作音樂,在二十世紀後半又進一步走向M型化的發展:一個極端是在創作上「超前部署」,在創意和膽量上勝人一籌(而非停在磨練校準的本領),另一個極端是回頭找和聽眾的共鳴,如流行音樂。然而我一直相信,應該還有稍微中間的位置,如當年的貝多芬。(沈雕龍)
1月
22
2021
最後,那旋律居然突圍出「面」與「間」的陌生化手法,娓娓地、長長地、美美地在空中有調搖曳,輕輕地刷著應該是連一般聽眾等級能感動的心肉突觸。此間,有幾顆音在樂堂中空氣中的悠悠聯繫,屢次勾起我對Danny Boy那首歌的回想。莞爾,原來天地玄黃的奧秘之間,也有「酸的饅頭」(Sentimental)。似乎可以說對於「旋律」,潘皇龍在他擅長的陌生化手法之外,又異己地陌生化了自己。這回,我扎扎實實地被「嚇一跳」。(沈雕龍)
8月
27
2020
替這個四年週期劃下句點的《諸神黃昏》,可以說是最讓人有感覺的一部,一方面來自華格納的作品,一方面也來自拉夫拉前衛劇團製作和國內外演出者的同心協力。(沈雕龍)
10月
31
2019
這場音樂會演出了16到21世紀當下橫跨五百年、歐洲、日本到臺灣,超過一萬公里地理幅度的音樂,從頭到尾貫穿著一種祈禱、希望和反思的聲音,讓「戰爭與和平」不至流於俗濫。(沈雕龍)
12月
05
2018
普遍認知現代音樂是專業小眾的這句話,似乎暗示了只須請少部份的專業的人士來參與的心態。面對這個窘境,大家常推托一句話:「交給歷史來決定」,那麼,誰是歷史?是某一位再世司馬遷的專業之「筆」?還是廣大市場現實的「消費力」?還是更抽象的文化氛圍「集體反應」?我們都需要,但我們長期缺的是後兩者。(沈雕龍)
10月
18
2018
他們的想法,的確可以給古典音樂界一些啟發,因推動創新的阻力,有時真是來自已受過專業完整訓練的結構群。音樂會藉著呈現童心試圖喚起的,是聽者深藏內心某處的純粹情感。(沈雕龍)
8月
16
2018
極簡之處,她不動如雕像,音樂需要表現力的時候,她也能傾身而出,最後再把那擲出的迴旋,於原來的位置穩穩地接住,褪極返簡。藝術品的形成有其規整或邏輯的結構,藝術性的展現,卻往往在「不破與破」牽動的那一瞬間。(沈雕龍)
2月
14
2018
長榮交響樂團在舞台上充分展現了韋伯的管弦樂音色變化,從序曲的第一個音流洩而出起,段段十分乾淨精準的音色拿捏,深深地抓住在場每一個人對浪漫歌劇中幽森氣氛和大自然原野聲響的期待之心。(沈雕龍)
2月
21
2017
這些聚焦於「音樂」本體被異化的關心,其實正反應了Vogels的提醒:音樂會可以不只是純粹的音樂聆聽,也能有凝聚社群共識的體驗。普羅聽眾對於現代音樂的距離感,而視覺燈光與投影的效果,可以為聽眾留下一種對科技的想像。 (沈雕龍)
11月
07
2016
這場演出雖然只是鍵盤樂器伴奏,卻不失莫札特在音樂戲劇結構上的原意。指揮邱君強一個人坐在觀眾席中間第一排,對著舞台上的鋼琴、電子琴,與佈滿台上台下的歌手做全場性的控制。鋼琴的音色雖然不比樂團恢宏多變,卻也能打造出不同的層次感。(沈雕龍)
3月
30
2015